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00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通过至少二组的扣装机构而并排组装一起,在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还夹装有密封胶垫;各组扣装机构分别包括二个扣装件;各扣装件上分别形成有安装板、顶压板和弹性板,弹性板为S形状结构;其中一个扣装件安装于第一隔音板上;另一个扣装件的安装于第二隔音板上;第二隔音板的扣装件的弹性板穿过密封胶垫与第一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弹性板相卡扣,实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并排组装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易于搬运、美观性好及密封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隔音板组装
,特别是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构建一个隔音室是通过多块隔音板的拼装而搭建而成的;目前,市面上的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大多是通过榫接的方式而实现并排拼装一起,并在二块隔音板之间涂有黏胶,这样的结构不利于反复的拆装,而且在生产时隔音板上形成的长条状的榫槽与榫接块,在搬运时很容易因碰撞而导致榫接块损坏,不利于搬运;而在隔音板上形成榫槽,由于隔音板较薄,以至于在组装后隔音板的摆动很容易造成隔音板的榫槽变形,这样一方面会致使隔音板的边缘出现翘起问题,影响隔音室的外观,另一方面还会影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密封性,降低隔音室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板的组装结构,该隔音板的组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易于搬运、美观性好及密封效果好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通过至少二组的扣装机构而并排组装一起,在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还夹装有密封胶垫;其中:所述各组扣装机构分别包括二个扣装件;各扣装件上分别形成有安装板、顶压板和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S形状结构,该弹性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顶压板连接一起,在弹性板上还形成有一穿孔;所述安装板上形成二个安装孔,所述其中一安装孔与所述弹性板上的穿孔呈相对设置,另一安装孔处于安装板上未被弹性板遮挡的部分中;在第一隔音板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嵌装槽,该嵌装槽上形成有安装槽面和顶压槽面,嵌装槽的高度至少为扣装件的弹性板的高度的两倍;所述其中一个扣装件嵌置于嵌装槽中,该扣装件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锁入到安装槽面中的螺丝与第一隔音板固定,且该扣装件的顶压板的底面顶置于顶压槽面上;所述另一个扣装件的安装板贴置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上,该扣装件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锁入到第二隔音板侧面上的螺丝与第二隔音板固定,该扣装件的安装方向与安装于第一隔音板的扣装件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隔音板的扣装件穿过密封胶垫嵌入至第一隔音板的嵌装槽中,且第二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弹性板与第一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弹性板相卡扣,实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并排组装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垫上形成有供第二隔音板上扣装件穿过的过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是通过扣装机构进行并排拼接的,而且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之间设有密封胶垫的设计,使本技术不需要在隔音板上形成长条状的榫接块和榫槽,也不需要用黏胶粘接;拆装时只需要将第二隔音板相对于第一隔音板向上移动,致使第二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S形弹性板与第一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S形弹性板脱钩即可实现,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易于搬运、美观性好及密封效果好等优点。