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35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气换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第一换气腔、第二换气腔以及换气扇;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气扇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或所述第二换气腔。该鼻孔式换热器在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同时,回收室内余热、加热加湿室外空气,且该鼻孔式换热器轻便灵活、节能环保以及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孔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气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鼻孔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气在生活生产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需求,目前的换气设备普遍存在电能消耗大、换气无法换热的问题,且耗电和换气收益比较低,效益差;换气散热时余热无法收集,集热时热量需要额外供应。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在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同时,回收室内余热、加热加湿室外空气,且该鼻孔式换热器轻便灵活、节能环保以及适合大规模推广。(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第一换气腔、第二换气腔以及换气扇;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气扇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或所述第二换气腔。其中,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风侧安装有百叶窗,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或者,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其中,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集液槽。其中,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或者,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其中,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等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或者,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等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其中,所述换热芯包括透气不透水材料以及多级相变材料;相邻两级相变材料间隔布置,所述相变材料环形布置,所述相变材料的内表面布置有所述透气不透水材料。其中,所述透气不透水材料构成的圆环中设置有若干个换气通道。其中,还包括吸水材料,所述透气不透水材料的表面布置有所述吸水材料。(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鼻孔式换热器,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室内的热空气在该鼻孔式换热器中散出时经过换热芯的多级换热,将余热储存在换热芯中;当温度低于室内时,室外的冷空气经换气扇强制通风,经过换热芯加温加湿进入室内,将室外温润的新风补充室内。该鼻孔式换热器在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同时,回收室内余热、加热加湿室外空气,且该鼻孔式换热器轻便灵活、节能环保以及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中安装有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中换热芯与第二换气腔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换气腔;2-第二换气腔;3-换气扇;4-换热芯;5-集液槽;6-换气通道;7-百叶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孔式换热器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换气至另一侧,则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进行设计研制的。该鼻孔式换热器依靠机械送风、引风,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是一种在热压和空气对流以及强制对流状态使得室内外空气及热能交换的新型换气调温设备。这种独立的室内空气置换、余热收集和加温加湿的循环系统,能在排除室内的余热的同时储存热能;将输入室内的新风先经加温加湿等多项处理,充分利用白天余热。下面结合附图1至3具体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芯4、第一换气腔1、第二换气腔2以及换气扇3;所述第一换气腔1与所述换热芯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2与所述换热芯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气扇3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气腔1和/或所述第二换气腔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第一换气腔1和第二换气腔2中均安装有换气扇3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换气扇3的大小根据第一换气腔1和第二换气腔2的大小配置。室内温度较室外高时自然换气,风扇正转排气有利于通风蓄热;室内温度较室外低时,风扇强制逆转吸气有利于加温加湿。因此,换气扇3可以正转和反转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对该鼻孔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室内的热空气在该鼻孔式换热器中散出时经过换热芯的多级换热,将余热储存在换热芯中;当温度低于室内时,室外的冷空气经换气扇强制通风,经过换热芯加温加湿进入室内,将室外温润的新风补充室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鼻孔式换热器在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同时,回收室内余热、加热加湿室外空气,且该鼻孔式换热器轻便灵活、节能环保以及适合大规模推广。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中换热芯与第二换气腔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换气腔1与所述换热芯4的第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2与所述换热芯4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换气腔1与换热芯4的第一端可拆卸的连接,第二换气腔2与换热芯4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方便更换第一换气腔1和第二换气腔2,同时方便维修安装在第一换气腔1和第二换气腔2中的换气扇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鼻孔式换热器中安装有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进风侧安装有百叶窗7,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7;或者,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7,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进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以空气从第一换气腔1进入,通过换热芯4之后,从第二换气腔2流出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换气腔1的进风侧安装有百叶窗,第二换气腔2的出风侧安装有百叶窗7,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打开百叶窗通风换气。室内的热空气在该鼻孔式换热器中散出时经过换热芯的多级换热,将余热储存在换热芯中;当温度低于室内时,室外的冷空气经换气扇强制通风,经过换热芯加温加湿进入室内,将室外温润的新风补充室内。在雨雪天气,关闭百叶窗,以保护该鼻孔式换热器。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进气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出气口直径;或者,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进气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换气腔1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换气腔2的出气口直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以空气从第一换气腔1进入,通过换热芯4之后,从第二换气腔2流出为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第一换气腔、第二换气腔以及换气扇;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气扇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或所述第二换气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芯、第一换气腔、第二换气腔以及换气扇;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气扇安装在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或所述第二换气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换气腔与所述换热芯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风侧安装有百叶窗,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或者,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风侧安装有所述百叶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腔和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内部均设置有集液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孔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换气腔的出气口直径;所述第二换气腔的进气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换气腔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展正朋杨其长伍纲柯行林卢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