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苑瑜专利>正文

一种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39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旋杆、陶瓷动片和陶瓷定片,其中,阀芯本体包括控制端、进水口和多组出水口,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设于阀芯本体的控制端,陶瓷定片固定设置于阀芯本体的出水口端,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与旋杆驱动连接,旋杆与陶瓷动片同步转动连接,陶瓷动片上设有进水孔,陶瓷定片上设有对应多组出水口的多组出水孔,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驱动旋杆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动片相对陶瓷定片转动,可选择地令其中一组出水口出水。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通过简单按压即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操作简单,且该阀芯结构不受水压高低的影响,切换手感始终保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

A spoo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valve co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ncluding a valve core body, an automatic pen press switching component, a rotary rod, a ceramic movable piece and a ceramic fixed piece. The valve core body includes a control end, a water inlet and a plurality of outlets. The automatic pen press switch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at the control end of the valve core body, the ceramic fixed piece is located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valve core body, and the automatic pen press switching group.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od drive,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ramic movable sheet synchronously, the ceramic movable sheet is equipped with water intake holes, the ceramic fixed sheet is equipped with multiple water outlets corresponding to multiple groups of water outlets, and the automatic pen pressing switch module drives the rotating rod to rotate, thus driving the ceramic movable sheet to rotate relative to the ceramic fixed sheet, and optionally making one group of water outlets. Wit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multi-function switching only by simple pressing,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valve core structur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water pressure, and the switching handle is always in a stable and unchanged st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
技术介绍
传统的水路控制阀芯,多采用旋转式控制,这类结构比较适用于较少功能的切换,比如两功能的切换,而对于功能较多的情况,旋转式控制在操作上显得不是太方便。故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芯,其通过简单按压即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操作简单、手感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阀芯,包括阀芯本体、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旋杆、陶瓷动片和陶瓷定片,其中,阀芯本体包括控制端、进水口和多组出水口,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设于阀芯本体的控制端,陶瓷定片固定设置于阀芯本体的出水口端,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与旋杆驱动连接,旋杆与陶瓷动片同步转动连接,陶瓷动片上设有进水孔,陶瓷定片上设有对应多组出水口的多组出水孔,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驱动旋杆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动片相对陶瓷定片转动,可选择地令其中一组出水口出水。优选地,所述的阀芯本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出水面盖,其中,上壳体与出水面盖分别与下壳体的两端相卡接,下壳体上设有进水口,陶瓷定片与出水面盖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与出水面盖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弹性密封垫相比常规的密封垫较高,受力后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改善按键在切换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并同时具备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的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包括棘爪柱、棘轴和复位弹簧,其中,棘爪柱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的上壳体内,棘轴受棘爪柱驱动可步进式旋转地设于棘爪柱与所述的旋杆之间,旋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棘轴内,且旋杆与棘轴之间设有所述的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依圆心角度均匀设置有4个出水孔,所述的陶瓷动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4个区,其中2个间隔分布的区设进水区,其余2个间隔分布的区设挡水区,按压一次棘爪柱,棘轴旋转角度为90。。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依覆盖的圆心角度均匀分布有两个出水口,所述的陶瓷动片设有一个进水区和一个挡水区,按压一次棘爪柱,棘轴旋转角度为180。或棘轴旋转角度为90。。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4个区,其中2个间隔分布的区分别设有一出水口,其余2个间隔分布的区为盲区,所述的陶瓷动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4个区,其中一个区为进水区,其余为挡水区,按压一次棘爪柱,棘轴旋转角度为90。。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依圆心角度均匀设置有3个出水孔,所述的陶瓷动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3个区,其中一个区为进水区,其余为挡水区,按压一次棘爪柱,棘轴旋转角度为120。或棘轴旋转角度为60。。优选地,所述的陶瓷定片依圆心角度均匀设置有4个出水孔,所述的陶瓷动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4个区,其中一个区为进水区,其余为挡水区,按压一次棘爪柱,棘轴旋转角度为90。或棘轴旋转角度为45。。优选地,所述的阀芯本体上位于进水口处设有滤网。