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亚贵专利>正文

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702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插脚,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空心杆状,所述第一支撑杆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固定卡圈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通过支撑杆的相互套设,进行相互的滑动,从而改变相对高度,且爬藤圈为非固定圈,大小可以变,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自然生长的张力,使装置的高度以及爬藤圈的大小都发生适当的改变,不仅不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且可以随植物的生长而改变大小,提高观赏性。

A kind of climbing vine frame for gardening and Horticul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imbing rattan rack for gardening,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component, a connecting component and a fixing component.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rod, a second supporting rod and a pin.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hollow rod-shaped,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lamp ring, the fixed clamp ring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are fixed connected,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A finite posi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ed clip,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slides to connec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Through the mutual sleeving of the supporting rods, the relative height is changed, and the climbing rattan circle is a non-fixed circle with variable size. During the process of plant growth, the climbing rattan circle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tension of plant natural growth. The height of the device and the size of the climbing ring are changed properly, which not only can not inhibit the growth of plants, but also can change the size with the growth of plants and improve the ornament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
本技术属于园林园艺
,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
技术介绍
藤类植物,因其容易生长、绿化效果好,在园艺设计中,花木爬藤装置占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公园外墙的装饰,景观台的搭建,包括自家住宅的装饰,大多都使用了爬藤装置。原有爬藤架的尺寸以及固定方式使得装置的高度相对固定,在植物成长之后可能需要将原有装置拆除,并重新进行架体的安装,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从而降低了其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爬藤架的尺寸以及固定方式使得装置的高度相对固定,在植物成长之后可能需要将原有装置拆除,并重新进行架体的安装,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从而降低了其观赏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包括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插脚,所述第一支撑杆呈空心杆状,所述第一支撑杆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所述固定卡圈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固定卡圈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具有限位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插脚,所述插脚和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爬藤圈支撑座、支撑座连接轴和支撑杆连接座,所述支撑杆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所述支撑杆连接座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固定卡圈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的内壁,所述支撑座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的一侧,所述爬藤圈支撑座上具有橡胶卡套,所述爬藤圈支撑座和所述支撑座连接轴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卡套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爬藤圈和连接座,所述爬藤圈位于所述爬藤圈支撑座的内壁,并与所述爬藤圈支撑座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爬藤圈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数量为三个,且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具有韧性。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长度为所述爬藤圈长度的五分之一,所述滑槽数量为两个,且均与所述爬藤圈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槽截面呈圆形,所述爬藤圈截面呈圆形,两个所述滑槽直径不同,内侧所述滑槽直径小于外侧所述滑槽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爬藤圈支撑座呈弧板状,所述爬藤圈支撑座的直径大于所述爬藤圈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空心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的相互套设,可以进行相互的滑动,从而改变相对高度,且爬藤圈为非固定圈,大小可以改变,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自然生长的张力,使装置的高度以及爬藤圈的大小都发生适当的改变,不仅不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且可以随植物的生长而改变大小,提高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爬藤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杆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杆、111-固定卡圈、112-限位槽、12-第二支撑杆、121-限位圈、13-插脚、20-连接组件、21-爬藤圈支撑座、211-橡胶卡套、22-支撑座连接轴、23-支撑杆连接座、30-固定组件、31-爬藤圈、32-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包括支撑组件10、连接组件20和固定组件30,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插脚13,第一支撑杆11呈空心杆状,第一支撑杆11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111,固定卡圈111和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位于固定卡圈111的内侧,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具有限位圈121,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设置有插脚13,插脚13和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连接组件20包括爬藤圈支撑座21、支撑座连接轴22和支撑杆连接座23,支撑杆连接座23位于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支撑杆连接座23和第一支撑杆11之间通过固定卡圈111卡合连接,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支撑杆连接座23的内壁,支撑座连接轴22转动连接在支撑杆连接座23的一侧,爬藤圈支撑座21上具有橡胶卡套211,爬藤圈支撑座21和支撑座连接轴22之间通过橡胶卡套211可拆卸连接,固定组件30包括爬藤圈31和连接座32,爬藤圈31位于爬藤圈支撑座21的内壁,并与爬藤圈支撑座21卡合连接,连接座32上开设有滑槽,连接座32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在爬藤圈31的外壁。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1呈空心杆状,便于在第一支撑杆11内收纳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111,固定卡圈111和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卡圈111使第一支撑杆11固定在支撑杆连接座23上,用于支撑起爬藤圈31,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2,限位槽112位于固定卡圈111的内侧,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从而实现了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一支撑杆11之间的长度可以自由改变,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具有限位圈121,通过限位圈121和限位槽112之间的卡合,使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一支撑杆11具有伸长位置的限定,防止第二支撑杆12和第一支撑杆11发生脱离。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11通过插脚13插在种植植物附近的土壤中,然后将支撑杆连接座23固定在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并以同样的方法呈品字形安插三个第一支撑杆11,然后在三个爬藤圈支撑座21的内侧卡入爬藤圈31,并分别将爬藤圈31的两端插入到连接座32的两个滑孔中,可以依据情况,将一端的爬藤圈31固定在连接座32上,然后将第二支撑杆12插入到第一支撑杆11内,然后在第二支撑杆12上也固定好支撑杆连接座23,并以同样的方法将爬藤圈31安装好,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通过枝藤的攀爬和植物整体生长向上和向外的扩张力,使第二支撑杆12在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产生滑动,是装置整体的高度变高,并且使爬藤圈31在连接座32内的滑槽中进行滑动,进行直径的扩大,从而实现了在植物缓慢生长时,爬藤圈31可以跟随进行扩张,减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杆12数量为三个,且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均具有韧性。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12数量为三个,且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方便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进行高度的伸缩,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均具有韧性,以便在爬藤圈31进行扩大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进一步的,连接座32的长度为爬藤圈31长度的五分之一,滑槽数量为两个,且均与爬藤圈3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座32的长度为爬藤圈31长度的五分之一,滑槽数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连接组件(20)和固定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插脚(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空心杆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1)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111),所述固定卡圈(111)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位于所述固定卡圈(111)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具有限位圈(121),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插脚(13),所述插脚(13)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爬藤圈支撑座(21)、支撑座连接轴(22)和支撑杆连接座(23),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之间通过所述固定卡圈(111)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的内壁,所述支撑座连接轴(22)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的一侧,所述爬藤圈支撑座(21)上具有橡胶卡套(211),所述爬藤圈支撑座(21)和所述支撑座连接轴(22)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卡套(21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组件(30)包括爬藤圈(31)和连接座(32),所述爬藤圈(31)位于所述爬藤圈支撑座(21)的内壁,并与所述爬藤圈支撑座(21)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座(32)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座(32)通过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所述爬藤圈(31)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园艺用爬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连接组件(20)和固定组件(3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和插脚(13),所述第一支撑杆(11)呈空心杆状,所述第一支撑杆(11)外壁设置有固定卡圈(111),所述固定卡圈(111)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限位槽(112)位于所述固定卡圈(111)的内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具有限位圈(121),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插脚(13),所述插脚(13)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爬藤圈支撑座(21)、支撑座连接轴(22)和支撑杆连接座(23),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外壁,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和所述第一支撑杆(11)之间通过所述固定卡圈(111)卡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的内壁,所述支撑座连接轴(22)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杆连接座(23)的一侧,所述爬藤圈支撑座(21)上具有橡胶卡套(211),所述爬藤圈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高亚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