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795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腿,支撑腿的数量为三个,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工作箱,工作箱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钢管本体,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推板、支杆、控制板、滑槽、第一滑杆、连接杆和控制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不能够方便的控制力度,导致对钢管损伤较大的问题,该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具备操作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能够方便的控制产线速度,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加工
,具体为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钢管因其又长又重,导致不好拿放,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张力控制装置对其进行产线速度控制,但是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不能够方便的控制力度,导致对钢管损伤较大,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具备操作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不能够方便的控制力度,导致对钢管损伤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钢管本体,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支撑台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板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控制板正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轮,所述控制轮的底部与钢管本体接触。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左侧与支撑腿接触,所述支杆与控制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两个控制板的正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与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总数量为三个。优选的,右侧工作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电动伸缩杆、推板、支杆、控制板、滑槽、第一滑杆、连接杆和控制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不能够方便的控制力度,导致对钢管损伤较大的问题,该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具备操作简单,便于使用的优点,能够方便的控制产线速度,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的实用性,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框架和第二滑杆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滑杆在框架的内腔滑动,对控制板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控制板运动的更稳定,通过连接块和吸盘的配合使用,使得吸盘与地面吸附,避免了支撑腿出现滑动的现象,使该控制装置放置的更稳定,通过储物箱和把手的配合使用,增大了使用者的存储空间,方便了使用者存储物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板与控制轮结构连接结构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腿;2、支撑台;3、工作箱;4、钢管本体;5、支撑架;6、电动伸缩杆;7、推板;8、支杆;9、控制板;10、滑槽;11、第一滑杆;12、连接杆;13、控制轮;14、框架;15、第二滑杆;16、连接块;17、吸盘;18、储物箱;1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腿1,支撑腿1的数量为三个,支撑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支撑台2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工作箱3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钢管本体4,支撑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7,支撑台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8,支杆8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控制板9,控制板9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推板7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1,第一滑杆11的表面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控制板9正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轮13,控制轮13的底部与钢管本体4接触。本技术中:工作箱3的左侧与支撑腿1接触,支杆8与控制板9滑动连接。本技术中:支撑台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14,两个控制板9的正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5,第二滑杆15的表面与框架14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框架14和第二滑杆15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滑杆15在框架14的内腔滑动,对控制板9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控制板9运动的更稳定。本技术中:支撑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17,吸盘17的总数量为三个,通过连接块16和吸盘17的配合使用,使得吸盘17与地面吸附,避免了支撑腿1出现滑动的现象,使该控制装置放置的更稳定。本技术中:右侧工作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物箱18,储物箱18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19,把手19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储物箱18和把手19的配合使用,增大了使用者的存储空间,方便了使用者存储物品。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启动电动伸缩杆6,通过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带动推板7向下移动,通过推板7带动第一滑杆11在滑槽10的内腔中滑动,进而带动两个控制板9反向移动,通过支杆8的设置,使得两个控制板9的底部相向移动,通过控制板9带动连接杆12移动,通过连接杆12带动控制轮13移动对钢管本体4进行张力控制,反之,启动电动伸缩杆6带动推板7向上移动,使得控制轮13对钢管本体4解除张力控制,从而达到了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操作简单,便于使用的效果。综上所述:该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通过电动伸缩杆6、推板7、支杆8、控制板9、滑槽10、第一滑杆11、连接杆12和控制轮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张力控制装置不能够方便的控制力度,导致对钢管损伤较大的问题,通过框架14和第二滑杆15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二滑杆15在框架14的内腔滑动,对控制板9起到了限位的效果,使控制板9运动的更稳定,通过连接块16和吸盘17的配合使用,使得吸盘17与地面吸附,避免了支撑腿1出现滑动的现象,使该控制装置放置的更稳定,通过储物箱18和把手19的配合使用,增大了使用者的存储空间,方便了使用者存储物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所述工作箱(3)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钢管本体(4),所述支撑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7),所述支撑台(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8),所述支杆(8)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控制板(9),所述控制板(9)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所述推板(7)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的表面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控制板(9)正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轮(13),所述控制轮(13)的底部与钢管本体(4)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支撑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底部的两侧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工作箱(3),所述工作箱(3)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钢管本体(4),所述支撑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7),所述支撑台(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8),所述支杆(8)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设有控制板(9),所述控制板(9)正表面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所述推板(7)正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的表面与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控制板(9)正表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轮(13),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秋
申请(专利权)人:库博标准流体系统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