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695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煎煮效率低、煎煮时不易掌握煎煮火候而降低煎煮液品质及在煎煮过程中不能收集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分离罐,管壳式冷凝器,馏分收集器,蒸汽发生器,PLC电控柜,分离罐主体,分离罐盖,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凸起,超声波换能器,煎煮液排出管,蒸汽排出管,蒸汽进管,溶媒进管,馏分管道,蒸汽出口,补水口,蒸汽管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电磁阀,第一、第二和第三流量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煎煮效率高,煎煮时可自动控制煎煮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中药材在煎煮时煎煮液的品质,同时还能对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进行收集,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在生产中成药时,一般要将中药材在溶媒中进行煎煮,以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大锅对中药材进行煎煮,煎煮效率低,且在煎煮过程中不易掌握火候,往往会因为煎煮温度过高导致煎煮过度,或因为煎煮温度过低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而影响煎煮液的品质;同时,现有技术在煎煮时中药材中有效的挥发成分会随着煎煮的水蒸气一起挥发出而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煎煮效率低、煎煮时不易掌握煎煮火候而降低煎煮液品质、以及在煎煮过程中不能收集中药材中的有效挥发成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包括分离罐、管壳式冷凝器、馏分收集器、蒸汽发生器、以及PLC电控柜,所述分离罐包括顶部开口的分离罐主体、以及可密封盖接于所述分离罐主体顶部开口上的分离罐盖,所述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1)、管壳式冷凝器(2)、馏分收集器(3)、蒸汽发生器(4)、以及PLC电控柜(17),所述分离罐(1)包括顶部开口的分离罐主体(5)、以及可密封盖接于所述分离罐主体(5)顶部开口上的分离罐盖(6),所述分离罐盖(6)的底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分离罐主体(5)内底部中央设有半球体形凸起(11),并且所述凸起(11)的顶部设有超声波换能器(12),所述分离罐主体(5)底部设有煎煮液排出管(27),所述分离罐主体(5)的罐壁为密封双层结构,并且在该密封双层结构的罐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罐壁的内腔相连通的蒸汽排出管(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煎煮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罐(1)、管壳式冷凝器(2)、馏分收集器(3)、蒸汽发生器(4)、以及PLC电控柜(17),所述分离罐(1)包括顶部开口的分离罐主体(5)、以及可密封盖接于所述分离罐主体(5)顶部开口上的分离罐盖(6),所述分离罐盖(6)的底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7)和温度传感器(8),所述分离罐主体(5)内底部中央设有半球体形凸起(11),并且所述凸起(11)的顶部设有超声波换能器(12),所述分离罐主体(5)底部设有煎煮液排出管(27),所述分离罐主体(5)的罐壁为密封双层结构,并且在该密封双层结构的罐壁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罐壁的内腔相连通的蒸汽排出管(9)和蒸汽进管(10),所述分离罐盖(6)上设有溶媒进管(25),所述分离罐盖(6)顶部通过分离管道(13)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2)的壳程进口连接,所述馏分收集器(3)通过馏分管道(14)与所述管壳式冷凝器(2)的壳程出口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4)上设有蒸汽出口和补水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15)与所述蒸汽进管(10)连接,所述补水口通过补水管(16)与洁净冷水源连接,所述管壳式冷凝器(2)的管程连接在所述补水管(16)上;所述蒸汽排出管(9)、所述馏分管道(14)、所述蒸汽管道(15)、所述补水管(16)和所述煎煮液排出管(27)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19)、第三电磁阀(20)、第四电磁阀(21)和第五电磁阀(31),所述蒸汽进管(10)、所述分离管道(13)和所述溶媒进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