(2)本技术还通过在扣装件的弹性板上形成有穿孔,且该扣装件的安装板上形成的一个安装孔与弹性板的穿孔呈相对设置的设计,使得扣装件在安装时,工具可穿过穿孔进行锁螺丝工序,缩短了安装板的整体长度,使本技术的扣装件结构更加紧凑,能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的拆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扣装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隔音板;11-嵌装槽;111-安装槽面;112-顶压槽面;2-第二隔音板;3-扣装机构;4-密封胶垫;41-过孔;5-扣装件;51-安装板;511、512-安装孔;52-顶压板;53-弹性板;531-穿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包括第一隔音板1、第二隔音板2,所述第一隔音板1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2的侧面之间通过二组的扣装机构3而并排组装一起,在第一隔音板1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2的侧面之间还夹装有密封胶垫4;其中:所述各组扣装机构3分别包括二个扣装件5;各扣装件5上分别形成有安装板51、顶压板52和弹性板53,所述弹性板53为S形状结构,该弹性板53与安装板51之间通过顶压板52连接一起,在弹性板53上还形成有一穿孔531;所述安装板51上形成二个安装孔511、512,所述安装孔511与所述弹性板53上的穿孔531呈相对设置,使得安装扣装件5时工具可穿过穿孔531上紧穿过安装孔511的螺丝,安装孔512处于安装板51上未被弹性板53遮挡的部分中,使扣装件5结构更加紧凑,能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在第一隔音板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嵌装槽11,该嵌装槽11上形成有安装槽面111和顶压槽面112,嵌装槽11的高度C为扣装件5的弹性板53的高度D的两倍,使得在组装时安装在第二隔音板2上的扣装件5能嵌入至嵌装槽11中,之后在重力作用下,第二隔音板2上的扣装件5的弹性板53与第一隔音板1上的扣装件5的弹性板53自动相卡扣;所述其中一个扣装件5嵌置于嵌装槽11中,该扣装件5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511、512锁入到安装槽面111中的螺丝与第一隔音板1固定,且该扣装件5的顶压板52的底面顶置于顶压槽面112上;所述另一个扣装件5的安装板51贴置于第二隔音板2的侧面上,该扣装件5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511、512锁入到第二隔音板2侧面上的螺丝与第二隔音板2固定,该扣装件5的安装方向与安装于第一隔音板1的扣装件5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隔音板2的扣装件5穿过密封胶垫4嵌入至第一隔音板1的嵌装槽11中,且第二隔音板2上的扣装件5的弹性板53与第一隔音板1上的扣装件5的弹性板53相卡扣,实现第一隔音板1与第二隔音板2并排组装一起。本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不需要在隔音板上形成长条状的榫接块和榫槽,也不需要用黏胶粘接;拆装时只需要将第二隔音板2相对于第一隔音板1向上移动,致使第二隔音板2上的扣装件5的S形弹性板53与第一隔音板1上的扣装件5的S形弹性板53脱钩即可实现,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装方便、易于搬运、美观性好及密封效果好等优点。为了使本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的更为合理,如图4所示,所述密封胶垫4上形成有供第二隔音板2上扣装件5穿过的过孔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通过至少二组的扣装机构而并排组装一起,在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还夹装有密封胶垫;其中:所述各组扣装机构分别包括二个扣装件;各扣装件上分别形成有安装板、顶压板和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S形状结构,该弹性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顶压板连接一起,在弹性板上还形成有一穿孔;所述安装板上形成二个安装孔,所述其中一安装孔与所述弹性板上的穿孔呈相对设置,另一安装孔处于安装板上未被弹性板遮挡的部分中;在第一隔音板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嵌装槽,该嵌装槽上形成有安装槽面和顶压槽面,嵌装槽的高度至少为扣装件的弹性板的高度的两倍;所述其中一个扣装件嵌置于嵌装槽中,该扣装件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锁入到安装槽面中的螺丝与第一隔音板固定,且该扣装件的顶压板的底面顶置于顶压槽面上;所述另一个扣装件的安装板贴置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上,该扣装件还通过穿过其安装孔锁入到第二隔音板侧面上的螺丝与第二隔音板固定,该扣装件的安装方向与安装于第一隔音板的扣装件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隔音板的扣装件穿过密封胶垫嵌入至第一隔音板的嵌装槽中,且第二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弹性板与第一隔音板上的扣装件的弹性板相卡扣,实现第一隔音板与第二隔音板并排组装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音板与隔音板之间的并排组装结构,包括第一隔音板、第二隔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通过至少二组的扣装机构而并排组装一起,在第一隔音板的侧面与第二隔音板的侧面之间还夹装有密封胶垫;其中:所述各组扣装机构分别包括二个扣装件;各扣装件上分别形成有安装板、顶压板和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S形状结构,该弹性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顶压板连接一起,在弹性板上还形成有一穿孔;所述安装板上形成二个安装孔,所述其中一安装孔与所述弹性板上的穿孔呈相对设置,另一安装孔处于安装板上未被弹性板遮挡的部分中;在第一隔音板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嵌装槽,该嵌装槽上形成有安装槽面和顶压槽面,嵌装槽的高度至少为扣装件的弹性板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声听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