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24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管拉头,包括上板及固定于上板的下板,上板呈圆弧形,下板呈圆弧形,上板与下板之间存在夹缝,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圆管拉头沿布带滑动,上板与下板之间形成内腔,内腔呈圆形。通过圆弧形上下板设计,使拉头呈圆管状,使客户使用时选择范围大,款式丰富,并且对应的链齿最厚处在拉链正中心且厚度刚好为圆形内腔的直径,链齿比现在市场上的厚,扣位处强度大且不易爆链,增大了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A Pipe Pu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ircular pipe pull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fixed on the upper plate. The upper plate is circular and the lower plate is circular.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The width of the gap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belt so that the circular pipe puller can slide along the belt. An inner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and the inner cavity is circular. Through the circular arc upper and lower plate design, the zipper is round and tubular, so that customers can choose a wide range of styl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in teeth are the thickest in the center of the zipper and the thickness is just the diameter of the circular cavity. The chain teeth are thicker than the ones on the market now, the strength of the fastener is large and the chain is not easy to explode, which increase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管拉头
本技术涉及拉链,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管拉头及制作该圆管拉头的模具。
技术介绍
各种服装、鞋、包中拉链被广泛运用,拉链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头来回穿插达到闭合的效果。拉头由于体积小、结构精巧,在制造时一般采用模具制造。现有的拉头模具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拉头模具制造的拉头外形的上下板面皆为平面,并且拉头内部结构也采用平板式模芯,导致拉头的形状都为传统的扁平状。用户使用时选择范围小、款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状为圆管形的圆管拉头及制作该圆管拉头的圆管拉头模具。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圆管拉头,包括上板及固定于所述上板的下板,所述上板呈圆弧形,所述下板呈圆弧形,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存在夹缝,所述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所述圆管拉头沿所述布带滑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呈圆形。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内壁设有齿,所述内腔内部的空隙宽度从所述夹缝处至圆心处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直径与链齿的最大厚度相等。一种圆管拉头模具,包括前模、后模、镶件、第一模芯及两第二模芯,所述后模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有型腔,所述第一模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型腔为半圆管形,所述第一模芯的端部位于所述型腔中形成圆管拉头腔,所述后模包括后模靠边,两所述第二模芯滑动安装于所述后模靠边,两所述第二模芯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镶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前模,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后,所述镶件插入所述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芯包括啮合口模芯及导入口模芯,所述啮合口模芯及所述导入口模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所述啮合口模芯端部设有啮合块,所述导入口模芯端部设有导入块,所述啮合块及所述导入块位于所述型腔中。进一步地,所述啮合块位于所述导入块中间。进一步地,所述间隙与所述圆管拉头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前模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间隙连通。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圆管拉头模具上板呈圆弧形,下板呈圆弧形,上板与下板之间存在夹缝,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圆管拉头沿布带滑动,上板与下板之间形成内腔,内腔呈圆形。通过圆弧形上下板设计,使拉头呈圆管状,使客户使用时选择范围大,款式丰富,并且对应的链齿最厚处在拉链正中心且厚度刚好为圆形内腔的直径,链齿比现在市场上的厚,扣位处强度大且不易爆链,增大了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涉及制造上述圆管拉头的圆管拉头模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圆管拉头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圆管拉头模具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3为图2圆管拉头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圆管拉头模具的第一抽芯的一立体图;图5为图2圆管拉头模具的前模与镶件的组装图;图6为图2圆管拉头模具的开模过程示意图;图7为图2圆管拉头模具的另一开模过程示意图。图中:100、圆管拉头;10、上板;20、下板;30、内腔;200、圆管拉头模具;210、后模;211、后模靠边;212、滑槽;213、型腔;220、前模;221、喷嘴;230、镶件;231、头部;240、第一模芯;241、啮合口模芯;242、啮合块;243、导入口模芯;244、导入块;250、第二模芯;251、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圆管拉头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圆管拉头100包括上板10及下板20。上板10呈圆弧形,下板20呈圆弧形。下板20与上板10固定连接。上板10与下板20之间的边缘处形成夹缝。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圆管拉头100沿布带滑动。上板10与下板20之间形成内腔30,内腔30呈圆形。内腔30的内壁设有齿,内腔30内部的空隙宽度从夹缝处至圆心处逐渐增大。对应上述圆管拉头100使用的链齿厚度比现在市场上的厚,并且大致呈圆形。内腔30的直径与链齿的最大厚度相等。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7,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上述圆管拉头100的圆管拉头模具200,圆管拉头模具200包括后模210、前模220、若干镶件230、第一模芯240、两第二模芯250。后模210设有若干滑槽212。每一滑槽212设有型腔213。型腔213呈半圆管形。后模210还包括后模靠边211。前模220设有喷嘴221。每一镶件230包括头部231。第一模芯240包括啮合口模芯241及导入口模芯243。啮合口模芯241包括啮合块242。导入口模芯243包括导入块244。组装圆管拉头模具200时,啮合口模芯241及导入口模芯243滑动安装于滑槽212。啮合块242及导入块244位于型腔213中。啮合块242位于导入块244中间并与型腔213形成圆管拉头腔。两第二模芯250滑动安装于后模靠边211。当两第二模芯250安装完成后,两第二模芯250之间形成间隙251。间隙251与圆管拉头腔连通。每一镶件230一端固定于前模220。当前模220与后模210合模后,镶件230的头部231插入间隙251中。此时喷嘴221与间隙251连通。使用圆管拉头模具200制作圆管拉头100时,通过喷嘴221注入液态材料进行压铸。压铸完成后,首先用常规斜度滑块将两第二模芯250抽离至啮合口模芯241及导入口模芯243活动范围外的安全位置。因为两第二模芯250活动时,啮合口模芯241及导入口模芯243不能活动,否则会产生干涉从而导致拉坏。两第二模芯250抽开后,啮合口模芯241及导入口模芯243抽开产品位置和进出料口位置。最后圆管拉头100成型后,圆管拉头100连同进出料由后模210中心顶针顶出。通过圆弧形上下板设计,使拉头呈圆管状,使客户使用时选择范围大,款式丰富,并且对应的链齿最厚处在拉链正中心且厚度刚好为圆形内腔的直径,链齿比现在市场上的厚,扣位处强度大且不易爆链,增大了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管拉头,包括上板及固定于所述上板的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呈圆弧形,所述下板呈圆弧形,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存在夹缝,所述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所述圆管拉头沿所述布带滑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呈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拉头,包括上板及固定于所述上板的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呈圆弧形,所述下板呈圆弧形,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存在夹缝,所述夹缝的宽度大于布带厚度以便于所述圆管拉头沿所述布带滑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形成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川韩生平杨道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和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