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调度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成为当前社会的主题,我国大力支持并鼓励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并解决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微电网、智能电网等技术。但随着分布式能源多样化、分布式设备的海量化、能源分布的广域化,微电网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鉴于此,一种灵活集成多种供能方式,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布式能源站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布式能源站系统结构复杂,供能方式繁多,主要供能方式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氢气等;在分布式能源站中,能量流动不仅仅是电能,还包括热能、化学能等。有关于多能源微网建模控制、规划运行是目前多能系统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主要研究多集中于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制冷和供热设备比较单一,基于冷热电的协同优化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对于分布式能源站系统的研究不够深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各设备考虑经济规划因素的运行模型;步骤2:建立结合约束条件在内的整体优化调度模型;步骤3:改进蜂群优化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设备最优出力;步骤4:实际运行设备最优出力运行策略后验证算法可行性和高效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各设备考虑经济规划因素的运行模型;步骤2:建立结合约束条件在内的整体优化调度模型;步骤3:改进蜂群优化粒子群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设备最优出力;步骤4:实际运行设备最优出力运行策略后验证算法可行性和高效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运行模型包括: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模型、风力发电机组模型、光伏发电机组模型、电储能设备模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模型、离心式冷机模型和空气源热泵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整体优化调度模型包括:分布式能源站总体运行成本最小,公式如下:minCsum=Cpurel+Cpurgas+Cenv;式中,t,T,i,N均为自然数,Csum为分布式能源站总体运行成本,Cpurel为购电费用,Cpurgas为采购天然气费用,Cenv为环境成本,Cgrid,t为电价,PSELL_t为电量,Cgas为天然气单位热值价格,为燃气内燃机消耗天然气量,VMT_(t)i为燃气轮机消耗天然气量,和分别为冷热电联供系统在t时刻单位出力为P时第i个发电设备CO2,SO2,NOx的排放量,和分别为CO2,SO2,NOx单位环境成本,其单位为¥/kg,供热当量性能系数ρ=Qh/SEERC,其中,SEERC为当量电量消耗,Qh为供热当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站协同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约束条件包括:能量平衡约束,公式如下:式中,代表t时段所有燃气内燃机供电量,代表t时段所有光伏发电量,Pdis_t代表t时段储能电池放电量,代表t时段所有风力发电机供电量,PSELL_t代表t时段从电网购电量,代表t时段所有离心式冷机耗电量,PNEED_t代表t时段用户用电需求量,Pch_t代表t时段储能电池充电量,PLOSS_t代表t时段系统耗电量,QNEED_t代表t时段的热负荷,QHP,R_t代表t时段的热泵供热量,代表t时段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供热量,Qloss_t代表t时段正常运行时散热量,CNEED_t代表t时段冷负荷,QEC,J_t代表t时段离心式冷机制冷量,代表t时段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制冷量,Closs_t代表t时段正常运行耗散量,燃气内燃机的发电功率约束,公式如下:式中,代表t时刻燃气内燃机发电功率,代表t-1时刻燃气内燃机发电功率,代表最大发电功率,代表最小发电功率,UGE代表燃气内燃机向上爬坡速率,DGE代表燃气内燃机向下爬坡速率,Δt为变化时间,溴化锂冷热水机组供冷量和供热量上下限约束,公式如下:式中,分别代表溴化锂冷热水机组供热时最小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道刚,王禹,姚峻,赵慧荣,胡静,于会群,张军,邱亚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学院,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前滩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