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昔恩专利>正文

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791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首先将物品放置在包装容器内,接着将所述包装容器封闭,接着向所述包装容器上可开启的部位粘贴上带有不可伪造特征的标签,接着提取所述标签的不可伪造特征一,然后将所述特征一存储并传输给流通物品的接收方。当所述流通物品经过流通渠道到达物品的接收方后,用户首先验证所述包装容器的完整性,并验证所述包装容器上的标签的完整性,接着按照与发送方一致的条件来提取所述标签的特征二,并通过验证所述特征一和所述特征二的一致性来判定所述包装容器是否被拆开。

An Anti-disassembly Method for Packaging Containers of Circulating Goo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disassembly method for packaging containers of circulating articles. Firstly, the articles are placed in the packaging containers, then the packaging containers are sealed, and then a label with unforgettable features is pasted on the open parts of the packaging containers. Then, the unforgeable features of the labels are extracted, and then the features are stored and transmitted to circulating articles. Receiver. When the circulating goods reach the recipient of the goods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the user first verifies the integrity of the packaging container and verifies the integrity of the label on the packaging container, then extracts the feature 2 of the label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sender, and determines whether the packaging container is dismantled by verifying the consistency of the feature 1 and the feature 2. Op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容器的防拆技术和流通物品的防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地,有多种包装容器,比如包装袋、包装纸壳、塑料瓶、玻璃瓶和铁瓶等,在物品的流通过程中,物品放置在这些包装容器内,但当前的这些包装容器的安全性不佳,不法分子有各种方法将包装容器拆开,对容器内物品进行调包等,或干脆执着与原产品一直的包装容器,在包装容器内放置假冒的产品,并进入流通领域,这对企业经营、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产生了重大风险。有一些对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譬如专利201721345974.9提供的防拆纸盒,利用不可复原的纸盒包装过程来实现流通防拆,但不法分子可制作相同原理的包装纸盒将假冒产品包装后混入流通领域;譬如专利201721552529.X提供的防拆方法,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拆开防伪标签,根据标签内代码制作防伪标签以及与包装容器,将假冒产品放入包装容器内混入流通领域;譬如专利201310044681.7提供的防拆包装,在内部利用RFID构建了闭合回路,如果拆开了就无法在构成回路,但不法分子可利用设备读出RFID数据,将该数据写入伪造的RFID芯片,将假冒的产品利用相同的包装混入流通领域。在限制成本的条件下,一般的防拆方法无法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制作一模一样的包装容器以及防伪或防拆装置而将假冒的产品混入流通领域,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通用且使用成本低廉的不法分子无法制作与原防伪或防拆装置一模一样的装置的防拆方法,从而实现流通过程中包装容器内物品的防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首先将物品放置在包装容器内,将所述包装容器封闭,接着向所述包装容器上可开启的部位粘贴上带有不可伪造特征的标签,接着获取所述标签的不可伪造特征一,然后将所述特征一传输给流通物品的接收方。可选地,所述标签粘贴在所述包装容器上后,不可完整揭开,即所述标签粘贴在所述包装容器上后,揭开自毁。可选地,所述特征一是通过带放大功能的相机拍摄的标签照片。可选地,所述特征一是所述标签的图像特征。可选地,所述标签可选用在放大拍摄的图像中可清晰看到纤维排列的纸张制成标签,比如可选用普通宣纸通过简单裁剪而制成所述标签。可选地,所述标签还可选用任一种只有在放大拍摄的图像中才能清晰看到细节分布的物品制成标签。可选地,所述标签还可选用任一种具有随机纹理的防伪标签印刷方法制成,如专利201810500380.3公开的一种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标签。可选地,将所述特征一通过网络上传中心服务器,获取所述特征一在中心服务器的网络访问地址(URL),用户可通过所述URL获取所述特征一。可选地,将所述特征一通过网络上传至区块链系统,获取区块链系统返回的能访问所述特征一的哈希值(HASH)。可选地,在物品的流通过程,所述特征一还可以由物品的发出方通过媒介或通过网络直接传递给物品的接收方。可选地,将物品的接收方获取所述特征一的方式标注与所述包装容器表面,其中标注方法可直接使用文字或使用二维码。