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铮专利>正文

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33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钢丝绳和提升装置,所述支撑座由一个第一支架和两个辊子构成,所述辊子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绕线辊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上并驱动绕线辊正反转,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提升装置的绕线辊上,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可沿第一导轨滚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上并驱动第一滚轮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辅助设备,可以方便的调整管件的位置关系,省时省力;可以针对不同管径,不同长度的管件进行组对焊接,焊接工人无需爬高,操作方便。

A Large Pipe Pair Auxilia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ir of auxiliary devices for a large pipe assembly, including a support seat, a steel wire rope and a lifting device. The support seat is composed of a first support and two rollers. The rollers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The lif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two altogether. The winding rollers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 The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pport and drives the winding. The two ends of the wire rope are wound on the winding rollers of the two lifting devices, the first guide rail is fixed, the first roller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upport, the first roller can roll along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motor is set on the second support and drives the first roller to rot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an auxiliary device, which can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pipe fittings, save time and labor, and can group and weld the pipe fitting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lengths, so that the welder does not need to climb,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
本新型属于焊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管件,直径长达三米以上,其作为很多结构的支架,例如风力发电的支柱,广告牌支柱等,在钢结构领域应用广泛。在加工的过程中,首先是将钢板卷起来,然后通过埋弧焊加工成圆管,最后将一节一节的圆管对接到一起,组成很高的钢结构以供使用。在两节圆管组对时,首先要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再进行埋弧焊接。由于圆管直径较大,将两节圆管对正,找到合适的位置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并且此过程非常重要,如果在组对铆接过程中两节圆管没有对正而铆焊接在了一起,后面的埋弧焊也无法纠正这个偏差,最终出来的钢结构产品就是歪斜的。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影响基础的受力,最终可能导致产品作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大型管件组对铆焊很难找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钢丝绳和提升装置,所述支撑座由一个第一支架和两个辊子构成,所述辊子与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共设置有两个,包括绕线辊、第一电机和第二支架,所述绕线辊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上并驱动绕线辊正反转,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提升装置的绕线辊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包括第一导轨、第二电机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可沿第一导轨滚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二支架上并驱动第一滚轮旋转。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包括车轮、车架、立柱、第二导轨和第三电机,所述车架与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立柱上,所述车轮可沿第二导轨滚动,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车架上用于驱动车轮,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设置于车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提供了一种辅助设备,可以方便的调整管件的位置关系,省时省力2.可以针对不同管径,不同长度的管件进行组对焊接,焊接工人无需爬高,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1、钢丝绳2和提升装置3,所述支撑座1由一个第一支架11和两个辊子12构成,所述辊子12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3共设置有两个,包括绕线辊31、第一电机32和第二支架33,所述绕线辊31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2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并驱动绕线辊31正反转,所述钢丝绳2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提升装置3的绕线辊31上。如图1所示,支撑座1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一管件81的左右两侧。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是要进行组对铆焊的圆管,放置在两件对称设置的支撑座上1,与辊子12接触。如图2所示,沿第一管件8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座1,沿第二管件8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支撑座1。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平稳的放置于支撑座1上,不会滑出,由于辊子12的作用,还可以绕管件的中心为轴转动。使用时,钢丝绳2套在第二管件82的尾端,如图2所示。此时,两个提升装置3就可以配合使用,来完成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的组对焊接。首先将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放置于图2中的位置,借用外力,或者其他设备使两个管件靠紧在一起,操作工人进入到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的内部,将两个管件的接合处焊接牢固。此时,工人退出。如图1所示,左侧提升装置3在第一电机32的作用下,驱动绕线辊31旋转将钢丝绳2更多的缠绕在绕线辊31上,即向上提升钢丝绳2;与此同时,右侧提升装置3在第一电机32的作用下,驱动绕线辊31旋转将缠绕在绕线辊31上的钢丝绳2释放,即下放钢丝绳2。由左右两个提升装置3的配合,一个提升钢丝绳2,一个下放钢丝绳2,利用钢丝绳2与第二管件8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第二管件82顺时针旋转,由于,实现把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的一处焊接牢固,所以,第一管件81也跟随第二管件82一起转动。所以,焊接工人此时即可站在管件的外侧两管件的对接缝处进行铆焊即可,由两提升装置3带动管件旋转,无需工人爬上或者登高来焊接,操作方便。同时,在组对过程中,为了使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对正,还可以单独操作左侧或者右侧的提升装置3,使第二管件82的一侧升高;或者同时操作两侧提升装置3同时提升或者下放钢丝绳2,使第二管件82的尾端上升或者下降,以寻找合适的位置,将两管件对正。上述技术方案中提升装置3的第二支架33固定设置于第二管件82上方,其导致提升装置3对于第二管件82的提升、转动、移动方式有限,下面将进一步改善技术方案。所述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导轨53、第二电机35和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导轨53固定设置,所述第一滚轮34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轮34可沿第一导轨53滚动,所述第二电机35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并驱动第一滚轮34旋转。如图3所示,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第一导轨53成“工”型。第一滚轮34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位于“工”型第一导轨53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通过第二电机35驱动其中一个第一滚轮34旋转使整个提升装置3可以沿第一导轨53上直线左右往复运动。此时,如图1所示,同时控制左右两侧的两个提升装置3上的第二电机35,使提升装装置3同时向左或者向右移动,在钢丝绳2的作用下,第二管件82的尾端会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以此来寻找第二管件82与第一管件81的最佳的对正位置。提升装置3在左右移动的同时,还可组合钢丝绳2的上升或下放,更容易寻找第一管件81和第二管件82的对正的位置,使二者之间的对接缝隙大小均匀一致。所述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包括车轮52、车架51、立柱54、第二导轨55和第三电机56,所述车架51与车轮5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55设置于立柱54上,所述车轮52可沿第二导轨55滚动,所述第三电机56设置于车架51上用于驱动车轮52,所述第一导轨53设置于车架51上。如图1所示,立柱54左右两侧设置两列,其上铺设第二导轨55,车架51上共设置有四个车轮52,在第三电机56的驱动作用下,车架51整体沿第二导轨55垂直于纸面方向直线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车架51整体在图中可以左右移动,以此就可以组对不同长度的管件,增加了设备的适用性。可理解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钢丝绳(2)和提升装置(3),所述支撑座(1)由一个第一支架(11)和两个辊子(12)构成,所述辊子(12)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3)共设置有两个,包括绕线辊(31)、第一电机(32)和第二支架(33),所述绕线辊(31)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2)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并驱动绕线辊(31)正反转,所述钢丝绳(2)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提升装置(3)的绕线辊(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钢丝绳(2)和提升装置(3),所述支撑座(1)由一个第一支架(11)和两个辊子(12)构成,所述辊子(12)与第一支架(11)转动连接,所述提升装置(3)共设置有两个,包括绕线辊(31)、第一电机(32)和第二支架(33),所述绕线辊(31)与第二支架(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2)设置于第二支架(33)上并驱动绕线辊(31)正反转,所述钢丝绳(2)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提升装置(3)的绕线辊(3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管件组对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53)、第二电机(35)和第一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王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