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6644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2 19:11
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由诱杀环(1)、末端封堵(14)、卡口(15)和固定系带(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杀环(1)呈圆环形,上有一个缺口称为卡口(15),卡口的两侧为末端封堵(14),每个末端封堵(14)外侧均设置一条固定系带(16),在将玉米茎杆卡住后,再用固定系带(16)以打结的方式系紧,即可将诱杀环(1)牢固地固定在玉米茎杆上;诱杀环(1)为塑料质、橡胶质或纤维质,包括引诱剂储囊(2)、归虫领(3)、杀灭液(4)、诱杀环腔(5)、进虫口(6)、阻逃突(7)和植株腔(13)。该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Attractant Trapping and Killing Device for Lepidoptera Insect Corn Borer Larvae in Farmland

The trapping and killing device of attractant for corn borer larvae of Lepidoptera pest in farmland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It consists of trapping ring (1), end blocking (14), clamping ring (15) and fixed tie (16).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the trapping ring (1) is circular, and there is a gap called clamping ring (15). The two sides of the clamping ring are end blocking (14). A fixed outer side of each end blocking (14) is arranged. The trapping ring (1) is firmly fixed on the stalk of maize after the stalk of maize is clamped by the fixed tie (16) in a knotted way. The trapping ring (1) is plastic, rubber or fibre, including the trapping agent storage capsule (2), the homing collar (3), the killing fluid (4), the trapping ring cavity (5), the insect inlet (6), the escape process (7) and the plant cavity (13).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fabrication, strong operability, low cost and obvious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属于植物保护

技术介绍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发生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主要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也能为害棉花、甘蔗、大麻、向日葵、水稻、甜菜、豆类等作物,属于世界性害虫。玉米螟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3-14毫米,翅展22-28毫米,前翅内横线为黄褐色波状纹,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纹。雌蛾体长约14-15毫米,翅展28-34毫米,体鲜黄色,各条线纹红褐色。卵扁平椭圆形,长约1毫米,宽0.8毫米,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为黑头期)。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淡灰色或略带淡红褐色,幼虫中、后胸背面各有1排4个圆形毛片,腹部1-8节背面前方有1排4个圆形毛片,后方两个较前排稍小。蛹长15-18毫米,红褐色或黄褐色,纺锤形,腹部背面有1-7节有横皱纹,3-7节有褐色小齿,横列,5-6节腹面各有腹足遗迹1对。尾端臀刺黑褐色,尖端有5-8根钩刺,缠连于丝上,粘附于虫道蛹室内壁。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各个世代以及每个虫态的发生期因地而异。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而略有差异。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发期在1-3代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4,第二代卵和幼虫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飞翔和扩散能力强。