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99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以及相应的OLED面板,通过在柔性OLED显示屏的封装层上制作金属网格触控线路,并使金属网格触控线路避开像素点的发光区,在相邻像素点的中间区域走线,且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至少其中一种电极通过下方的金属桥连接导通,从而可以实现柔性触摸屏,并通过减少透明光学胶的使用,使其厚度变薄膜,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AMOLED)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曲面和柔性显示触控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各大面板厂商纷纷投资布局柔性显示触控项目。目前配合AMOLED显示屏的触控技术主要有外挂式触控薄膜(Film)贴合方案和玻璃封装的刚性On-Cell技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无论是外挂薄膜贴合还是玻璃On-Cell触控技术,都存在增加产品厚度影响窄边设计的问题。如图1所示,示出了现有的一种采用外挂式触控薄膜贴合方案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板1’、OLED层2’、封装层3’、第一透明光学胶层4’、触控薄膜层5’、偏光片6’、第二透明光学胶层7’以及盖板玻璃层8’。其中,通过透明光学胶将触控薄膜和OLED层进行贴合,同时需要将偏光片与盖板玻璃通过透明光学胶进行贴合,由于贴合次数为两次,贴合公差一般都在0.1mm以上,所以外挂式触控薄膜贴合方案会增大产品厚度而且不利于窄边框产品设计。如图2所示,示出了现有的一种采用玻璃封装On-Cell触控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板10’、OLED层20’、封装玻璃层30’、触控线路层40’、偏光片50’、透明光学胶层60’以及盖板玻璃层70’。其是在显示屏的封装玻璃上制作触控感应线路,然后将封装玻璃的一面通过透明光学胶与OLED面板贴合到一起,不需要再单独贴合外挂式触控薄膜,但是这种结构只适合制作刚性的AMOLED显示屏,而且产品整体厚度较厚,不适合当前产品轻薄化及柔性化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可以实现柔性触摸屏,并能减少OLED显示面板的厚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第一网格电极;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交叉的位于同层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的一侧;桥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桥;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相接触,绝缘层的另一侧与桥金属层相接触,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与所述金属桥实现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网格电极与其相邻的第二网格电极的相邻的边为交错设置,其第一金属线与相邻的第二金属线之间通过微小断开以实现第一触摸电极串和第二触摸电极串之间的电学分离。其中,所述金属桥为由多条第三金属线形成的金属网格桥,所述金属网格桥整体呈线性、X型或双X型。其中,所述金属桥两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网格电极实现电连接,所述金属桥两端的连接部较相邻第三金属线更粗。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与第二触摸电极串相互交错设置的边具有脉冲式边缘或锯齿形边缘。其中,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采用钛铝钛三层复合金属,所述金属桥采用钛铝钛或者钼铝钼三层复合金属。其中,所述第一网格电极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种,所述第二网格电极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另一种。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线、第二金属线以及第三金属线均沿相邻像素点中间走线,且其宽度均处于0.5~5μm范围以内。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不超过相邻像素点的距离。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包括:衬底基板、设于衬底基板上的OLED层以及设于所述OLED层上方的封装层;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封装层上的如前述的触摸屏;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上的保护层。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及OLED显示面板,通过在柔性OLED显示屏的薄膜封装层上制作金属网格触控感应线路,可以实现柔性显示触控的On-Cell触控方案;而且,由于采用金属网格作为触控感应线路,使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弯折特性,且金属网格线在相邻像素点中间走线,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触控传感器对OLED的光学影响;同时,由于有效减少了触摸屏的贴合次数,其可以在实现柔性显示触控的同时,有效减薄产品厚度,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采用外挂式触控薄膜贴合方案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采用玻璃封装On-Cell触控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第一触摸电极串与第二触摸电极串交叉处一个实施例的更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第一触摸电极串与第二触摸电极串相邻区域的更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第一触摸电极串与第二触摸电极串交叉处另一个实施例的更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第三金属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3中第三金属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第三金属线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并结合图4至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触摸屏1包括:在第一方向(如x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11,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中的每个第一触摸电极串11包括由多条第一金属线110交叉形成的第一网格电极111,即在每一触摸电极串11中包含多个第一网格电极111,相邻第一网格电极之间通过第一金属线110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线110沿相邻像素点7中间走线,即像素点7位于网格内,从而网格线不会遮挡像素点7的发光区;在第二方向(如y方向)上排列的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11交叉的位于同层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串12,所述每个第二触摸电极串12包括由多条第二金属线120交叉形成的第二网格电极121,所述第二金属线120沿相邻像素点中间走线;在图3中,为了方便观看,其视角为金属网格触摸屏的仰视视角,故所述金属桥13位于最上层;后面图4至图6的视角类似;以及绝缘层14,其设置于第一触摸电极串11与第二触摸电极串12的一侧;桥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第一网格电极;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交叉的位于同层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的一侧;桥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桥;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相接触,绝缘层的另一侧与桥金属层相接触,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与所述金属桥实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第一网格电极;在第二方向上排列的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摸电极串交叉的位于同层的多个第二触摸电极串,每一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包括多个第二网格电极;绝缘层,其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的一侧;桥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金属桥;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触摸电极串以及第二触摸电极串相接触,绝缘层的另一侧与桥金属层相接触,所述第二触摸电极串中的相邻两个第二网格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与所述金属桥实现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二网格电极包括多条第二金属线;所述第一网格电极与其相邻的第二网格电极的相邻的边为交错设置,其第一金属线与相邻的第二金属线之间通过微小断开以实现第一触摸电极串和第二触摸电极串之间的电学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桥为由至少一条第三金属线形成的金属网格桥,所述金属网格桥整体呈线性、X型或双X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桥两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