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树全专利>正文

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11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由按键开启结构,锁住和归零结构,碰轴开关结构、天地轴结构、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和变码结构组成,只需按号码按键开启锁,按“0”位按键锁住锁,拉出变位轴屋内关锁,分开棘轮和开关板用变位梢插入开关板码孔自组密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只需按键开关锁,可在6↑[8]~10↑[8]范围自组密码,有屋内防外开锁、防强力破坏锁和三方位锁门功能,具有加工简便,密钥量大、防盗性能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适合作各种防盗门锁。(*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门用密码防盗锁的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目前门用主锁和天地锁,一般是通过拨密码分别用钥匙开锁,这就存在保管钥匙和锁容易被强力破坏的缺点,比如中国专利的《按钮式自组密码锁》(95243076.3)仍有上述之不足。本技术采用按键开启结构、锁住和归零结构、碰轴开关结构、天地轴结构、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和变码结构组成的新颖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就能在68~108范围变化密码,只需用按键开关锁,从而可淘汰流行锁具,并具有防盗性能好和开关锁不用钥匙的特点。本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用钥匙开关锁之不足,采用按键开启结构、锁住和归零结构、碰轴开关结构、天地锁轴结构、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和变码结构,设计成新颖的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要求只需用按键开关锁,并能在68~108范围变化密码,使其有结构合理简单、防盗性能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特点如下1)设计由按键1、棘轮2、拉簧3、压簧4、拉键5、卡板6、主锁轴31、大拉簧40、限位块41、小拉簧7、拨爪8、号码按键板9、开关板10和变位梢11连接组成按键开启结构,只需在门外用按键开启,在室内用拉键开启(参看图5、2);2)设计由“0”位按键12、“0”位拉键13、归零按键板38、外开关轮23、偏心板21和棘爪座14、棘爪15、小弹簧16、导梢17连接组成锁住和归零结构,出门只需旋转外开关轮23,带动偏心板21将卡板32顶压至锁住位,按动零位按键12,门就被锁住(参看图5、1、2);3)设计由碰轴24上的压簧18、推拉板19和卡圈20,以及偏心板21、内外开关轮22、23连接组成碰轴开关结构(参看图2),进屋将门推到门框内,碰轴24自动进入门框锁孔内,出门旋转内开关轮22,使偏心板21顶动推拉板19带动碰轴开启门锁;4)设计由偏心盘25、连接轴26、连接板27、小轴28、壳体29和同步板30连接组成天地锁轴结构,旋转内外开关轮22、23,使2根主锁轴31受卡板32推动伸入门框锁孔内,同时天地连接轴26带动天地锁轴伸入门框锁孔内,此时按动“0”位键12,锁被锁定(参看图2、3);5)设计由变位轴33、梢子34、限位件35,带动偏心板21、同步板30、推拉板19的轴36和天地轴结构连接组成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参看图3),在屋内锁门是旋转内开关轮22将卡板32顶到锁定位,拉动变位轴33到止档位,外开关轮23只能空转,此时锁处于锁住状态,与主轴31相连接的限位板37进入“0”位按键板38和号码按键板9的限位槽内,各按键不能按动,保证在屋外不可能试按键开启锁(参看图2、3);以及6)设计由棘轮2、开关板10、变位梢11和压簧39连接组成变码结构(参看图6),用户要改变密码,只需拨开棘轮2和开关板10,将变位梢11插入开关板10别的号码孔内,就变成新的开启号码,其开启密码可在68~108范围内选择。下面用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设计结构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的右侧视图;图2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右侧视图的C-C剖视图;图3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右侧视图的A-A剖视图;图4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的正面视图;图5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的正面视图的B-B剖视图;图6是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的变码原理图。