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补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8016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补锂装置,包括辊压机构、锂带输送机构、极片输送机构及涂布机构。辊压机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锂带输送机构用于将锂带送入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进行辊压;涂布机构至少能够在锂带与第二辊轮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极片输送机构用于将极片送入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之间进行辊压。涂布机构会在锂带与第二辊轮相对的表面上涂布浆料,锂带受到辊压并附着在第二辊轮上;随着第二辊轮的转动,附着在第二辊轮上的锂带与极片接触并附着在极片上。由于极片补锂装置直接将压延后的锂带附着在第二辊轮,并利用第二辊轮直接将锂带覆合到极片上,无需现有技术中的转移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补锂工艺。

Electrode Lithium Supplementar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thium replenishing device for polar plates, which comprises a roll pressing mechanism, a lithium belt conveying mechanism, a polar plate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a coating mechanism. The roll-press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roll, the second roll and the third roll in turn; the lithium belt convey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roll the lithium belt between the first roll and the second roll; the coating mechanism can at least coat the slurry on the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second roll; and the plat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roll the plates between the second roll and the third roll. The coating mechanism will coat the slurry on the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second roller, and the lithium belt is rolled and attached to the second roller.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second roller, the lithium belt attached to the second roller contacts with the polar plate and attaches to the polar plate. Because the lithium strip after calendering i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second roll, and the lithium strip is directly bonded to the plate by the second roll, the transfer film in the prior art is not needed, thus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lithium supplement process is simplif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补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补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智能装备(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动车等)已有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客户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绿色无污染、安全性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领域。在提高锂电池能量密度方面,补锂工艺作为其中一个关键技术。现有的补锂工艺通常是先将锂带压延到转移膜上,然后再将转移膜上的锂带覆合到极片两面。但是,转移膜通常只能单次使用,耗费的成本极高;同时,转移膜需要牵引、转接到覆合设备,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导致补锂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补锂装置,其能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补锂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补锂装置,其包括辊压机构、锂带输送机构、极片输送机构以及涂布机构。其中,辊压机构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锂带输送机构用于将锂带送入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涂布机构至少能够在锂带与第二辊轮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极片输送机构用于将极片送入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之间。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用于对涂布有浆料的锂带进行辊压并使辊压后的锂带附着在第二辊轮;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用于对附着于第二辊轮的锂带和极片进行辊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中,在锂带输送机构输送锂带的过程中,涂布机构会在锂带与第二辊轮相对的表面上涂布浆料;在锂带输送机构将锂带送入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后,锂带受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的辊压并附着在第二辊轮上;随着第二辊轮的转动,附着在第二辊轮上的锂带与极片接触,并在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的辊压下附着在极片上;当极片从第二辊轮和第三辊轮之间的间隙穿出时,锂带会从第二辊轮上剥离并附着在极片上,从而实现极片的补锂。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直接将压延后的锂带附着在第二辊轮,并利用第二辊轮直接将锂带覆合到极片上,无需现有技术中的转移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补锂工艺。附图说明图1至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涂布机构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辊压机构的一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辊压机构的另一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辊压机构45加热器11第一辊轮46控制器12第二辊轮47压缩气源13第三辊轮48第二管道14驱动组件49搅拌器2锂带输送机构4A正压控制阀3极片输送机构4B排气控制阀31极片放卷辊4C输出控制阀32极片收卷辊5隔离膜4涂布机构6隔离膜放卷辊41收容罐7隔离膜收卷辊42流量泵L锂带43第一管道S浆料44涂布头P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参照图1至图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包括辊压机构1、锂带输送机构2、极片输送机构3以及涂布机构4。