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331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中铺设的盾构管片处的封堵模板,设置在封堵模板下后方处的模板竖向背楞件,为模板拼接之间及模板与竖向背楞件之间连接用连接销和3件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其中:封堵模板分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和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3件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的底部均设置在地面,其顶部分别支撑于竖向背楞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封堵模板施工时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完全依赖隧道内特有环境即可完成施工,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可实现30‑50分钟内完成模板拼装与支护,标准矩形模板和非标准弧形模板可以保证模板与盾构管片内壁的严密性的有益效果。

A component used to prevent leakage at shield segment of shield tun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nent for preventing leakage at shield segment of a shield tunnel, including a sealing template set at shield segment laid in the tunnel, a vertical back corrugated plate set at the back of the sealing template, a connecting pin and three telescopic oblique supporting triangles used for connecting between template splicing and between template and vertical back corrugated piece, in which the sealing templat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or standard rectangular frame steel formwork and non-standard arc steel formwork, the bottom of three telescopic oblique supporting triangular frames are all set on the ground, and the top part is supported o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vertical back corrugates respectively. The plugging formwork construction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need any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can be completed completely depending on the unique environment in the tunnel. The telescopic obliquely supported triangular frame can complete the assembly and support of formwork within 30 to 50 minutes. The standard rectangular formwork and the non-standard arc formwork can ensur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tightness of the formwork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ield seg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属于盾构隧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地铁的大规模建设,盾构法隧道已经得到了普遍推广。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该法是将盾构掘进机在地中推进,掘进机的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挖掘,在掘进的同时,铺设盾构管片。在松软含水地层修建埋深较大的断面为圆形的长隧道。地铁隧道投入使用后,如果在位于盾构管片的接缝处,注浆孔处和盾构管片自身的小裂缝处而发生漏水问题,且漏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就会影响到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市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盾构隧道漏水是一种盾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修建地铁工程技术人员对此质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设计了防漏水措施。现有技术中,防漏水措施的方法有:1、预制管片拼装衬砌混凝土、管片防水涂层、管片接缝防水和做二次衬砌等。其中预制管片拼装衬砌混凝土,由于拼装过程控制不当,会造成隧道漏水。一般采用木模板封堵预制管片处,即将由主楞骨及次楞骨组成的木模板,木模板在盾构隧道现场中进行量尺切割,而后封堵于预制管片处。所述木模板封堵存在以下缺陷:1)木模板在现场进行测量和拼接,需耗用很多时间,且封堵密实性差;2、由主楞骨及次楞骨组成的木模板,其主楞骨及次楞骨采用方木形式用钉子固定组成的木模板固定件,但固定件牢固程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3、架体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扣件进行连接,施工较繁琐。由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盾构隧道漏水问题。如何选用经济、安全可靠的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盾构隧道漏水问题,成为盾构隧道技术业界工程技术人员极其关注的问题,亦是盾构隧道施工工程技术人员亟待开发和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出一种用于防止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封堵模板,模板竖向背楞件,连接销和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其中:封堵模板,其设置在隧道中铺设的盾构管片处;模板竖向背楞件,其为封堵模板的受力主楞骨,其设置在封堵模板下后方处,以支撑封堵模板的稳定性;连接销,为封堵模板拼接之间用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固定,亦为封堵模板与模板竖向背楞件之间的连接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固定;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共设计3件,即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所述3件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其顶部和底部设置位置分别为:1号伸缩式斜向支撑架体,其顶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上部,底部固定在地面,2号伸缩式斜向支撑,其顶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中部,底部固定在地面,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其顶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下部,底部固定在地面;上述构件解决了盾构管片处渗漏水问题,