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88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槽和培养皿盖,其中:培养皿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块,上端面设置有嵌入块,培养皿盖的内部设置有嵌入槽、凸块以及内置空腔,上端面设置有通孔、摩擦块、开口槽以及拨动杆,嵌入块在嵌入槽内与凸块扣合安装;内置空腔呈扇形状设置在培养皿盖内,通孔基于内置空腔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数个,内置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右端通过固定转杆与内置空腔转动连接,左端设置于开口槽的内部与拨动杆固定连接,摩擦块设置于开口槽的上端与拨动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防止培养基被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皿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
技术介绍
目前,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细胞或组织的平板培养大多数用培养皿,由一个培养皿槽和一个培养皿盖板组成,一般都是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在实验人员利用培养皿进行细胞培养,尤其是微生物培养时,由于倒平板、接种等操作需要打开培养皿盖,极易造成培养皿外的微生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而对于无经验的实验人员,微生物的交叉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很多在传统使用的培养皿还存在这样的不足,例如:培养皿在倒入培养基后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且培养皿槽和培养皿盖板很容易分离,造成脱落,操作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防止培养基被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槽以及培养皿盖,培养皿槽呈开口向上的圆柱空腔状,培养皿盖呈开口向下的圆柱空腔状,且两者活动连接,其中:培养皿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块,上端面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槽(1)以及培养皿盖(2),培养皿槽(1)呈开口向上的圆柱空腔状,培养皿盖(2)呈开口向下的圆柱空腔状,且两者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培养皿槽(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块(10),上端面设置有嵌入块(11),培养皿盖(2)的内部设置有嵌入槽(20)、凸块(21)以及内置空腔(22),上端面设置有通孔(23)、摩擦块(26)、开口槽(27)以及拨动杆(28),嵌入块(11)进入嵌入槽(20)内与凸块(21)扣合安装与凸块(21)滑动连接;内置空腔(22)呈扇形状设置在培养皿盖(2)内,通孔(23)基于内置空腔(22)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数个,内置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交叉污染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槽(1)以及培养皿盖(2),培养皿槽(1)呈开口向上的圆柱空腔状,培养皿盖(2)呈开口向下的圆柱空腔状,且两者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培养皿槽(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块(10),上端面设置有嵌入块(11),培养皿盖(2)的内部设置有嵌入槽(20)、凸块(21)以及内置空腔(22),上端面设置有通孔(23)、摩擦块(26)、开口槽(27)以及拨动杆(28),嵌入块(11)进入嵌入槽(20)内与凸块(21)扣合安装与凸块(21)滑动连接;内置空腔(22)呈扇形状设置在培养皿盖(2)内,通孔(23)基于内置空腔(22)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数个,内置空腔(22)的内部设置有扇形的防尘网(24),防尘网(24)的右端通过固定转杆(25)与内置空腔(22)转动连接,左端设置于开口槽(27)的内部与拨动杆(28)固定连接,摩擦块(26)设置于开口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杨舒晗孙淑艳权苑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