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989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包括补水本体,所述补水本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补水进水管接通,所述出水口的水流分流流至溢流管内和溢流管外,所述溢流管将水流导入马桶水封进行补水,从而在不改变进水阀供给溢流管的补水比例的情况下,通过将补水水流进行分流的方式来获得匹配的补水量,不仅结构更简单可靠,而且大大减小供水源的水压波动对补水量的影响,使得补水量更加稳定,补水量调节更方便、可靠;并且,所述补水本体还设有一用于减小所述溢流管溢流时来自所述补水本体的空气量的阻气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进入溢流管的空气量,从而改善溢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多数马桶在冲洗结束后,都会通过补水器对水封进行适当补水,使得水封水量足够以避免排污管中的臭气从马桶的排污口处窜出而污染室内空气。现有补水器通常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的水经溢流管流至马桶对马桶水封进行补水,进水口一般通过补水软管连接进水阀的补水口,在溢流时,如果补水软管拔离进水阀的补水口时,补水器的进水口会有吸气现象,补水器吸进的气体流至溢流管中将导致溢流管溢流能力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通过设置阻气结构来降低进入溢流管的空气量,从而改善溢流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包括补水本体(11),所述补水本体(11)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进水口(111)与补水进水管接通,所述出水口(112)的水流分流流至溢流管(20)内和溢流管(20)外,所述溢流管(20)将水流导入马桶水封进行补水;并且,所述补水本体(11)还设有一用于减小所述溢流管(20)溢流时来自所述补水本体(11)的空气量的阻气结构。优选的,所述补水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包括补水本体(11),所述补水本体(11)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进水口(111)与补水进水管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12)的水流分流流至溢流管(20)内和溢流管(20)外,所述溢流管(20)将水流导入马桶水封进行补水;并且,所述补水本体(11)还设有一用于减小所述溢流管(20)溢流时来自所述补水本体(11)的空气量的阻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包括补水本体(11),所述补水本体(11)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进水口(111)与补水进水管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112)的水流分流流至溢流管(20)内和溢流管(20)外,所述溢流管(20)将水流导入马桶水封进行补水;并且,所述补水本体(11)还设有一用于减小所述溢流管(20)溢流时来自所述补水本体(11)的空气量的阻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本体(11)还设有连通所述出水口(112)的水箱出水通道(1121)和补水出水通道(1122);补水时,所述出水口(112)的水经由所述水箱出水通道(1121)流至水箱中和/或经由所述补水出水通道(1122)流至所述溢流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出水通道(1121)和所述补水出水通道(1122)之间设有连通口(1120);溢流时,水箱中的水经由所述水箱出水通道(1121)和所述连通口(1120)流至所述补水出水通道(1122),所述连通口(1120)的水流形成阻隔以减小来自所述补水本体(11)进入所述溢流管(20)中的空气量,所述连通口(1120)形成所述阻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出水通道(1122)的出口设于所述溢流管(20)内,所述补水出水通道(1122)与溢流管(20)内腔通过一纵向隔板(15)隔开,所述纵向隔板(15)形成所述阻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板(15)的底端与所述溢流管(20)的溢流口之间具有一间距L,所述间距L大于或等于1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溢流的补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文王志忠蓝晨龙王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