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8532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包括设置在榨油机本体上的出油槽、集油槽、出油口和油盖,所述出油槽呈无上表面的矩形箱体状结构,出油槽呈倾斜状设置在榨油机本体的下方,且出油槽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出油口设有多个,多个出油口上还设有油盖,便于根据接放装置的口径大小改变打开和关闭的出油口多少,油液不易滴漏,较为节约,此装置中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活动板和移动架在出油槽上移动,对出油槽侧壁和底部的油进行刮流,避免了需长时间等待出油口处的油液滴落完毕的现象,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效率,且出油口端部的集油槽呈弧形槽状结构,油液能够滴落完全,不存在残留油液,榨油的效率较高。

A kind of oil press with anti-drip and leakage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extractor with an anti-drip and leakage oil outlet, which comprises an oil outlet trough, an oil collecting trough, an oil outlet and an oil cap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oil extractor. The oil outlet trough has a rectangular box-like structure without an upper surface, and the oil outlet is inclined to be arranged below the main body of the oil extractor,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oil outlet is inclined downward. The oil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multiple oil outlets and is returned on multiple oil outlets. With oil cap, it is easy to change the number of open and closed oil outlet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receiv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oil is not easy to drip and leak, which is more economical. The device has a scraper. The scraper moves on the oil outlet through movable plate and movable frame, scraping the oil on the side wall and bottom of the oil outlet,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long waiting for the oil droplets at the oil outlet to finish, and improving the squeezing. The oil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the oil machine, and the oil collecting groove at the end of the oil outlet is arc groove structure, the oil can drop completely, there is no residual oil, the oil extraction efficiency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
,具体为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榨油机的出油口因口径较大,接放装置若是固定不稳或者体积过小,在出油时往往会出现滴漏的现象,造成浪费;2.榨油机的出油口在出油时,残留的少部分油液流速较慢,需要长时间等待出油口处的油液滴落完毕,降低了榨油机的出油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包括设置在榨油机本体上的出油槽、集油槽、出油口和油盖,所述出油槽呈无上表面的矩形箱体状结构,出油槽呈倾斜状设置在榨油机本体的下方,且出油槽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油槽上方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呈倒置的“凹”字形结构,移动架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滑块活动设在滑槽中,所述移动架两侧之间还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上活动设有控制杆,控制杆上端贯穿移动架并与移动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控制杆在活动板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活动板外层套设有刮板,刮板两侧和底端分别和出油槽两侧内壁和底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槽前侧表面设有集油槽,集油槽后端表面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呈矩形状,出油口贯穿出油槽远离榨油机本体的一面,出油口外端的设有油盖,所述油盖呈瓶盖状,油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出油口一圈的密封槽中,油盖外侧表面还固定设有拉环。优选的,所述滑槽和滑块均呈“T”字形结构,滑槽设在出油槽两侧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呈圆柱形杆状结构,控制杆的长度大于活动板的高度设置。优选的,所述限位圈呈圆饼状结构,限位圈的直径大于控制杆的直径,且限位圈活动设在活动板内。优选的,所述集油槽呈弧形槽状结构,所述集油槽设有三个,三个集油槽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此装置中榨油机本体上的出油口设置在出油槽前端面,出油口设有多个,多个出油口上还设有油盖,便于根据接放装置的口径大小改变打开和关闭的出油口多少,油液不易滴漏,较为节约;2.