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盗锁,特别是利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防盗锁及钥匙的技术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永久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从而提供一种用滑动永磁体代替市售弹子锁中的金属弹子,用带有永久磁铁的“钥匙”,借助于钥匙磁铁与锁中滑动磁铁相斥或相吸,将锁打开或关闭。由于该锁无钥匙孔,完全避免了弹子锁的缺点;另外,磁铁被完全封在锁或钥匙内,外面看不到它们的排列状况,所以该锁有更强的隐蔽性;又由于该锁无锁孔及转动部件,它更容易被残疾人和儿童接受。(*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盗锁,特别是利用磁性材料制做的防盗锁及钥匙的
目前市场上的弹子防盗锁是在锁体内装有金属弹子并在锁体上留有一个钥匙孔,以便用钥匙插进去转动。当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弹子离开锁把,锁把呈自由状态时将锁打开。这样的锁有下列缺点(1)钥匙孔能进去水,尤其暴露在外时,进去雨水和异物致锁失灵;(2)防盗性能差,由于窃贼可以用单齿钥匙摸清弹子位置后,再复制钥匙,将锁打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利用永久磁铁N.S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磁性防盗锁,该锁用滑动永磁体代替市售弹子锁中的金属弹子,用带有永久磁铁的“钥匙”,借助于其中的磁铁与锁中滑动磁铁的相斥或相吸,将锁打开或关闭。因为该锁无钥匙孔,完全避免了弹子锁的缺点。由于滑动磁铁有NS两极,以及它们完全被封藏在锁及钥匙中,肉眼不可能看见它们的位置。所以磁性锁有更强的隐蔽性,不易仿造和随意打开。无锁眼及转动部件使磁性锁更容易为残疾人和儿童接受。附图说明图1是磁性防盗锁结构示意图。图2是锁内永磁体排列方式说明图。图1的图面说明如下(1)钥匙体 (2)滑动永磁体 (3)锁体(锁壳) (4)锁把(锁舌)(5)锁面板 (6)钥匙永磁体 (7)滑道 (22)通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锁体(3)内开有通道(22)和滑道(7)。通道内分别装有滑动永磁体(2)若干块,但不得少于2,通道数与滑动永磁体数大致相等。磁块排列可以为一排,也可以为若干排,每排上的磁块可以是二块,也可以是几块,对双面开的锁,每一排中的磁块极性排列可以有2n-1种排列形式,对只有一面能开的锁有2n种排列形式,其中n为磁块数。锁体(3)可以用金属,塑料、胶木、铜、无磁不锈钢、尼龙等材料做成园形,方形,长方形等空心壳体,锁体(3)上装有用金属材料做的锁把(4),锁把(4)端部插在与通道(22)局部垂直相交的滑道(7)中,当锁关闭时,永磁体(2)在通道(22)和滑道(7)交叉处将锁把(4)卡住。锁面板(5)上做有记号,便于户主开锁。钥匙大小与锁面板一样,也可以略有差别,它也是由金属,塑料材料做成空心钥匙体(1)。在钥匙体(1)内封入永久磁体(6),其封入永久磁体(6)的块数与锁体(3)内滑动永磁体的块数相同,并且极性相对应,以及磁体(6)之间距离与锁内磁体(2)之间距离相等。如图一所示的状态下,左侧锁内滑动永磁块(2)因锁外钥匙永磁体(6)相吸引沿锁体内特定通道向下靠拢(见图1),将(4)锁住。同理,右侧锁内永磁体则因排斥力作用沿锁体(3)内特定通道向上运动将(4)锁住。当外面钥匙上下翻转180°时,把钥匙上的记号与锁上记号对齐,锁体(3)内左侧永磁体沿原通道向上运动,右侧永磁体沿原通道向下运动,整个锁呈打开状态,即可将锁把(4)沿滑道(7)从锁体(3)上取下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2面开的锁,即用一把钥匙可以分别在锁两面将锁打开。由于永磁体有NS两极,所以锁从正面看去永磁体排列情况恰好与从反面看去永磁体排列位置一样,极性相反。所以有N个滑动永磁体在锁内排列方式将有2n-1种。现举n=3为例,排列在图2中,总排列数为2n-1=23-1=4种方式。锁内滑动永磁体特定通道的设置是本专利技术一大特征,特定通道的设置方向有两种,一是从正面进入锁体,一是从反面进入锁体,其进入锁体的深度为D= (L)/2 + (l)/2 ,D为深度,L为锁厚,l为滑动磁体长度,当锁关闭时,所有滑动永磁体均向中心线L/2靠拢(见图一)。当锁被开启时,所有滑动永磁体都离开中心线L/2向两侧运动,使锁把(4)呈自由态。