当所述流通物品经过流通渠道到达流通物品的接收方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验证方法,用户验证所述包装容器的完整性,并验证所述包装容器上的标签的完整性,接着用户按照如下步骤验证所述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是否被拆开:1)获取所述标签的所述特征一;2)按照与发送方一致的条件来提取所述标签的特征二;3)验证所述特征一和所述特征二的一致性。可选地,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的顺序可颠倒。可选地,从所述包装容器表面获取获取所述特征一的方法,并按照所述方法获取所述特征一。可选地,流通物品的接收方还可从所述包装容器表面获取发送方提取所述特征一的条件,并以此使得提取所述标签的特征二的条件和流通物品的发送方提取所述特征一的条件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其一、流通物品的发送方获取粘贴在包装容器表面的标签的不可伪造的特征一,流通物品的接收方以同样的方式获取粘贴在包装容器表面的标签的不可伪造的特征二,在包装容器完整且标签完整的前提下,通过识别特征一和特征二的一致性可判断所述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是否被拆开,从而实现了流通物品的防伪和防调包;其二、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在不受信任的流通渠道中构建可信的流通物品的流通过程;其三、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标签可直接用普通宣纸裁剪而成,使用成本低廉。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一种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标签特征的方法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另一种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标签特征的方法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又一种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标签特征的方法示意图;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验证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所述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具体说明如下。步骤S11,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将流通物品102放入包装容器101;其中,所述包装容器101可以是纸质包装容器,且仅有一个能在不破坏包装容器本身的前提下放入所述流通物品102的入口。步骤S12,将所述包装容器101封闭;其中,所述包装容器101的封闭装置和所述包装容器101是一体的。其中,步骤S11和步骤S12是当前用包装容器包装流通物品的一种通用过程。步骤S13,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在所述包装容器101的可开启部分贴上标签103;其中,所述标签103是带有不可伪造特征的标签;其中,所述标签103粘贴在所述包装容器101上后,不可完整揭开,即所述标签103粘贴在所述包装容器101上后,在任意条件揭开后不可复原;其中,所述标签103可选用在放大拍摄的图像中可清晰看到纤维排列的纸张制成标签,比如可选用普通宣纸通过简单裁剪而制成所述标签103;其中,所述标签103还可选用任一种只有在放大拍摄的图像中才能清晰看到细节分布的物品制成标签;其中,所述标签103还可选用任一种具有随机纹理的防伪标签印刷方法制成,如专利201810500380.3公开的一种防伪标识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的标签。步骤S14,流通物品的发送方提取所述标签103的不可伪造特征一106;其中,所述特征一106是通过带放大功能的相机105拍摄的所述标签103的照片;其中,所述特征一106是所述标签103的图像特征;其中,流通物品的发送方还在所述包装容器101的表面标注提取所述特征一106的方法104;其中,标注方法104可使用文字或使用二维码。流通物品的发送方通过流通渠道将所述流通物品发送给接收方,同时采用如图2、图3、图4的任一种方法将所述特征一传输给接收方。如图2所示,流通物品的发送方提取到所述标签103的不可伪造特征一106后,存储并将所述特征一106直接传输给流通物品的接收方,具体说明如下。步骤S21,流通物品的发送方将所述特征一106直接传输给流通物品的接收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包括,流通物品的发送发将所述流通物品放置在包装容器内,接着将所述包装容器封闭,接着向所述包装容器流通物品的地方粘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是带有不可伪造特征的粘贴后揭开不可复原的标签,还包括,1)提取所述标签的不可伪造的特征一,2)向流通物品的接收方传输所述特征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包括,流通物品的发送发将所述流通物品放置在包装容器内,接着将所述包装容器封闭,接着向所述包装容器流通物品的地方粘贴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是带有不可伪造特征的粘贴后揭开不可复原的标签,还包括,1)提取所述标签的不可伪造的特征一,2)向流通物品的接收方传输所述特征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一可以是通过带放大功能的相机拍摄的照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可以是在放大拍摄的条件下可分辨纹理的防伪标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通物品的包装容器的防拆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将所述特征一上传中心服务器,并通过网络访问地址(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昔恩
申请(专利权)人:程昔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