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不需要补充营养,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雄蛾有多次交配的习性,雌蛾多数一生只交配一次。雌蛾交配一至两天后开始产卵。每只雌蛾产卵10-20块,约300-600粒。幼虫孵化后先集群在卵壳附近,约一小时后开始分散。幼虫共5龄,有趋糖、趋触、趋湿和负趋光性,喜欢潜藏为害。幼虫老熟后多种其为害处化蛹,少数幼虫爬出茎杆化蛹。各虫态时长:卵一般3-5天,幼虫第一代25-30天,其他世代一般15-25天,越冬幼虫长达200天以上,蛹25℃时长为7-11天,以越冬代最长,成虫寿命一般为8-10天。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的叶肉,二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3-4龄幼虫咬食其他坚硬组织。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最大,常年春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的被害株率可达90%,一般减产20%-30%。由于玉米螟幼虫在玉米植株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时刻发生改变,特别是其多在茎杆内部,一般的杀虫剂等防治措施对其杀灭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高效杀灭玉米螟幼虫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利用玉米螟幼虫在不同时期在玉米植株上的活动位置不同和取食习性,设置诱杀环是将玉米螟幼虫引诱到其中并用杀灭液将其杀死,从而达到高效杀灭玉米螟幼虫的目的,专利技术一种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如何高效杀灭玉米螟幼虫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该种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利用玉米螟幼虫在不同时期在玉米植株上的活动位置不同和不同龄期幼虫取食习性的差异,在玉米螟幼虫爬行经过的玉米茎杆嫩叶基部或玉米棒基部,设置诱杀环,使用其喜食的引诱剂,将茎杆中央潜藏或表面爬行的玉米螟幼虫,在玉米螟幼虫爬行到为害位置前,引诱到诱杀环中,并用杀灭液将其杀死,从而达到高效杀灭玉米螟幼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由诱杀环1、末端封堵14、卡口15和固定系带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杀环1是将玉米螟幼虫引诱到其中并用杀灭液将其杀死的部件,呈圆环形,上有一个缺口称为卡口15,卡口的两侧为末端封堵14,每个末端封堵14外侧均设置一条固定系带16,在将玉米茎杆卡住后,再用固定系带16以打结的方式系紧,即可将诱杀环1牢固地固定在玉米茎杆上,一方面能够防止诱杀环1从玉米茎杆上脱落下来,另一方面能够让诱杀环1紧贴在玉米茎杆上,以免玉米螟幼虫从诱杀环1和玉米茎杆之间的缝隙逃脱;诱杀环1为塑料质、橡胶质或纤维质,包括引诱剂储囊2、归虫领3、杀灭液4、诱杀环腔5、进虫口6、阻逃突7和植株腔13。所述的引诱剂储囊2是储存和释放引诱剂的部件,位于诱杀环1内侧壁上部,呈囊状,引诱剂储囊2的外壁是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外壁,引诱剂储囊2的内壁是引诱剂储囊上腔9的内壁,引诱剂储囊下腔11和引诱剂储囊上腔9之间由引诱剂储囊隔板17隔开,引诱剂缓释缝10将引诱剂储囊下腔11和引诱剂储囊上腔9连通在一起,引诱剂储囊2外壁上部沿诱杀环1环形内壁每隔1厘米设置一个圆形具孔的筛网状引诱剂挥发孔12,引诱剂储囊2顶壁每隔2厘米设置一个引诱剂注口8;所述的引诱剂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采集玉米螟幼虫喜食的玉米嫩叶、嫩棒或嫩穗,对这些乳香味的玉米嫩叶、嫩棒或嫩穗进行压榨加工而得到的压榨汁液或压榨汁液稀释10倍体积后配制成的稀释液,之后将压榨汁液或压榨汁液稀释10倍体积后配制成的稀释液冰冻储存备用,在每年幼虫孵化和从茎杆转移到穗或棒两个时间段之前1-2天时使用,两个时间段具体日期需要根据使用当地具体的时间而定;引诱剂储囊2包括引诱剂注口8、引诱剂储囊上腔9、引诱剂缓释缝10、引诱剂储囊下腔11、引诱剂挥发孔12和引诱剂储囊隔板17;引诱剂注口8是位于引诱剂储囊2顶壁上的开口,多个,相邻两个引诱剂注口8之间相距2厘米,每个引诱剂注口8为塑料质,呈圆筒状,引诱剂注口8圆筒壁的厚度为0.2-0.5毫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直径为0.5-1厘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高度为0.5-1厘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顶端固定有一个壁厚0.2-0.5毫米的橡胶帽,橡胶帽能够紧紧套在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顶端,在添加引诱剂时,用注射器吸取引诱剂,然后插入引诱剂注口8,推注后拔出注射器即可将引诱剂添加到引诱剂储囊2中;引诱剂储囊上腔9是引诱剂储囊2中引诱剂注口8下方连通的空腔,其外壁是引诱剂储囊隔板17,引诱剂储囊上腔9内壁是引诱剂储囊2的内壁,壁厚0.2-0.5毫米,高度为2-5厘米,引诱剂储囊上腔9下端连通引诱剂缓释缝10;引诱剂缓释缝10是引诱剂储囊隔板17下缘与引诱剂储囊2内壁之间相距0.05-