其中,辊压机构1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辊轮11、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锂带输送机构2用于将锂带L送入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之间;涂布机构4至少能够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S;极片输送机构3用于将极片P送入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用于对涂布有浆料S的锂带L进行辊压并使辊压后的锂带L附着在第二辊轮12;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用于对附着于第二辊轮12的锂带L和极片P进行辊压。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中,在锂带输送机构2输送锂带L的过程中,涂布机构4会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上涂布浆料S;在锂带输送机构2将锂带L送入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之间后,锂带L受到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的辊压并附着在第二辊轮12上(锂带L涂布有浆料S的表面粘接在第二辊轮12上);随着第二辊轮12的转动,附着在第二辊轮12上的锂带L与极片P接触,并在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的辊压下附着在极片P上;当极片P从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的间隙穿出时,锂带L会从第二辊轮12上剥离并附着在极片P上,从而实现极片P的补锂。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直接将压延后的锂带L附着在第二辊轮12,并利用第二辊轮12直接将锂带L覆合到极片P上,无需现有技术中的转移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简化补锂工艺。通过涂布浆料S来调整锂带L表面的离型力。由于浆料S的存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分离所需的离型力小于锂带L与极片P分离所需的离型力。而如果不在锂带L的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上涂布浆料S,那么会导致锂带L附着在第二辊轮12上,无法剥离。锂带L与第二辊轮12分离后,浆料S可能保留在锂带L上,也可能粘接到第二辊轮12上,粘接到第二辊轮12的浆料S可以通过刮刀刮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中,参照图1至图5,辊压机构1还包括:驱动组件14,与第三辊轮13相连。驱动组件14能够带动第三辊轮13移动,以调整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的间隙。当极片P需要补锂时,驱动组件14驱动第三辊轮13靠近第二辊轮12,从而压紧极片P进行补锂;当极片P不需要补锂时,驱动组件14驱动第三辊轮13远离第二辊轮12,从而松开极片P并停止补锂。总之,通过驱动组件14可以完成极片P的连续补锂或间歇补锂。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中,参照图1至图5,极片输送机构3包括极片放卷辊31和极片收卷辊32。将需要补锂的极片P卷绕在极片放卷辊31上,极片P在极片收卷辊32的牵引下从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穿过,并最终卷绕在极片收卷辊32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极片补锂装置的中,第一辊轮11的直径为400mm,第二辊轮12的直径为100mm,第三辊轮13的直径为400mm。通常,第二辊轮12的转速较快,所以这种大小辊搭配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产能,改善补锂效果。参照图1至图5,第一辊轮11、第二辊轮12及第三辊轮13依次并排布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延装置中,所述浆料S包括润滑固体、润滑剂、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所述润滑固体的质量为所述浆料S总质量的55%~65%;所述润滑剂的质量为所述浆料S总质量的30%~40%;所述导电剂的质量为所述浆料S总质量的1%~4%;所述粘结剂的质量为所述浆料S总质量的4%~10%。所述润滑固体可包括石墨、聚四氟乙烯、氮化硼、氟化石墨、陶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滑剂可包括硅油、锂基油脂、脂肪酸酰胺、硅酸脂、机械油、合成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剂可包括乙炔黑、导电碳黑、碳纤维素、碳纳米管、科琴黑、石墨烯;所述粘结剂可包括氯丁橡胶、聚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聚碳酸树脂、聚酰亚胺、羧甲基纤维素钠、水玻璃、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酰胺、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调整润滑固体、润滑剂、导电剂及粘结剂的种类的比例可以精确的调整所述浆料S的粘度,从而调整涂布有浆料S的锂带L的离型力。具体地,一种浆料S可由55%的石墨、35%的二甲基硅油、4%的导电碳黑及6%的聚乙烯组成,这种浆料S的粘度可达18000mPa·s;另一种浆料S可由58%的氮化硼、35%的锂基油脂、4%的乙炔黑及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这种浆料S的粘度可达85000mPa·s;又一种浆料S可由57%的氟化石墨、35%的锂基油脂、4%的石墨烯及4%的聚酰亚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机构(1)、锂带输送机构(2)、极片输送机构(3)以及涂布机构(4);辊压机构(1)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辊轮(11)、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锂带输送机构(2)用于将锂带(L)送入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之间;涂布机构(4)至少能够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S);极片输送机构(3)用于将极片(P)送入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其中,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用于对涂布有浆料(S)的锂带(L)进行辊压并使辊压后的锂带(L)附着在第二辊轮(12);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用于对附着于第二辊轮(12)的锂带(L)和极片(P)进行辊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压机构(1)、锂带输送机构(2)、极片输送机构(3)以及涂布机构(4);辊压机构(1)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辊轮(11)、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锂带输送机构(2)用于将锂带(L)送入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之间;涂布机构(4)至少能够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S);极片输送机构(3)用于将极片(P)送入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之间;其中,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用于对涂布有浆料(S)的锂带(L)进行辊压并使辊压后的锂带(L)附着在第二辊轮(12);第二辊轮(12)和第三辊轮(13)用于对附着于第二辊轮(12)的锂带(L)和极片(P)进行辊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压机构(1)为一组,锂带输送机构(2)为一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涂布机构(4)为一组,在锂带(L)与第二辊轮(12)相对的表面涂布浆料(S);所述极片补锂装置还包括:隔离膜(5),从第一辊轮(11)和第二辊轮(12)之间穿过并将第一辊轮(11)与锂带(L)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涂布机构(4)为两组,分别在锂带(L)的两个表面涂布浆料(S),且两组涂布机构(4)涂布浆料(S)的粘度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压机构(1)为两组,锂带输送机构(2)为两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补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涂布机构(4)为两组,分别在各锂带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强沈超强吴祖钰徐永强钟海昌朱涛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