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756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固定插接在外套管内,且内套管的底端通过连接板与外套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套管内设有电极头,电极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和内套管的侧壁延伸至内套管的内部,通过撑杆、转动杆和螺栓保证起搏电极以较小的体积进入静脉,又能保证锚固能够与肌小梁稳固连接,将外套管伸入心脏内,旋转转动杆,带动密封板转动,带动螺栓旋转前移,推动推板右移,挤压撑杆推动锚固张开,将肌小梁钳住稳定后,抽出转动杆,可保证伸入的管道由直线状变成J型,与心脏更好的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
技术介绍
心脏起搏电极多采用J型翼状电极钩挂在右心耳部位,通常采用被动固定电极植入心内膜,钳入肌小梁中而起到固定作用,因具有到位容易,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等优点,所以一直是心房起搏植入时最常用的电极,电极的被动固定装置使得电极导线的直径加大,需要较粗的输送鞘管,如果患者的入路静脉较细,从一条静脉中又需要插入两根或更多的电极导线,被动电极导线有其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固定插接在外套管内,且内套管的底端通过连接板与外套管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一端位于外套管的外部,且电极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线的一端,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板和内套管的侧壁并延伸至内套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电极;所述内套管内活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叶,所述内套管的内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包括外套管(1)和内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2)固定插接在外套管(1)内,且内套管(2)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2)与外套管(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极头(3),所述电极头(3)的一端位于外套管(1)的外部,且电极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线(4)的一端,所述导线(4)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板(12)和内套管(2)的侧壁并延伸至内套管(2)的内部,所述内套管(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电极(11);所述内套管(2)内活动插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叶(15),所述内套管(2)的内部设有密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起搏器起搏电极,包括外套管(1)和内套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2)固定插接在外套管(1)内,且内套管(2)的底端通过连接板(12)与外套管(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外套管(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极头(3),所述电极头(3)的一端位于外套管(1)的外部,且电极头(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线(4)的一端,所述导线(4)的另一端依次贯穿连接板(12)和内套管(2)的侧壁并延伸至内套管(2)的内部,所述内套管(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电极(11);所述内套管(2)内活动插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叶(15),所述内套管(2)的内部设有密封板(14),所述密封板(14)上固定套接有硅胶圈(16),且硅胶圈(16)与内套管(2)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密封板(14)靠近转动杆(9)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第二齿叶(15)相匹配的第一齿叶(13),所述密封板(14)远离转动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