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学军专利>正文

简易料封绞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7492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料封绞龙,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进料口、出料口、壳体支撑和驱动装置,该出料口为喇叭口形状,其大口端朝上;在该壳体对应于设有螺旋叶片的区域设有多条轴向的多条防抱轴衬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料封绞龙壳体的出料端设置有无叶片段,物料在无叶片段形成物料阻隔;由于出料端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口,绞龙叶片向前推动时对物料形成阻隔但又不至于堵死,所形成的料封段可以有效地阻止溶剂气体沿壳体空隙倒流回预处理车间。采用喇叭形出料口,没有运动部件,避免了运动部件失灵导致的料封失效。壳体叶片区域内壁均匀布置防抱轴衬条,可以避免物料随轴转动而输送失效。驱动装置采用变频控制,可以灵活调整绞龙转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料封绞龙
本技术涉及粮油加工工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脂浸出工艺用料封绞龙。
技术介绍
油脂浸出生产工艺中,入浸胚片通过刮板机由预处理车间输送至浸出车间,并经料封绞龙送入浸出器内。如果密封不严将导致溶剂气体泄露倒流至预处理车间,影响工人人身安全,同时预处理车间均为非防爆的电气设备,极易引发爆炸事故。事实上,中小型浸出油厂的爆炸事故中,半数以上由该原因导致。目前,料封绞龙有断叶片、重力门等几种型式。如技术专利“油脂浸出工艺用密封绞龙”(申请号201320818595.2)“在壳体出料端设置无叶片物料密封段”,并在前端安装重力门;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料封绞龙”(申请号201010102317.8)“在输送段出口处覆盖有上重力门和下重力门”。可以看出,重力门是上述物料密封的主要机构。但重力门是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的转轴和压板,由于存在转动机构,生产过程中粕末易使转轴运转失灵而起不到料封作用。另外,普通绞龙在输送水分高、粘度大的物料时,易出现物料与主轴抱团导致的绞龙空转而无法向前送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简易的不使用重力门的料封绞龙,以防止浸出器内溶剂气体倒流逸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料封绞龙,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进料口、出料口、壳体支撑和驱动装置;壳体连接在壳体支撑的前端,主轴转动密封地穿过壳体支撑,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位于壳体内的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壳体的后端和前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中,所述的出料口为圆锥形或半个鼓形,其大口端朝上并高于该壳体的上边;在该壳体对应于设有螺旋叶片的区域设有多条轴向的防抱轴衬条,多条该防抱轴衬条沿壳体的圆周间隔分布。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出料口的底部与所述的壳体之间圆角过渡。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防抱轴衬条设有三条,并沿壳体的圆周均布。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采用变频电机和减速器,该变频电机配备有变频控制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壳体支撑的轴心通过轴承座以及密封结构安装所述的主轴,该密封结构包含聚四氟轴套及浸油盘根。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壳体的出料口与螺旋叶片的前端之间设置有无叶片段。与现有普遍采用的绞龙相比,本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1)料封绞龙壳体的出料端设置有无叶片段,物料在无叶片段形成物料阻隔;由于出料端为向上开口的喇叭口,绞龙叶片向前推动时对物料形成阻隔但又不至于堵死,所形成的料封段可以有效地阻止溶剂气体沿壳体空隙倒流回预处理车间来料刮板机。(2)采用喇叭口方式出料,摒弃现有密封绞龙普遍使用的重力门机构,没有运动部件,避免了运动部件失灵导致的料封失效。(3)壳体叶片区域均匀布置防抱轴衬条,可以避免物料随轴转动而输送失效。(4)驱动装置采用变频控制,可以灵活调整绞龙转速,继而根据产量灵活调整输送量。(5)可连续运行、料封严密、易于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轴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一种简易料封绞龙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出料口1、壳体2、进料口3、主轴4、螺旋叶片5、防抱轴衬条6、密封结构7、壳体支撑8、联轴器9、驱动装置10。该绞龙的基本型式与普通绞龙相同。驱动装置10为变频电机直连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9与主轴4相连,将动力输送给绞龙。螺旋叶片5在主轴4上,绞龙的壳体2与壳体支撑8配合通过法兰相联并密封,壳体支撑8端部有固定轴承座对绞龙主轴4支撑,同时壳体支撑8上还有密封结构7,该密封结构7中包含聚四氟轴套及浸油盘根,既对主轴4形成支撑又可以封闭绞龙内部气体外泄。壳体2上靠近壳体支撑8一端设有进料口3,壳体2内壁上有绞龙叶片5的区域沿圆周每隔120°焊一条轴向的防抱轴衬条6,可以防止因物料水分高粘度大而与主轴抱在一起空转无法向前输送。壳体2的另一端为圆锥形(或半个鼓形)的出料口1,这是本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出料口一改传统绞龙直线出料的方式,而是采用大口径朝上的圆锥形(或半个鼓形)出料口1的出料方式,为了保证物料运行的通畅,壳体2的直线段与出料口1之间做圆弧过渡,如附图1所示。“半个鼓形”的的含义是图中圆锥形的出料口1的轴向剖面形状的斜线为朝向外周鼓起的弧线(鼓形的一半,或双曲线的一半)。本技术是应用在油脂浸出工艺中用于物料定量输送的具有密封作用输送装置。生产过程中,从预处理车间刮板机输送来的物料经本技术的进料口3进入料封绞龙内,由于驱动装置10采用变频控制,可以根据产量进行无级调整绞龙的转速,从而灵活地控制进入浸出器的进料量。本技术通过简单有效地方式,有效地阻止溶剂气体通过绞龙壳体返流回预处理车间产生安全事故。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是:驱动装置10按一定的转速运转,将动力通过联轴器9传递给主轴4。物料由进料口3进入绞龙壳体2内,绞龙叶片5在主轴4的带动下运转将物料向出料口端推动,物料运动至出料喇叭口1处时,该出料的结构形式强制物料在出口处停滞形成密封,但又不会形成结团封死,随着后续物料的推动从喇叭口1处向上涌出落入浸出设备内。由于出料喇叭口1特殊的结构型式,以及壳体2内部均匀布置的防抱轴衬条6的存在,物料可以在壳体2中形成较好的密封。以上所述实施示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料封绞龙,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进料口、出料口、壳体支撑和驱动装置,壳体连接在壳体支撑的前端,主轴转动密封地穿过壳体支撑,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位于壳体内的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壳体的后端和前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为圆锥形或半个鼓形,其大口端朝上并高于该壳体的上边;在该壳体对应于设有螺旋叶片的区域设有多条轴向的防抱轴衬条,多条该防抱轴衬条沿壳体的圆周间隔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料封绞龙,包括壳体、主轴、螺旋叶片、进料口、出料口、壳体支撑和驱动装置,壳体连接在壳体支撑的前端,主轴转动密封地穿过壳体支撑,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位于壳体内的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壳体的后端和前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为圆锥形或半个鼓形,其大口端朝上并高于该壳体的上边;在该壳体对应于设有螺旋叶片的区域设有多条轴向的防抱轴衬条,多条该防抱轴衬条沿壳体的圆周间隔分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料封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军韩锋孙梦涵陈旸于柏晶石琳
申请(专利权)人:杨学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