采用上述结构,本专利技术仅需通过简单按压即可实现多种功能切换,操作简单,且该阀芯结构在按压切换过程中,起切换作用的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不与水接触,因其不受水压高低的影响,故切换手感始终保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1中进水区与其中两个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4为图3中棘轴在旋转90。后的剖面状态图。图5为实施例1的定片结构示图。图6为实施例1的动片结构示图。图7为实施例1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8为实施例1的棘轴的外部结构示图。图9为实施例2的进水区与其中一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10为图9中棘轴在旋转90。后的剖面状态图。图11为实施例2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12为实施例2的棘轴的外部结构示图。图13为实施例2的定片结构示图。图14为实施例2的动片结构示图。图15为底部进水的两功能出水阀第一使用状态图。图16为底部进水的两功能出水阀第二使用状态图。图17为底部进水的两功能出水阀定片结构示图。图18为底部进水的两功能出水阀动片结构示图。图19为实施例3的上壳内部结构示图。图20为实施例3在出混合水时的内部结构状态图。图21为实施例3在出单功能水时的棘轴与上壳体的内部配合关系图。图22为实施例3在出混合水时的棘轴与上壳体的内部配合关系图。图23为实施例4进水区与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24为图23中的动片旋转90。后的剖面状态图。图25为实施例4的定片内侧结构示图。图26为实施例4的定片外侧结构示图。图27为实施例4的动片结构示图。图28为实施例4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29为实施例4的棘轴外部结构示图。图30为实施例5的进水区与其中一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31为实施例5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32为实施例5的棘轴外部结构示图。图33为实施例5的动片结构示图。图34为实施例5的定片结构示图。图35为底部进水的三功能出水阀,其进水区与其中一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36为底部进水的三功能出水阀的定片结构示图。图37为底部进水的三功能出水阀的动片结构示图。图38为实施例6出混合水时的内部结构状态图。图39为实施例6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40为实施例7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图41为实施例7的棘轴外部结构示图。图42为实施例7的定片结构示图。图43为实施例7的动片结构示图。图44为底部进水四功能出水阀的定片结构示图。图45为底部进水四功能出水阀的动片结构示图。图46为实施例7的进水区与其中一个出水孔接通时的剖面状态图。图47为实施例8出混合水时的内部结构状态图。图48为实施例8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阀芯的基本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阀芯本体1、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2、旋杆3、陶瓷动片4和陶瓷定片5。其中,阀芯本体1包括控制端11、进水口12和多组出水口,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2设于阀芯本体1的控制端11,陶瓷定片5固定设置于阀芯本体1的出水口端,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2与旋杆3驱动连接,旋杆3与陶瓷动片4同步转动连接,陶瓷动片4上设有进水孔,陶瓷定片5上设有对应多组出水口的多组出水孔,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2驱动旋杆3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动片4相对陶瓷定片5转动,可选择地令其中一组出水口出水。具体地,阀芯本体1包括上壳体101、下壳体102及出水面盖103,其中,上壳体101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1001,且每两个齿槽1001之间通过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导引面1002连接,上壳体101外表面与出水面盖103分别设有第一卡扣1011和第二卡扣1031,下壳体102的侧壁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021和第二卡槽1022,上壳体101与出水面盖103分别通过第一卡扣1011和第二卡扣1031与下壳体102的第一卡槽1021和第二卡槽1022相卡接。下壳体102上设有若干所述的进水口12,阀芯本体1上位于进水口12处设有滤网7。陶瓷定片5与出水面盖103固定连接,且陶瓷定片5与出水面盖103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6。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2包括棘爪柱21、棘轴22和复位弹簧23,其中,棘爪柱21的外表面呈圆周均匀分布有棘齿211,利用棘齿211与齿槽1001间的配合,棘爪柱2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上壳体101内,且其操作部212从上壳体101穿出。棘轴22上设有斜齿221,斜齿221具有与棘爪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旋杆、陶瓷动片和陶瓷定片,其中,阀芯本体包括控制端、进水口和多组出水口,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设于阀芯本体的控制端,陶瓷定片固定设置于阀芯本体的出水口端,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与旋杆驱动连接,旋杆与陶瓷动片同步转动连接,陶瓷动片上设有进水孔,陶瓷定片上设有对应多组出水口的多组出水孔,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驱动旋杆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动片相对陶瓷定片转动,可选择地令其中一组出水口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旋杆、陶瓷动片和陶瓷定片,其中,阀芯本体包括控制端、进水口和多组出水口,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设于阀芯本体的控制端,陶瓷定片固定设置于阀芯本体的出水口端,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与旋杆驱动连接,旋杆与陶瓷动片同步转动连接,陶瓷动片上设有进水孔,陶瓷定片上设有对应多组出水口的多组出水孔,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驱动旋杆转动,从而带动陶瓷动片相对陶瓷定片转动,可选择地令其中一组出水口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本体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及出水面盖,其中,上壳体与出水面盖分别与下壳体的两端相卡接,下壳体上设有进水口,陶瓷定片与出水面盖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定片与出水面盖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垫。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笔按压切换组件包括棘爪柱、棘轴和复位弹簧,其中,棘爪柱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的上壳体内,棘轴受棘爪柱驱动可步进式旋转地设于棘爪柱与所述的旋杆之间,旋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棘轴内,且旋杆与棘轴之间设有所述的复位弹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定片依圆心角度均匀设置有4个出水孔,所述的陶瓷动片依圆心角度均分为4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镫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苑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