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01609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终端在使用单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时,人脸识别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在第一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一图像以及在第二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均包括目标人脸对象的人脸图像;获取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间的视差信息;根据该视差信息,确定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使用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终端设备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以手机为例,由于人脸解锁带来的便利性,目前很多手机均具备了人脸解锁功能,从而可以利用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并在识别出当前的使用者为手机所有者时自动解锁手机。由于深度摄像头的成本比较高,因此,目前大部分的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仍然是单摄像头。然而,当使用单摄像头来进行人脸识别时,手机并不能识别出用户真人与用户照片(例如,打印照片或者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间的差别,从而导致人脸识别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终端在使用单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时,人脸识别的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摄像头在第一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一图像以及在第二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摄像头在第一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一图像以及在第二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均包括目标人脸对象的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间的视差信息;根据所述视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摄像头在第一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一图像以及在第二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均包括目标人脸对象的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间的视差信息;根据所述视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间的视差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进行立体匹配,得到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间的视差图;其中,所述视差信息为所述视差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包括:获取所述视差图中人脸区域对应图像的深度图;根据所述深度图,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是否为活体,包括:获取所述视差信息对应的深度信息;在所述深度信息与预设人脸活体的深度信息相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为活体;在所述深度信息与预设人脸活体的深度信息不匹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人脸对象为非活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目标高度。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摄像头在第一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一图像以及在第二高度位置采集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