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边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032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边条,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压条、第二压条和连接条,所述第一压条与墙体侧面紧密贴合,并固定于所述墙体侧面上,所述第二压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压条置入所述墙体端面与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墙体端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压条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起到遮盖所述墙体端面与所述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收边条具有抗霉、隔裂、保证墙面的平整,使门框和墙体保持不变形,从而使门框与墙体之间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明显、层次分明、美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边条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收边条。
技术介绍
收边条对于整个门和门边墙面的结构完整性和美观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墙边收边条主要在室内装饰中起着盖缝和过渡的作用。现有收边条的通常做法是在现场用面料包出形状后用胶水或钉子固定于墙面,拼缝、拼角很难做到紧实整齐,使用时间长后容易出现开裂松脱的情况需要用打胶粘接。一般的门框收边条处理方式是用白乳胶加排钉固定,这种方法容易受季节影响导致收边条受潮或季节原因容易变形且面料不可更换。且一般的门不设有密封装置,为了保证门能正常开闭,门体和门框间间隙配合,造成门隔音效果差,容易漏风,收边条与门扇之前存在通缝,导致收边条容易开裂,门扇易变形,从而出现裂缝,影响美观,缩短门的使用寿命。为了克服收边条容易开裂松脱的情况,本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收边条,该收边条施工简单无需胶水、零污染。可直接固定于墙面,所完成成品适用于高端会所、酒店、影院、会议室、办公室及学校等场所,且可随时更换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框边缘与和门边墙体之间缝隙的遮盖和过渡作用效果好的收边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边条,包括第一压条、第二压条和连接条,所述第一压条与墙体侧面紧密贴合,并固定于所述墙体侧面上,所述第二压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压条置入所述墙体端面与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墙体端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压条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条与所述连接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所述第二压条与所述连接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条宽度为22mm。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条宽度为14mm,所述连接条宽度为15.5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与所述第一压条连接处固设有一突出部。进一步地,所述突出部高度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条、所述第二压条、所述连接条及所述突出部为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材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条上设有数条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数量为6条。进一步地,所述凹槽间距3mm。本技术所述一种收边条,能够通过将所述第一压条与所述墙体侧面紧密贴合,并通过自攻螺丝钉固定于所述墙体侧面上,所述第二压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压条置入所述墙体端面与所述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墙体端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压条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进而起到遮盖所述墙体端面与所述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的作用。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具有抗霉、隔裂、保证墙面的平整,使门框和墙体保持不变形,从而使门框与墙体之间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加明显、层次分明、美观度高。2.本技术施工简单无需胶水,零污染。可直接固定于墙体,且可随时更换面料。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组成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Z型收边条封边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Z型收边条横截面及外形尺寸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F型收边条封边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F型收边条横截面及外形尺寸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第一压条,2-第二压条,3-连接条,4-墙体,5-自攻螺丝钉,6-门框,7-突出部,8-固定孔,9-凹槽,10-第三压条,11-天花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是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实施例是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实施方式和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收边条适用于门框与墙体之间缝隙遮盖,包括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和连接条3。第一压条1与墙体4侧面紧密贴合,并通过自攻螺丝钉5固定于墙体4侧面上,第二压条2平行于第一压条1置入墙体4端面与门框6边缘之间的缝隙中,连接条3与墙体4端面贴合,并与第一压条1和第二压条2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进而起到遮盖墙体4端面与门框6边缘之间的缝隙的作用。连接条3分别与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2的夹角可与墙体4端面形状相适应,优选地,夹角设为直角。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和连接条3可通过粘结、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优选地,选择一体成型方式固定。连接条3与第一压条1连接处固设有一突出部7,以更好地控制门体安装后与墙面的平整度,突出部7的高度,可根据实际美观度或结构完整性进行任意调整。本实施例中,突出部7高度设置为1.5mm。突出部7与第一压条1的夹角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优选地,突出部7设置为与第一压条1垂直。突出部7与连接条3可通过粘结、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优选地,选择一体成型方式。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连接条3和突出部7的材质可选用PVC、金属或其他材质。选择金属材质的收边条,优选铝合金材质,以实现加工过后的收边条切面光滑,加工性能好,油漆上色性能好,粘接性好和握钉能力强。选用铝合金材质制成的收边条,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以克服铝合金表面的硬度问题,增强收边条表面的耐磨性,延长收边条的寿命。如图2所示,实施例1中提供的收边条,第一压条1宽度为22mm,根据实际墙边收边的需要,可以任意调整第一压条1的宽度。在第一压条1上一定间距下,开设有一个固定孔8,用于放入自攻螺丝钉5以固定收边条。固定孔8的间距及孔径大小可根据收边条的长度任意调整。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在第一压条1的一侧开始每66mm间距开设一个固定孔8,固定孔8直径为6mm。收边条的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和突出部7的端面上均设有过渡圆角,以提高收边条的美观度,并防止尖利的边角刮伤人。过渡圆角的半径可以任意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过渡圆角半径设为0.65mm。第二压条2和连接条3的宽度根据所要覆盖的缝隙大小,可做任意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条2宽度为14mm,连接条3宽度为15.5mm。收边条组成构件的厚度可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收边条的各组成构件的厚度设为1.3mm。为让涂料更好地附着在收边条上,第一压条1上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数量、间距和槽深可以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条1上开设有六条凹槽9,每条凹槽9间距3mm,槽深0.05mm。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收边条包括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连接条3和第三压条10,即在上一实施例中收边条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压条10,第三压条10设置为与连接条3平行且与第二压条2垂直相连。第一压条1、第二压条2、连接条3和第三压条10可通过粘结、焊接或一体成型等方式连接形成F型结构,优选地,选择一体成型方式。本实施例中,收边条适用于墙体4与天花板11之间缝隙的遮盖。第一压条1与墙体4侧面紧密贴合,并通过自攻螺丝钉5固定于墙体4的侧面上,第二压条2平行于第一压条1置入墙体4端面与天花板11之间的缝隙中,连接条3与墙体4端面贴合,第三压条10与天花板11紧密贴合,进而起到遮盖墙体4端面与天花板11之间的缝隙的作用。如图4所示,第三压条10与连接条3的宽度相等,本实施例中,第三压条10和连接条3的宽度设为15.5mm。同样第三压条10的端面设有过渡圆角,以提高收边条的美观度,并防止尖利的边角刮伤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边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条、第二压条和连接条,所述第一压条与墙体侧面紧密贴合,并固定于所述墙体侧面上,所述第二压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压条置入所述墙体端面与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墙体端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压条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边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条、第二压条和连接条,所述第一压条与墙体侧面紧密贴合,并固定于所述墙体侧面上,所述第二压条平行于所述第一压条置入所述墙体端面与门框边缘之间的缝隙中,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墙体端面贴合,并与所述第一压条和所述第二压条固定相连,形成Z字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收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条与所述连接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所述第二压条与所述连接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直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收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条宽度为2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收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条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艾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趋而代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