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理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包括封堵模板,模板竖向背楞件,连接销和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其中:封堵模板,其设置在隧道中铺设的盾构管片处,其外形结构形状分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和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模板竖向背楞件,其为封堵模板的受力主楞骨,其设置在封堵模板下后方处,以支撑封堵模板的稳定性;连接销,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拼接之间用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固定,亦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与模板竖向背楞件之间的连接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固定;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共设计3件,所述设计3件,分别为1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2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所述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其底部均固定在地面上,其顶部分别支撑在支撑模板竖向背楞件的不同位置上: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的顶部,分别支撑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的上部、中部及下部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的支撑点上;所述封堵模板,模板竖向背楞件和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的结构,分别如下:封堵模板的结构其外形结构分为拼装的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和拼装的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其中: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其外形结构呈长方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外框和设置于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内的60*60*6角钢强筋以及角钢强筋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模板之间用的连接孔组成;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其外形结构呈四边形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外框和设置于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内的60*60*6角钢强筋以及角钢强筋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接模板用的连接孔组成;模板竖向背楞件的结构为封堵模板受力主楞骨,由#18A槽钢制成成型,所述模板竖向背楞件共设计两件,其之间采用专用卡具进行固定,主楞骨共设计5道,5道楞骨的长度分别为:一道长度为4800mm、两道长度分别为4500mm、两道长度为4000mm,宽度为180mm,槽深70mm和壁厚为9mm,槽钢腹部处每间距100mm处设有为支撑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的3个支撑点及2件模板竖向背楞件拼装用的连接孔,每两个排列的模板竖向背楞的间距为900mm;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的结构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共设计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均由内管体和外管体构成,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的结构,分别如下:所述内管体,其顶部设有为用于连接模板竖向背楞件的旋转式U型接头,沿内管体上每每间距100mm处,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外管体用的通孔;所述外管体,沿其上每间距100mm处,设有与相对应于内管体的通孔的外管体的通孔;所述内管体,其底端插入外管体顶部内后,通过连接插销插入内管体的通孔和外管体的通孔内,使内管体与外管体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管体底部,通过其底部设有的固定件连接与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其中:位于内管体上设有旋转式U型接头的下方处,位于外管体上设有的固定件处上方,均设有用于调节斜向支撑长度以及对斜支撑受力起到紧固作用的调节螺栓。所述外管体,其管径为60mm,壁厚3mm,所述外管体,共设计5件,根据不同长度的模板竖向背楞件,5件外管体的长度分别设计为3000mm、2000mm、1500mm。所述内管体,其管径48mm,壁厚3.2mm,所述内管体,共设计5件,根据不同长度的模板竖向背楞件,5件内管体的长度分别设计为3500mm、3000mm、2500mm。所述专用卡具,其结构由铆钉和斜销组成。所述专用卡具,其结构由拉钩螺栓和螺母组成。所述专用卡具,其结构由M18螺栓与直径30mm长度50mm卡箍组成。所述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与模板竖向背楞件的连接件为由拉钩螺栓和螺母组成的专用卡具。优点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优点:安全可靠、提高工效,节约工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比传统封堵方式更容易操作、坚固耐用等优点有益效果1)封堵模板具有模块化、标准化、轻量化等特点,可单人进行运输,模板拼装方便、快捷,实现施工时不需要任何机械设备、不需要用电,完全依赖隧道内特有环境即可完成施工。2)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为一种便捷、牢固的架体支撑体系,在应急抢险过程中,可实现30-50分钟以内完成模板拼装与支护,且满足隧道内混凝土浇筑的要求,三角式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封堵模板(3),模板竖向背楞件(4),连接销(5)和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其中:封堵模板(3),其设置在隧道中铺设的盾构管片(2)处,其外形结构形状分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和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3‑2);模板竖向背楞件(4),其为封堵模板(3)的受力主楞骨,其设置在封堵模板(3)下后方处,以支撑封堵模板(3)的稳定性;连接销(5),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拼接之间用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7)固定,封堵模板(3)与竖向背楞(4)通过专用卡具(8)固定;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共设计3件,所述设计3件,分别为1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2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2)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3),所述3件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其底部均固定在地面上,其顶部分别支撑在支撑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不同位置上: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