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683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子弹体、冲击头和壳前盖,所述壳前盖设在手柄外壳的前端,所述冲击头设在壳前盖内,所述子弹体设在手柄外壳的弹道内,并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对冲击头进行冲击,所述冲击头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一个缓冲套环和至少两个第一O型圈,所述缓冲套环套设在冲击头上,所述缓冲套环围绕冲击头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环状沟槽,所述各第一O型圈分别套在各第一环状沟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子弹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波能最大程度地传递到冲击头上;并且通过缓冲结构减轻子弹体压力,大大提升子弹体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手柄中冲击头都是采用O型圈密封变形。设备工作时子弹体打冲击头上由于原有设计是通过O型圈变形位移从而传递冲击波能量,那么大量能量会被子弹体和O型圈吸收,导致影响子弹体寿命和冲击波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使子弹体在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波能最大程度地传递到冲击头上;并且通过缓冲结构减轻子弹体压力,大大提升子弹体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子弹体、冲击头和壳前盖,所述壳前盖设在手柄外壳的前端,所述冲击头设在壳前盖内,所述子弹体设在手柄外壳的弹道内,并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对冲击头进行冲击,所述冲击头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一个缓冲套环和至少两个第一O型圈,所述缓冲套环套设在冲击头上,所述缓冲套环围绕冲击头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环状沟槽,所述各第一O型圈分别套在各第一环状沟槽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子弹体在压缩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1),子弹体(2)、冲击头(3)和壳前盖(4),所述壳前盖(4)设在手柄外壳(1)的前端,所述冲击头(3)设在壳前盖(4)内,所述子弹体(2)设在手柄外壳(1)的弹道内,并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对冲击头(31)进行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3)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一个缓冲套环(5)和至少两个第一O型圈(6),所述缓冲套环(5)套设在冲击头上,所述缓冲套环(5)围绕冲击头(3)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环状沟槽(51),所述各第一O型圈(6)分别套在各第一环状沟槽(5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1),子弹体(2)、冲击头(3)和壳前盖(4),所述壳前盖(4)设在手柄外壳(1)的前端,所述冲击头(3)设在壳前盖(4)内,所述子弹体(2)设在手柄外壳(1)的弹道内,并通过压缩空气驱动对冲击头(31)进行冲击,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3)上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一个缓冲套环(5)和至少两个第一O型圈(6),所述缓冲套环(5)套设在冲击头上,所述缓冲套环(5)围绕冲击头(3)的圆周方向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环状沟槽(51),所述各第一O型圈(6)分别套在各第一环状沟槽(5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环(7),所述壳前盖(4)通过转接环(7)与手柄外壳(1)的前端连接,所述缓冲套环(5)的一端与所述转接环(7)内部过盈配合,所述缓冲套环(5)的另一端与壳前盖(4)内部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第一环状沟槽(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环状沟槽(51)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冲击头缓冲结构的气压弹道式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军张大春李刚潘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