此装置中设有刮板,刮板通过活动板和移动架在出油槽上移动,对出油槽侧壁和底部的油进行刮流,避免了需长时间等待出油口处的油液滴落完毕的现象,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效率,且出油口端部的集油槽呈弧形槽状结构,油液能够滴落完全,不存在残留油液,榨油的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油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和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出油口和集油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油盖与密封槽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榨油机本体、2出油槽、3活动板、4移动架、5集油槽、6油盖、7刮板、8控制杆、9滑槽、10出油口、11密封槽、12限位圈、13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包括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上的出油槽2、集油槽5、出油口10和油盖6,出油槽2呈无上表面的矩形箱体状结构,出油槽2呈倾斜状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的下方,且出油槽2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出油槽2上方设有移动架4,移动架4呈倒置的“凹”字形结构,移动架4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13,滑块13活动设在滑槽9中,滑槽9和滑块13均呈“T”字形结构,滑槽9设在出油槽2两侧上表面,移动架4两侧之间还设有活动板3,活动板3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3上活动设有控制杆8,控制杆8呈圆柱形杆状结构,控制杆8的长度大于活动板3的高度设置,控制杆8上端贯穿移动架4并与移动架4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控制杆8在活动板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12,限位圈12呈圆饼状结构,限位圈12的直径大于控制杆8的直径,且限位圈12活动设在活动板3内,活动板3外层套设有刮板7,刮板7两侧和底端分别和出油槽2两侧内壁和底部相对应,出油槽2前侧表面设有集油槽5,集油槽5呈弧形槽状结构,集油槽5设有三个,三个集油槽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集油槽5后端表面设有出油口10,出油口10呈矩形状,出油口10贯穿出油槽2远离榨油机本体1的一面,出油口10外端的设有油盖6,油盖6呈瓶盖状,油盖6通过螺纹连接在出油口10一圈的密封槽11中,油盖6外侧表面还固定设有拉环。工作原理:油液从榨油机本体1流入出油槽2时,根据接放装置的口径大小,选择打开相应数量的油盖6,出油槽2中的油通过集油槽5从出油口10处漏下,避免了油液滴漏的现象,油盖6上的拉环避免了打开与关闭油盖6时人手与油液接触对油液造成污染的现象,通过控制杆8将活动板3旋转放下,控制移动架4往前移动,活动板3上的刮板7对出油槽2侧壁和底面的油液进行刮除,加快了油液收集的效率,提高了出油效率,避免了长时间等待油液滴完的现象,刮板7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制作,避免了油液粘附在刮板7上,且磨损较小,使用寿命较长,因控制杆8下端的限位圈12活动设在活动板3中,在旋转控制杆8时,既能使活动板3上下移动,又不会使活动板3转动,且活动板3两侧的移动架4和出油槽2内壁也阻挡了活动板3转动的现象,活动板3仅能前后移动,适合推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包括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上的出油槽(2)、集油槽(5)、出油口(10)和油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2)呈无上表面的矩形箱体状结构,出油槽(2)呈倾斜状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的下方,且出油槽(2)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油槽(2)上方设有移动架(4),所述移动架(4)呈倒置的“凹”字形结构,移动架(4)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13),滑块(13)活动设在滑槽(9)中,所述移动架(4)两侧之间还设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3)上活动设有控制杆(8),控制杆(8)上端贯穿移动架(4)并与移动架(4)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控制杆(8)在活动板(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12),活动板(3)外层套设有刮板(7),刮板(7)两侧和底端分别和出油槽(2)两侧内壁和底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槽(2)前侧表面设有集油槽(5),集油槽(5)后端表面设有出油口(10),所述出油口(10)呈矩形状,出油口(10)贯穿出油槽(2)远离榨油机本体(1)的一面,出油口(10)外端的设有油盖(6),所述油盖(6)呈瓶盖状,油盖(6)通过螺纹连接在出油口(10)一圈的密封槽(11)中,油盖(6)外侧表面还固定设有拉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滴漏出油口的榨油机,包括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上的出油槽(2)、集油槽(5)、出油口(10)和油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槽(2)呈无上表面的矩形箱体状结构,出油槽(2)呈倾斜状设置在榨油机本体(1)的下方,且出油槽(2)的外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出油槽(2)上方设有移动架(4),所述移动架(4)呈倒置的“凹”字形结构,移动架(4)下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13),滑块(13)活动设在滑槽(9)中,所述移动架(4)两侧之间还设有活动板(3),所述活动板(3)呈矩形板状结构,活动板(3)上活动设有控制杆(8),控制杆(8)上端贯穿移动架(4)并与移动架(4)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控制杆(8)在活动板(3)内部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12),活动板(3)外层套设有刮板(7),刮板(7)两侧和底端分别和出油槽(2)两侧内壁和底部相对应,所述出油槽(2)前侧表面设有集油槽(5),集油槽(5)后端表面设有出油口(10),所述出油口(10)呈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随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嘉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