0.2毫米形成的缝隙;引诱剂储囊下腔11是引诱剂储囊上腔9外下方的空腔,与引诱剂储囊上腔9由引诱剂储囊隔板17隔开并经引诱剂缓释缝10相连通,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内壁上部是引诱剂储囊隔板17,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内壁下部是引诱剂储囊2的内壁,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外壁是引诱剂储囊2的外壁,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外壁上部设置有多个引诱剂挥发孔12,相邻两个引诱剂挥发孔12之间相距1厘米,每个引诱剂挥发孔12呈具孔的筛网状圆形,圆形的直径为0.5-1厘米,引诱剂挥发孔12由孔径为60-100目的不锈钢筛网制成,引诱剂挥发孔12是引诱剂储囊下腔11中的引诱剂挥发出去的通道,引诱剂在引诱剂储囊下腔11中的最大添加量是引诱剂储囊下腔11一半的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由诱杀环(1)、末端封堵(14)、卡口(15)和固定系带(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杀环(1)是将玉米螟幼虫引诱到其中并用杀灭液将其杀死的部件,呈圆环形,上有一个缺口称为卡口(15),卡口的两侧为末端封堵(14),每个末端封堵(14)外侧均设置一条固定系带(16),在将玉米茎杆卡住后,再用固定系带(16)以打结的方式系紧,即可将诱杀环(1)牢固地固定在玉米茎杆上,一方面能够防止诱杀环(1)从玉米茎杆上脱落下来,另一方面能够让诱杀环(1)紧贴在玉米茎杆上,以免玉米螟幼虫从诱杀环(1)和玉米茎杆之间的缝隙逃脱;诱杀环(1)为塑料质、橡胶质或纤维质,包括引诱剂储囊(2)、归虫领(3)、杀灭液(4)、诱杀环腔(5)、进虫口(6)、阻逃突(7)和植株腔(13)。

【技术特征摘要】
1.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由诱杀环(1)、末端封堵(14)、卡口(15)和固定系带(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杀环(1)是将玉米螟幼虫引诱到其中并用杀灭液将其杀死的部件,呈圆环形,上有一个缺口称为卡口(15),卡口的两侧为末端封堵(14),每个末端封堵(14)外侧均设置一条固定系带(16),在将玉米茎杆卡住后,再用固定系带(16)以打结的方式系紧,即可将诱杀环(1)牢固地固定在玉米茎杆上,一方面能够防止诱杀环(1)从玉米茎杆上脱落下来,另一方面能够让诱杀环(1)紧贴在玉米茎杆上,以免玉米螟幼虫从诱杀环(1)和玉米茎杆之间的缝隙逃脱;诱杀环(1)为塑料质、橡胶质或纤维质,包括引诱剂储囊(2)、归虫领(3)、杀灭液(4)、诱杀环腔(5)、进虫口(6)、阻逃突(7)和植株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鳞翅目害虫玉米螟幼虫引诱剂引诱杀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诱剂储囊(2)是储存和释放引诱剂的部件,位于诱杀环(1)内侧壁上部,呈囊状,引诱剂储囊(2)的外壁是引诱剂储囊下腔(11)的外壁,引诱剂储囊(2)的内壁是引诱剂储囊上腔(9)的内壁,引诱剂储囊下腔(11)和引诱剂储囊上腔(9)之间由引诱剂储囊隔板(17)隔开,引诱剂缓释缝(10)将引诱剂储囊下腔(11)和引诱剂储囊上腔(9)连通在一起,引诱剂储囊(2)外壁上部沿诱杀环(1)环形内壁每隔1厘米设置一个圆形具孔的筛网状引诱剂挥发孔(12),引诱剂储囊(2)顶壁每隔2厘米设置一个引诱剂注口(8);所述的引诱剂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采集玉米螟幼虫喜食的玉米嫩叶、嫩棒或嫩穗,对这些乳香味的玉米嫩叶、嫩棒或嫩穗进行压榨加工而得到的压榨汁液或压榨汁液稀释10倍体积后配制成的稀释液,之后将压榨汁液或压榨汁液稀释10倍体积后配制成的稀释液冰冻储存备用,在每年幼虫孵化和从茎杆转移到穗或棒两个时间段之前1-2天时使用,两个时间段具体日期需要根据使用当地具体的时间而定;引诱剂储囊(2)包括引诱剂注口(8)、引诱剂储囊上腔(9)、引诱剂缓释缝(10)、引诱剂储囊下腔(11)、引诱剂挥发孔(12)和引诱剂储囊隔板(17);引诱剂注口(8)是位于引诱剂储囊(2)顶壁上的开口,多个,相邻两个引诱剂注口(8)之间相距2厘米,每个引诱剂注口(8)为塑料质,呈圆筒状,引诱剂注口(8)圆筒壁的厚度为0.2-0.5毫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直径为0.5-1厘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高度为0.5-1厘米,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顶端固定有一个壁厚0.2-0.5毫米的橡胶帽,橡胶帽能够紧紧套在引诱剂注口(8)圆筒的顶端,在添加引诱剂时,用注射器吸取引诱剂,然后插入引诱剂注口(8),推注后拔出注射器即可将引诱剂添加到引诱剂储囊(2)中;引诱剂储囊上腔(9)是引诱剂储囊(2)中引诱剂注口(8)下方连通的空腔,其外壁是引诱剂储囊隔板(17),引诱剂储囊上腔(9)内壁是引诱剂储囊(2)的内壁,壁厚0.2-0.5毫米,高度为2-5厘米,引诱剂储囊上腔(9)下端连通引诱剂缓释缝(10);引诱剂缓释缝(10)是引诱剂储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宋显东司兆胜张齐凤朱丹李鹏祖英治张丙芳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