如图1、2、3、4、5所示,本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是由按键开启结构、锁住和归零结构、碰轴开关结构、天地轴结构、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和变码结构以及壳体29和锁面板42组成,其特征在于有1个由号码按键板9前端通过壳体29前板与号码按键1插套固紧连接,并通过按键1与锁面板42键孔滑套支撑连接,后端通过壳体29后板与拉键5插套固紧连接,前部限位槽与限位板37移动限位连接并用压簧4压紧,拨爪8中间与号码按键板9梢固连接,右端与小拉簧7前端连接,并通过小拉簧7后端与号码按键板9固定连接,左端拨爪与棘轮2齿拨动连接,棘轮2内孔与主锁轴31滑套连接,端面与开关板10接触并通过变位梢11插接同步连接,开关板10内孔与主锁轴31滑套连接,可分别按8个号码按键1拨动8个开关板10外圆缺口对准卡板6,主锁轴31才能退出而组成按键开启结构;1个由“0”位按键板38前端通过壳体29前板与“0”位按键12插套固紧连接,并通过按键12与锁面板42键孔滑套支撑连接,前部限位槽与限位板37移动限位连接并用压簧43压紧,棘爪座14与“0”位按键板38梢固连接,右端棘爪15与4个棘轮2齿传动连接,左端与导梢17滑套连接并用小压簧16压紧,按下“0”位按键12带动4个棘轮2转动,并通过棘轮2带动开关板10外圆缺口离开卡板6,或开关板10外圆缺口回到零位,卡板6便锁住主锁轴31而组成按键锁住结构,或按键归零结构;以及由8个棘轮2和8个开关板10内孔分两组与2根主锁轴31滑套连接,并用压簧39压紧,棘轮2端面与开关板10端面接触,并通过变位梢11与开关板10的6~10个号码孔插入变码连接而组成变码结构。所述的碰轴开关结构,如图2、3所示,它由碰轴24上端与推拉板19下端梢固连接,下端与壳体29轴孔滑动连接,斜面轴上部与卡圈20卡固连接并用压簧18压紧,偏心板21内孔与内外开关轮(22、23)的套轴36滑套固定连接,偏心板21与推拉板19推拉接触并用2根大拉簧40拉紧,推拉板19导槽与开关轮套轴36滑套连接并用限位块41限位,进屋将门板推到门框内,碰轴24自动进入门框锁孔内,进出门旋转开关轮(22、23),偏心板21顶动推拉板19带动碰轴24退出门框锁孔而组成。如图2、3所示,天地轴结构由偏心盘25内孔与开关轮套轴36滑套连接并由同步板30带动转动,同步板30通过变位轴33、梢子34、限位块35由开关轮22或23带动转动,偏心盘25左右外圆分别与连接板27内端摆动连接,连接板27外端通过小轴28与连接轴26内端连接,连接轴26内端与壳体29侧板滑套连接,外端适合与天地锁轴连接而组成,此外2根主锁轴31与卡板32下端卡固连接并受卡板32拉动,旋转内外开关轮(22、23),天地锁轴和2根主锁轴31可同时伸入门框三方锁孔内,按“0”位按键锁就锁定。如图3所示,屋内防外开启结构由变位轴33与壳体29滑动连接,与内外开关轮(22、23)内孔滑套连接,并通过连接梢34连接内外开关轮(22、23),或不连接外开关轮23空转,限位件35与变位轴33滑套限位连接,偏心盘25与同步板30固定连接,推拉板19导槽与套轴36滑套连接,偏心板21、同步板30与套轴36固定连接,套轴36内孔与变位轴33滑套连接并由梢子34带动转动,旋转内外开关轮(22、23)将卡板32顶到锁住位,此时限位板37与“0”位按键板38和号码按键板9限位槽插入连接,并使按键按不动,变位轴33拉出与外开关轮23的连接梢脱离接触,并使外开关轮23处于空转而组成。壳体29与主锁轴31、碰轴24、内外开关轮(22、23)、连接轴26和按键板(9、38)滑动支撑连接。锁面板42与按键(1、12)滑动支撑连接,与门板安装连接并用螺栓44固定。总之,按照本实施例设计制造的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就可用按键开启结构的号码按键开启锁,用锁住和归零结构的“0”位按键锁住锁,用碰轴开关结构的碰轴在关门锁住门锁,或旋转内外开关轮开启门锁,用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式机械密码防盗锁,它是由按键开启结构、锁住和归零结构、碰轴开关结构、天地轴结构、屋内防外开启结构和变码结构,以及壳体(29)和锁面板(42)组成,其特征在于有1个由号码按键板(9)前端通过壳体(29)前板与号码按键(1)插套固紧连接,并通过按键(1)与锁面板(42)键孔滑套支撑连接,后端通过壳体(29)后板与拉键(5)插套固紧连接,前部限位槽与限位板(37)移动限位连接并用压簧(4)压紧,拨爪(8)中间与号码按键板(9)梢固连接,右端与小拉簧(7)前端连接,并通过小拉簧(7)后端与号码按键板(9)固定连接,左端拨爪与棘轮(2)齿拨动连接,棘轮(2)内孔与主锁轴(31)滑套连接,端面与开关板(10)接触并通过变位梢(11)插接同步连接,开关板(10)内孔与主锁轴(31)滑套连接,可分别按(8)个号码按键(1)拨动8个开关板(10)外圆缺口对准卡板(6),主锁轴(31)才能退出而组成按键开启结构;1个由“0”位按键板(38)前端通过壳体(29)前板与“0”位按键(12)插套固紧连接,并通过按键(12)与锁面板(42)键孔滑套支撑连接,前部限位槽与限位板(37)移动限位连接并用压簧(43)压紧,棘爪座(14)与“0”位按键板(38)梢固连接,右端棘爪(15)与4个棘轮(2)齿传动连接,左端与导梢(17)滑套连接并用小压簧(16)压紧,按下“0”位按键(12)带动4个棘轮(2)转动,并通过棘轮(2)带动开关板(10)外圆缺口离开卡板(6),或开关板(10)外圆缺口回到零位,卡板(6)便锁住主锁轴(31)而组成按键锁住结构,或按键归零结构;以及由8个棘轮(2)和8个开关板(10)内孔分两组与2根主锁轴(31)滑套连接,并用压簧(39)压紧,棘轮(2)端面与开关板(10)端面接触,并通过变位梢(11)与开关板(10)的6~10个号码孔插入变码连接而组成变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树全周素屏兰剑杨琪琳
申请(专利权)人:杨树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