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瘘脉压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58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瘘脉压带,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两端具有对应匹配的连接扣结构,所述基体层的中部具有对应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区,所述压迫区为充气结构、连接有气囊,所述压迫区的充气结构划分为多个相互紧贴的充气单元,相邻充气单元之间以通气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内瘘穿刺部位轻松、稳定地实现适力压迫止血,既能确保压迫效果,同时又能避免因压迫过凝血而导致血栓问题的产生,可靠、实用。

A pulse compression band for internal fistu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fistula pulse compression band, which comprises a base layer. The two ends of the base layer have corresponding matching connection buckle structure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ase layer has a compression zone corresponding to the hemostatic part of the patient's internal fistula. The compression zone is an inflatable structur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n air bag. The inflatable structure of the compression zon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close inflatable units and adjacent inflatable units. They are connected by air vents.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and steadily realize proper pressure hemostasis on the puncture site of internal fistula, which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compression effect, but also avoid thrombosis caused by compression and coagulation, and is reliable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瘘脉压带
本技术涉及压脉带,具体是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脉压带。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在每次的血液透析治疗中,需要在患者肢体的内瘘部位进行穿刺透析治疗,完毕下机后就要对患者内瘘的穿刺部位进行按压,以实现凝血、防止异常渗血。动静脉内瘘的穿刺部位的按压是通过脉压带实现的。为了确保脉压带对内瘘穿刺部位的按压效果,内瘘用的脉压带通常会设有充气压迫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处压迫止血带”(公开号CN206548570,公开日2017年10月13日)、“血管动静脉内瘘专用止血带”(公开号CN101361669,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这些内瘘脉压带技术的充气压迫结构是以一个单独的冲压腔室连接气囊实现的,其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压迫效果,在较大气压作用下会球状膨胀而使气压过于集中,从而容易对内瘘穿刺部位形成过大的压迫力,进而容易因压迫力过大而导致内瘘穿刺部位过血凝的血栓失功问题,不易轻松、稳定的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内瘘治疗的特殊性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内瘘穿刺部位轻松、稳定地实现适力压迫止血,确保压迫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凝血而导致血栓问题产生的内瘘脉压带。本技术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脉压带,包括基体层,所述基体层的两端具有对应匹配的连接扣结构,所述基体层的中部具有对应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区,所述压迫区为充气结构、连接有气囊,所述压迫区的充气结构划分为多个相互紧贴的充气单元,相邻充气单元之间以通气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层的压迫区以缝扎方式阵列排布出多个充气单元,相邻充气单元之间以缝扎线处的缝隙相通。再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层的压迫区为透明结构。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基体层的内侧表面附有可拆卸的止血层,所述止血层对应在基体层的压迫区处。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层的外侧表面连接有至少一个微型振动马达,所述微型振动马达在基体层的布置位置错开压迫区,所述微型振动马达以小振幅、低频率的微振动方式动作。再进一步的,所述微型振动马达为两个,这两个微型振动马达布置在压迫区两侧的基体层上。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基体层的外侧表面设有至少一个U型卡扣。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扣结构主要由基体层两端对应成型的扣环和尼龙粘扣段组成,所述尼龙粘扣段上具有间隔对应排布的尼龙粘扣,所述基体层在周向扣合时,所述尼龙粘扣段的一个尼龙粘扣穿过扣环而与另一个尼龙粘扣粘接。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气囊通过气管与基体层上的压迫区连接。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基体层上连接有压迫警示器和内瘘监测器;所述压迫警示器主要由计时器和渗血感应器组成,所述压迫警示器用于设定压迫时间和/或监测内瘘穿刺点的渗血信息,所述压迫警示器根据实时压迫时间和/或实时渗血量的异常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所述内瘘监测器主要由血流声音感应器组成,所述内瘘监测器用于监测内瘘部位的血流声音信息,所述内瘘监测器根据内瘘部位的实时血流声音异常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将压迫区的充气结构划分为多个相互紧贴、且相邻之间彼此相通的充气单元,在使用过程中使压迫区的各充气单元形成较为均匀的板状膨胀受力,相邻充气单元之间的阻隔间隙小,其能够对内瘘穿刺部位轻松、稳定地实现适力压迫止血,既能确保压迫效果,同时又能避免因压迫过凝血而导致血栓问题的产生,可靠、实用;2.