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锁,特别是一种电子防盗密码锁。目前,电子密码锁发展较快,由“拨档”式带机械操作的到电子式的,但他们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密码位数低,一般三至四位,而且不易修改密码,开锁时间要求严格,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推门,否则又会重新锁上,需要重新开锁,其可靠性和保密性均不理想,在市场上声誉欠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码位数和组数多,具有防盗能力强的电子防盗密码锁。本技术是用如下方式完成的电子防盗密码锁包括电磁锁4,由键盘I的行和列输出端电接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构成编码电路1,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两输出端分别输出开锁和报警两路低电平信号至开锁控制电路2和报警控制电路3;开锁控制电路2是由偏置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2,三极管BG2的基极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开锁信号,用继电器J2的接点接通电磁锁4的电磁铁L的电源。报警控制电路3是由偏置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1,三极管BG1的基极接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报警信号,用继电器J1的接点接通报警电路5的电源;报警电路5是由集成电路IC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防盗密码锁,它包括电磁锁[4],其特征是:由键盘Ⅰ的行和列输出端电接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构成编码电路[1],中央微处理器集成电路IC1两输出端分别输出开锁和报警两路低电平信号至开锁控制电路[2]和报警控制电路[3]; 开锁控制电路[2]是由偏置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2,三极管BG2的基极接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开锁信号,用继电器J2的接点接通电磁锁[4]的电磁铁L的电源;报警控制电路[3]是由偏置放大电路的三极管BG1 的集电极串接继电器J1,三极管BG1的基极接收编码电路[1]中的IC1输出的报警信号,用继电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