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412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变压驱动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器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二稳压管D2、第五稳压管D5,变压驱动电路包括信号驱动器MIC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四电阻R4、第四稳压管D4、第七稳压管D7、变压器T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隔离电源模块体积大、成本高和消除功率管关断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离驱动
,涉及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功率、高电压等级的驱动电路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隔离驱动成为研究使用热门,目前大多隔离驱动电路的供电电源大多采用多个隔离电源模块组成,体积大,价格昂贵,不易做到小型化、集成化,同时大多零电压关断会存在关断不彻底,造成上下桥直通短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隔离电源模块体积大、成本高和消除功率管关断不彻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变压驱动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振荡电路包括振荡器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二稳压管D2、第五稳压管D5,振荡器S1的第一管脚直接接地,第二管脚和第六管脚相连,同时第六管脚通过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管脚,第二稳压管D2与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串联后的电路并联,第八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七管脚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输出脚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变压驱动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器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二稳压管D2、第五稳压管D5,所述振荡器S1的第一管脚直接接地,第二管脚和第六管脚相连,同时第六管脚通过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管脚,所述第二稳压管D2与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串联后的电路并联,第八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七管脚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输出脚第三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四管脚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所述变压驱动电路包括信号驱动器MIC1、第四电容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变压驱动电路、第一供电电路、第二供电电路、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器S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二稳压管D2、第五稳压管D5,所述振荡器S1的第一管脚直接接地,第二管脚和第六管脚相连,同时第六管脚通过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管脚,所述第二稳压管D2与第五稳压管D5和第二电阻R2串联后的电路并联,第八管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七管脚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输出脚第三管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四管脚连接后再连接电源VCC,所述变压驱动电路包括信号驱动器MIC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四电阻R4、第四稳压管D4、第七稳压管D7、变压器T1,所述驱动器MIC1的第一管脚和第八管脚接电源VCC,并通过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与第四管脚和第五管脚连接,同时第四管脚、第五管脚接地,第二管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振荡器S1的输出脚第三管脚连接,第六管脚、第七管脚输出给第四电容C4,再连接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副边绕组两端的交流电压通过第一电容C1,再经过第一整流管D1和第六整流管D6整流成直流电,经过第二电容C2滤波和第三稳压管D3稳压,直接给第一供电电路的第一驱动芯片U1供电,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副边绕组两端的交流电压通过第九电容C9,再经过第九整流管D9和第十一整流管D11整流成直流电,经过第十电容C10滤波和第十稳压管D10稳压,直接给第二供电电路的第二驱动芯片U2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隔离式半桥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芯片U1、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容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