本技术的压迫区划分结构能够稳定地确保各充气单元形成较为均匀的板状膨胀受力,且相邻充气单元之间的阻隔间隙大幅缩小至忽略不计;此外,本技术压迫区的透明结构有利于对压迫止血效果的轻松观察;3.本技术以可反复使用的基体层和可拆卸一次性使用的止血层组合成型,其既能保证每次压迫止血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又能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经济实用;4.本技术在基体层上设置了不影响压迫止血效果的微型振动马达,通过微型振动马达的小振幅、低频率的微振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类似患者反复握拳-放松的活动血管方式,其既能确保压迫效果,同时有效、可靠地防止过凝血而导致的血栓问题产生,进一步增强了其可靠、实用;5.本技术在基体层上设置的U型卡扣,在不影响压迫止血效果的前提下,而能够有利于包括移植血管和其它管线的集中、稳定、有序管理,避免各管线之间及各管线对压迫止血效果的影响,亦能有利于提高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6.本技术的连接扣结构具有操作方便、调整灵活、稳定可靠、通用性好等特点;7.本技术通过压迫警示器和内瘘监测器,可以实现稳定、有效的压迫止血监测,亦还可以用作对内瘘稳定性的监测,功能多样,可靠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图3是图1中的B-B视图。图4是图1中压迫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基体层;2—止血层;3—尼龙粘扣段;4—扣环;5—压迫区;6—微型振动马达;7—U型卡扣;8—气管;9—气囊;10—充气单元。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压脉带,具体是一种动静脉内瘘用的脉压带。下面以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清楚、详细的说明,其中,实施例1结合说明书附图-即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清楚地说明,其它实施例虽未单独绘制附图,但其主体结构仍可参照实施例1的附图。实施例1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基体层1、止血层2、气囊9和微型振动马达6。其中,基体层1以气密性好、有一定弹性的聚合物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等成型,其为一条状物。在基体层1的两端具有对应匹配的连接扣结构,具体的,该连接扣结构主要由基体层1两端对应成型的扣环4和尼龙粘扣段3组成,尼龙粘扣段3上具有间隔对应排布的、带状的尼龙粘扣,基体层1在周向扣合时,尼龙粘扣段3的一个尼龙粘扣-即外侧的尼龙粘扣穿过扣环4而与另一个尼龙粘扣-即内侧的尼龙粘扣粘接。基体层1的中部具有对应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区5,该压迫区5为充气结构、连接有气囊9,具体的,压迫区5以线型缝扎方式矩形阵列排布出多个充气单元10,这些充气单元10以临近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相互紧贴,相邻充气单元10之间以缝扎线处的缝隙-亦即毛细孔相通,在一个充气单元充气的状态下,其它通过其外周的毛细孔而迅速、绵密的弥漫分散,逐个将其它充气单元冲压,最终使整个压迫区形成板状膨胀受力。此外,为了方便观察压迫区5对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止血效果,作为优选考虑,要求基体层1为透明结构,至少是要求基体层1上的压迫区5为透明结构。前述压迫区5两侧的基体层1内侧表面分别设有尼龙粘扣;前述压迫区5两侧的基体层1外侧表面分别设有一个U型卡扣7,要求U型卡扣7的口径匹配于移植血管和/或对应管线-例如下述气管8等的外径,为了保证卡扣的稳固性,要求U型卡扣7具有一定的弹性。止血层2采用医用棉料-例如脱脂棉等成型,为片状或带状结构,要求止血层2的长度大于基体层1上的压迫区5的长度。止血层2以尼龙粘扣连接方式可拆卸的附加在基体层1的内侧表面,使止血层2对应在基体层1的压迫区5处。气囊9通过气管8与基体层1上的压迫区5的至少一个充气单元10连接。微型振动马达6为两个,这两个微型振动马达6布置在压迫区5两侧的基体层1外侧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瘘脉压带,包括基体层(1),所述基体层(1)的两端具有对应匹配的连接扣结构,所述基体层(1)的中部具有对应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区(5),所述压迫区(5)为充气结构、连接有气囊(9),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区(5)的充气结构划分为多个相互紧贴的充气单元(10),相邻充气单元(10)之间以通气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瘘脉压带,包括基体层(1),所述基体层(1)的两端具有对应匹配的连接扣结构,所述基体层(1)的中部具有对应患者内瘘止血部位的压迫区(5),所述压迫区(5)为充气结构、连接有气囊(9),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区(5)的充气结构划分为多个相互紧贴的充气单元(10),相邻充气单元(10)之间以通气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瘘脉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的压迫区(5)以缝扎方式阵列排布出多个充气单元(10),相邻充气单元(10)之间以缝扎线处的缝隙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瘘脉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的压迫区(5)为透明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瘘脉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的内侧表面附有可拆卸的止血层(2),所述止血层(2)对应在基体层(1)的压迫区(5)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内瘘脉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1)的外侧表面连接有至少一个微型振动马达(6),所述微型振动马达(6)在基体层(1)的布置位置错开压迫区(5),所述微型振动马达(6)以小振幅、低频率的微振动方式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内瘘脉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民陈勇熊素华葛亮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