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04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乔木支撑架,属于园林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四根倾斜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包括主套筒、两个分别从主套筒的两端滑移连接于主套筒内的固定杆以及两个分别滑移连接在两个固定杆一端的副套筒,主套筒内沿其长度方向对称的固设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分别固设于滑移连接于主套筒内的固定杆的一端,两个副套筒内均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与固定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固定杆、主套筒以及副套筒均为金属波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下乔木支撑架无法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撑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撑的效果,应用于树木支撑中。

Tre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bor support fram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garden technology. The key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tree support frame includes four inclined supporting rods, the top of which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xed ring. The fixed ring comprises a main sleeve, two fixed rods sliding from both ends of the main sleeve to be connected in the main sleeve respectively, and two pairs sliding and connecting at one end of the two fixed rods respectively. In the sleeve, two springs are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fixed rod sliding into the main sleeve, and two springs are fix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xed ro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fixed rod, the main sleeve and the auxiliary sleeve are all metal bellow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tree support frame can not provide continuous suppor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tree trunk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achieves the effect that the tree support frame can provide continuous suppor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ameter of the tree trunk, and is applied to the tre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乔木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园林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乔木支撑架。
技术介绍
树木在为人们提供氧气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园林的装饰物品而存在,而当树木收到强风的吹刮的时候,比如受到台风的吹刮时,就会出现将树木挂到或者吹断等事故,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支撑与保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337076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树木支撑组件,旨在解决树木支撑组件安全系数低、支撑效果差的难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树木支撑组件,包括与树木抵触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根并且均匀分布在树木周壁,所述支撑杆上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雨水的导雨槽,所述导雨槽中部开设有用于树木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周壁与树木抵触连接,所述导雨槽呈罩状向上设置并且底部开设有落雨孔,所述支撑杆呈槽状设置并且固定连接于落雨孔边缘。现有的这种树木支撑组件由于其导雨槽尺寸固定所以无法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为其提供持续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其通过离心组件使油池中从铜丝上清洗下的铜粉集中收集,减少了油池中的铜粉和异物,使油池中的拉丝油始终保持干净,减小了铜丝在被拉丝时由于铜丝上的铜粉或异物与拉丝模具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毛刺,提高了拉丝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包括拉丝机以及连接在拉丝机的底端的油池,所述油池上连接有吸泵,吸泵上连接有过滤池,过滤池上连接有离心组件,离心组件连接有通向油池内的水管;离心组件包括连接在过滤池上的电机、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转盘以及连接在转盘上的离心柱,离心柱与转盘不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铜丝伸入油池中后,铜丝上粘附的铜粉和其他异物会遗留在油池内的拉丝油中,通过离心组件使油池中的铜粉和异物在离心作用下被集中收集到一处,使油池中的拉丝油的清洁度得到提高,进而减小了铜丝在被拉丝时由于铜丝上的铜粉或异物与拉丝模具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毛刺,提高了拉丝质量。较佳的:过滤池内的底面向底面的几何中心凹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经过离心作用的铜粉和异物集中在过滤池的底面的凹陷处,减小了铜粉和异物在过滤池中漂浮从而对离心组件对油池清理效果的影响,还便于清理。较佳的:过滤池的侧壁上与底面最低点对应处设有排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排水管将过滤池中的铜粉和异物从过滤池排出。较佳的:水管与过滤池之间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连接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对油池的清洁效果。较佳的:油池上方的拉丝机上沿铜丝传输路径固设有呈槽型的滤棉槽,滤棉槽内放置有充满滤棉槽的块状滤棉,滤棉槽的顶端与底端均不完全密闭,铜丝穿过滤棉槽和块状滤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铜丝离开油池时将铜丝上的拉丝油和其他异物留在块状滤棉上,提高了铜丝的表面清洁度,减小了拉丝油对后续工序的影响。