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叙述实施例1按图1所示制做一把方锁,用胶木制成60×50×25锁体(3),用黄铜做锁把(4),用印刷电路板作钥匙体(1),钥匙尺寸为60×50×5mm,锁体(3)内钕铁硼永磁体尺寸为φ3×8mm,钥匙用钕铁硼永磁体尺寸为φ12×1mm分别放在通道(22)中,永磁体在锁体(3)内为N.N(正面)排列,钥匙体(1)内NS排列。这种锁体(3)内两块磁体排列方式只能有N.N方式,N.S排列废弃不用,因为它用一块磁体作钥匙就可将锁打开。制作的磁性锁开关自如。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锁体(3)内左侧永磁体向上移动1cm,相应左侧钥匙永磁体也向上移动1cm,做成了另一个非对称磁性防盗锁。改变锁体(3)内任一个滑动永磁体方向,可以做成与上述防盗锁钥匙不能互开的防盗锁,其它尺寸及材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图3是三滑动永磁体磁性防盗锁剖面图。图面说明同图1。按图3制作了三滑动永磁体磁性防盗锁,锁体(3),钥匙体(1)大小与实施例1相同,锁体用合金铝制成,锁面板(5),锁把(6)用黄铜制成,在锁体(3)内左侧相隔1cm处放置2块φ3×8mm钕铁硼永磁体,右侧只放一块钕铁硼永磁体。按图2所示,3块永磁体有23-1=4的排列变化,钥匙中永磁体排列与之相对应,在不改变永磁体平面上位置的情况下,它可以做出4把不能互开的锁。实施例4图4是磁性防盗门锁结构剖面图图面说明如下1、钥匙体 2、滑动永磁体 3、锁体 4、锁把(锁舌) 5、锁面板 6、钥匙永磁体 7、滑道 8、锁舌槽 9、门把手 10、固定铜螺钉 11、门板 12、门框 22、通道。按图4制做磁性防盗门锁,由(2)(3)(5)(7)(8)(9)(11)(12)(4)组成防盗门锁,(1)、(6)组成防盗门钥匙,锁体(3)由铝合金做成,尺寸为75×40×30mm,内装3个φ3×8mm滑动永磁体,每个永磁体只能在各自特定通道(22)内运动,锁体用铜螺钉固定在门板(11)上,锁把(4)由黄铜制成,大小为20×10×105mm,它与门把手(9)靠齿轮齿条相连,在锁把(4)露出锁体(3)外的部分加工成齿条,齿条部分与门把手(9)的齿轮相配,锁把(4)一端插入锁舌槽(8)内。在门把手(9)转动时,锁把(4)在锁体内滑动,将门打开和关上(此时磁锁必须打开)。(8)为锁舌槽由铁制成,尺寸为40×30×10mm,固定在门框(12)上。(1)(6)组成门钥匙,尺寸为55×40×5mm,钥匙体(1)由尼龙制成,(6)为φ5×5mm钕铁硼永磁体,图4的状态为门锁上状态,三块永磁体都向锁中心线 (L)/2 运动到位,卡住了锁把(4)的前后运动,锁把(4)已进入锁舌槽(8),把门锁上了,钥匙体(1)上下转动180°时,也就是转到钥匙面上的记号与锁面板(5)上的记号对位时,锁体内活动磁体向两侧运动,锁呈可打开状态,转动门把手可将门打开。实施例5将图4中门把手换成市售弹子锁,其它按实施例4不变,做成了机械磁性复合防盗门锁。实施例6将图4中门把手换成市售保险柜机械转动密码锁,门板(11)换成无磁不锈钢板,(12)换成保险柜门框,其它按实施例4不变,做成了磁性及转动密码双保险柜。实施例7图5为全隐蔽磁性防盗锁结构图图面说明如下1、钥匙体 2、滑动永磁体 3、锁体 4、锁把(锁舌)5、锁面板 6、钥匙永磁体 8、锁舌槽 10、铜螺钉11、门板 12、门框、13、联接套 14、关门永磁体15、固定销 16、附加锁舌 17、复位螺钉 18、开门弹簧22、通道按图5做成了全隐蔽磁性防盗锁。锁由关门部分、锁体、开门部分三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锁体(3)、锁把(4)、锁舌槽(8)、锁面板(5)和钥匙体、组成的磁性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3)内垂直锁体内平面从两侧向里开有若干条通道(22),其深度为D=L/2+L/2(L.为锁体厚度,L为滑动永磁体长度),通道内分别封装若干块滑动永磁体(2),锁把(4)端部插在与通道(22)局部垂直相交的滑道(7)中;所述的钥匙体(1)用非磁性或弱磁性材料制做空心壳体,在钥匙体(1)内封入与锁相同块数永磁体(6),并且永磁体(6)之间的距离和极性排列方式与锁体(3)内永磁体(2)相对应;其锁内永磁体(2)排列方式为:a.永磁体(2)排列成一排,一排中含有两块永磁体(2),极性相同或相反;或b.永磁体(2)排列成一排,一排中含有若干块永磁体(2),磁性排列方式有2↑[n]-2↑[n-1]种;或c.永磁体(2)排列成若干排,每排中排列的永磁体(2)从2块以上或极性排列方式从2↑[n]-2↑[n-1]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琨,
申请(专利权)人:季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