的顶部,分别支撑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上部、中部及下部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的支撑点(4‑2,4‑3和4‑4)上;所述封堵模板(3),模板竖向背楞件(4)和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的结构,分别如下:封堵模板(3)的结构其外形结构分为拼装的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和拼装的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3‑2),其中: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其外形结构呈长方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3‑1‑1),外框(3‑1‑2)和设置于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内的60*60*6角钢强筋(3‑1‑3)以及角钢强筋(3‑1‑3)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模板(3‑1)之间用的连接孔(3‑1‑4)组成;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3‑2),其外形结构呈四边形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3‑2‑1),外框(3‑2‑2)和设置于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3‑2)内的60*60*6角钢强筋(3‑2‑3)以及角钢强筋(3‑2‑3)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接模板(3‑2)用的连接孔(3‑2‑4)组成;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结构为封堵模板(3)受力主楞骨,由#18A槽钢制成成型,所述模板竖向背楞件(4)共设计两件,其之间采用专用卡具(4‑5)进行固定,主楞骨共设计5道,5道楞骨的长度分别为:一道长度为4800mm、两道长度分别为4500mm、两道长度为4000mm,宽度为180mm,槽深70mm和壁厚为9mm,槽钢腹部处每间距100mm处设有为支撑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的3个支撑点(4‑2,4‑3和4‑4)及2件模板竖向背楞件(4)拼装用的连接孔(4‑1),每两个排列的模板竖向背楞(4)的间距为900mm;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的结构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共设计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其结构均由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构成,所述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的结构,分别如下:所述内管体(6‑4),其顶部设有为用于连接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旋转式U型接头(10),沿内管体(6‑4)上每间距100mm处,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外管(6‑5)用的内管体的通孔(6‑6);所述外管体(6‑5),沿其上每间距100mm处,设有与相对应于内管体(6‑4)的内管体的通孔(6‑6)的外管体的通孔(6‑6‑1);所述内管体(6‑4),其底端插入外管体(6‑5)顶部内后,通过连接销(11)插入外管体的通孔(6‑6‑1)内,使内管体(6‑4)与外管体(6‑5)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外管体(6‑5)底部,通过其底部设有的固定件(12)连接与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其中:位于内管体(6‑4)上设有旋转式U型接头(10)的下方处,位于外管体(6‑5)上设有的固定件(12)处上方,均设有用于紧固内管体(6‑4)和外管体(6‑5)的调节螺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盾构隧道之盾构管片处漏水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封堵模板(3),模板竖向背楞件(4),连接销(5)和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其中:封堵模板(3),其设置在隧道中铺设的盾构管片(2)处,其外形结构形状分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和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3-2);模板竖向背楞件(4),其为封堵模板(3)的受力主楞骨,其设置在封堵模板(3)下后方处,以支撑封堵模板(3)的稳定性;连接销(5),为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拼接之间用的连接件并通过专用卡具(7)固定,封堵模板(3)与竖向背楞(4)通过专用卡具(8)固定;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共设计3件,所述设计3件,分别为1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2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2)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3),所述3件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其底部均固定在地面上,其顶部分别支撑在支撑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不同位置上:1号,2号和3号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的顶部,分别支撑在设置在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上部、中部及下部的第1个,第2个和第3个的支撑点(4-2,4-3和4-4)上;所述封堵模板(3),模板竖向背楞件(4)和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的结构,分别如下:封堵模板(3)的结构其外形结构分为拼装的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和拼装的非标准弧形钢材模板(3-2),其中: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其外形结构呈长方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3-1-1),外框(3-1-2)和设置于标准矩形框式钢材模板(3-1)内的60*60*6角钢强筋(3-1-3)以及角钢强筋(3-1-3)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模板(3-1)之间用的连接孔(3-1-4)组成;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3-2),其外形结构呈四边形状,由钢材质为6mm钢板的面板(3-2-1),外框(3-2-2)和设置于非标准弧形框式钢材模板(3-2)内的60*60*6角钢强筋(3-2-3)以及角钢强筋(3-2-3)每间距300mm处设有为连接模板(3-2)用的连接孔(3-2-4)组成;模板竖向背楞件(4)的结构为封堵模板(3)受力主楞骨,由#18A槽钢制成成型,所述模板竖向背楞件(4)共设计两件,其之间采用专用卡具(4-5)进行固定,主楞骨共设计5道,5道楞骨的长度分别为:一道长度为4800mm、两道长度分别为4500mm、两道长度为4000mm,宽度为180mm,槽深70mm和壁厚为9mm,槽钢腹部处每间距100mm处设有为支撑伸缩式斜向支撑三角架体(6-1,6-2和6-3)的3个支撑点(4-2,4-3和4-4)及2件模板竖向背楞件(4)拼装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军强张俊峰胡金胜陈昊张旭张学顺王宇冯旭东吕晓光赵宝焘蔡浩昇高轩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