较佳的:油池上方的拉丝机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张紧辊轮,两个张紧辊轮上沿其弧面均设有不少于一条环状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均连接有铜丝的一部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清洗装置上的铜丝提供张紧作用,提高了铜丝在清洗装置上移动的稳定性,并为后续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较佳的:拉丝机的顶端固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杆上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张紧辊一或张紧辊二转动连接,连接块滑移连接在拉丝机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改变张紧辊上铜丝的张紧程度,适用于更多的工况下,提高了清洗装置的适用范围。较佳的:油池内部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油池中的拉丝油产生震动,提高了对铜丝的清洗效果。较佳的,油池上连接有连通到油池内部的PH值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检测拉丝油的状态,由于拉丝油变质失效时PH值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可以通过PH值检测装置判断更换拉丝油的时机。较佳的: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油池上方且开口朝向油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拉丝油在被过滤的过程中暴露在外界进行冷却,提高了拉丝油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将拉丝油中的异物过滤并集中收集,提高了拉丝油的质量,进而提高了拉丝油对铜丝的清洗效果和润滑效果;2.能够将离开拉丝油的铜丝上粘附的拉丝油和异物擦拭离开铜丝并集中收集,提高了铜丝表面的光洁度,为后续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为表示实施例中主套筒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为表示实施例中支撑杆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圈;11、主套筒;12、固定杆;121、弹簧;13、副套筒;2、支撑杆;21、连接杆;22、伸长筒;211、转筒;3、定位组件;31、固定孔;32、定位孔;33、固定螺栓;4、底座;41、地钉;42、铰链;43、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乔木支撑架,参见图1,包括放置在地面上的呈环形的底座4,底座4的底面对称的固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呈锥形的地钉41。底座4的顶面对称分布的固设有四个铰链42,铰链42的开合方向朝向底座4的中心。铰链42上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包括固设于铰链42上的伸长筒22,伸长筒22内插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顶端固设有轴线垂直于连接杆21的轴线的转筒211。转筒211内连接有固定圈1,固定圈1包括主套筒11、两个固定杆12以及两个副套筒13,主套筒11、两个固定杆12以及两个副套筒13均由金属波纹管制成。两个副套筒13之间互不抵接。主套筒11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转筒211内,固定杆12插接于主套筒11内。两个固定杆12没有插接入主套筒11内的一端均插接于副套筒13内,两个副套筒13插接有固定杆12的一端均分别插接于另外的两个转筒211内。两个副套筒13之间空隙处下方的底座4上开设有开口43。通过开口43和互不抵接的两个副套筒13能够在树木已经种植在地面上后仍能够将乔木支撑架安装在树木上。通过转筒211与铰链42能够使支撑杆2随固定圈1的大小的改变而改变支撑杆2的倾斜角度。参见图2,两个固定杆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沿固定杆12弯折方向设置的弹簧121,同一固定杆12上的两个弹簧121分别固定连接在主套筒11和副套筒13内。通过连接有弹簧121的固定杆12、主套筒11以及副套筒13能够使树木主杆直径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受到稳定有效的固定。参见图3,支撑杆2上连接有定位组件3,定位组件3包括设在连接杆21侧壁底端的固定孔31、多个设在伸长筒22与固定孔31配合一面上的定位孔32以及螺纹连接在固定孔31和定位孔32内的固定螺栓33。通过定位组件3能够使树木在不断长高的过程中受到持续有效的支撑效果。该乔木支撑架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两个副套筒13向固定杆12方向滑移,使树木从两个副套筒13和开口43之间安装在乔木支撑架内,将底座4通过地钉41固定在地面上,调节支撑杆2的长度并通过固定螺栓33使支撑杆2固定在当前长度。在树木的直径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金属波纹管制成的固定圈1的直径也会随之增大,并通过弹簧121对树木施加稳定有效的固定作用,同时在固定圈1增大的同时,由于支撑杆2与底座4和固定圈1均转动连接,所以支撑杆2也能够为树木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乔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倾斜设置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可改变直径的固定圈(1),所述固定圈(1)包括主套筒(11)、两个分别从主套筒(11)的两端滑移连接于主套筒(11)内的固定杆(12)以及两个分别滑移连接在两个固定杆(12)一端的副套筒(13),主套筒(11)内沿其长度方向对称的固设有两个弹簧(121),两个弹簧(121)分别固设于滑移连接于主套筒(11)内的固定杆(12)的一端,两个副套筒(13)内均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一个与固定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弹簧(121),固定圈(1)处于最小直径状态时弹簧(121)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固定杆(12)、主套筒(11)以及副套筒(13)均为金属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乔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倾斜设置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可改变直径的固定圈(1),所述固定圈(1)包括主套筒(11)、两个分别从主套筒(11)的两端滑移连接于主套筒(11)内的固定杆(12)以及两个分别滑移连接在两个固定杆(12)一端的副套筒(13),主套筒(11)内沿其长度方向对称的固设有两个弹簧(121),两个弹簧(121)分别固设于滑移连接于主套筒(11)内的固定杆(12)的一端,两个副套筒(13)内均沿其长度方向固设有一个与固定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弹簧(121),固定圈(1)处于最小直径状态时弹簧(121)处于自然状态,所述固定杆(12)、主套筒(11)以及副套筒(13)均为金属波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乔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转动连接于固定圈(1)上的连接杆(21)以及与连接杆(21)滑移连接的伸长筒(22),所述伸长筒(22)上设有与支撑杆(2)配合的定位组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乔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沿伸长筒(22)长度方向设置在伸长筒(22)上的多个定位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圆元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福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