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想平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705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肥过程中,可在施肥罐内实现水的回流搅拌,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均匀施肥,无需额外的搅拌机构。

A Simple 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System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imple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automatic drip irrig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ource, a fertilization unit, a water pump and a filter connected by a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The end of the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drip irrigation branches, and the drip irrigation branch pipe is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drip irrigation capillaries. The bottom of the fertiliz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through the first drainage pipe and the upp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through the first intak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microelement fertiliz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through the second drainage pipe and the upper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p irrigation main pipe through the second intake pipe. The first drainage pipe and the second drainage pipe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pump and the water source, the first intake pipe and the second intake pipe are located between the pump and the filter. In the fertilization process of the utility model, water can be recirculated and stirred in the fertilization tank to ensure that the fertilizer is fully dissolved and evenly fertilized without additional stirr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滴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速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依据土壤养分特点和作物需肥规律,按一定水肥比例配兑后,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供水供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的速效肥溶解快,有利于作物快速吸收,养分利用率高,加之水肥定量可控,避免了传统大水漫灌的渗淋或挥发损失,既节约肥料,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水肥一体化的自动控制技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依据作物肥水需求规律,自动管控肥水供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水肥供应的科学性。但是,目前市售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多为大型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易操作,不适合日光温室或小面积推广应用;其次,传统水肥一体化滴灌多将几种化肥分别盛放在3-4个施肥罐中,按比例抽配混匀后进行施用,配制比例不易掌握,而且容易混淆;此外,施肥过程中肥料溶解不够均匀,影响施肥效果。因此,生产中亟需一种简易实惠、易于使用且施肥均匀的小型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且施肥均匀的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一总阀,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二总阀;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滴灌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总阀、第二总阀、第一排液控制阀、第二排液控制阀、第一进液控制阀、第二进液控制阀及水泵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球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排液球阀。进一步地,所述施肥单元对应过滤器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水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小型化,适用于日光温室或小面积生产,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便于推广;(2)只采用两个施肥罐,分别盛放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溶肥,按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肥规律配比后分次投入施肥罐进行施用,简单易用,不容易造成混淆;(3)施肥过程中,可在施肥罐内实现水的回流搅拌,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均匀施肥,无需额外的搅拌机构;(4)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可隔日施用,避免肥料间发生化学反应;(5)水肥供应量可实现精确控制,少量多次,不会造成肥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原理图;图中,1-水源,2-水泵,3-过滤器,4-滴灌主管,5-滴灌支管,6-滴灌毛管,7-第一总阀,8-第二总阀,9-大量元素施肥罐,10-微量元素施肥罐,11-第一排液管,12-第一进液管,13-第二排液管,14-第二进液管,15-第一排液控制阀,16-第一排液球阀,17-第一进液控制阀,18-第二排液控制阀,19-第二排液球阀,20-第二进液控制阀,21-水表,2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包括通过滴灌主管4连接的水源1、施肥单元、水泵2和过滤器3,滴灌主管4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5,滴灌支管5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6;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1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第一总阀7,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第二总阀8,施肥单元对应过滤器3一侧的滴灌主管4上连接有水表21;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9和微量元素施肥罐10,其中,大量元素施肥罐9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11、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12与滴灌主管4相连通,微量元素施肥罐10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13、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14与滴灌主管4相连通,且第一排液管11和第二排液管13位于水泵2和水源1之间,第一进液管12和第二进液管14位于水泵2和过滤器3之间,第一排液管11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15和第一排液球阀16,第二排液管13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18和第二排液球阀19,第一进液管12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管14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20。本技术滴灌系统还包括控制器22,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二排液控制阀18、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控制阀20均为电磁阀,且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二排液控制阀18、第一进液控制阀17、第二进液控制阀20及水泵2分别与控制器22相连接,且控制器22由PLC构成。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初始时,所有阀体均为关闭状态,当需要开启滴灌时,通过控制器22开启第一总阀7、第二总阀8和水泵2,滴灌用水由水源1并经滴灌主管4和滴灌支管5流入滴灌毛管6,最后经滴灌毛管6上的滴头进行滴灌。当需要施肥时,向大量元素施肥罐9或微量元素施肥罐10内加入预先计算好量的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等速溶肥)或微量元素肥料(硼、锌、钼、铁、镁、钙等营养元素肥料),然后先滴水一段时间,再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5或第二排液控制阀18进行施用,以避免肥料淋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须隔日施用,以避免肥料间发生化学反应。下面以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进行说明,当须施用大元素肥料时,先向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大量元素肥料,开启第一总阀7、水泵2、第一排液控制阀15、第一排液球阀16及第一进液控制阀17,关闭第二总阀8、第二排液控制阀18及第二进液控制阀20,此时,水由第一进液管12流入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并对肥料进行溶解,然后由第一排液管11流出并与滴灌主管4内的水汇合后又循环流入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如此不断循环以进行大量元素肥料的溶解和回流搅拌,使肥料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保证下一步施肥的均匀和稳定,循环几分钟后关闭第一排液控制阀15和第一进液控制阀17,开启第二总阀8,先滴水一段时间后,再开启第一排液控制阀15,大量元素施肥罐9内的肥液即可随滴灌主管4内的水体不断流至滴灌支管5和滴灌毛管6进行水肥一体滴灌,过滤器3可滤除固体杂质或未溶解的肥料颗粒,避免堵塞管道;通过水表21可监测滴灌量和施肥量。通过调节第一排液球阀16的开启量可控制施肥速度,施肥结束后关闭第一排液控制阀15即可。微量元素施肥罐10的施肥原理同上,二者只需隔日使用即可,以避免两种肥料同时施用发生化学反应。本技术中,仅第一排液球阀16和第二排液球阀19为手动球阀,其他均为电磁阀,因此,当第一排液球阀16和第二排液球阀19处于常开状态时,就可以实现在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一总阀,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二总阀;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一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一进液控制阀,所述第二进液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液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型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滴灌主管连接的水源、施肥单元、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滴灌主管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滴灌支管,所述滴灌支管连接有多个滴灌毛管;所述施肥单元对应水源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一总阀,施肥单元另一侧的滴灌主管上连接有第二总阀;所述施肥单元包括大量元素施肥罐和微量元素施肥罐,所述大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一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所述微量元素施肥罐的底部通过第二排液管、上部通过第二进液管与滴灌主管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位于水泵和水源之间、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位于水泵和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一排液控制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连接有第二排液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想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想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