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实验模拟装置,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及其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污染物随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排入各类水环境系统中,对自然环境甚至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探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为污染物控制及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潮滩、湖岸、湿地、稻田等水环境系统普遍存在上覆水周期性落干与淹没的交替过程,导致系统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更加复杂。目前,研究此类干湿交替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仍不成熟。现有的一些实验装置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无法很好的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不能准确分层取土样和间隙水样,实验误差较大;现有的一些装置,存在无法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滤液中污染物收集不够准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种用于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及模拟方法,本模拟装置利用连通器原理,通过调节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升、下降的高度和频率来实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滤液收集系统、螺纹连接装置(15)、软管连接装置(6)、支撑平台(16);所述干湿交替控制平台置于支撑平台(16)上,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部是一水箱(1),下部是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水箱(1)与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所述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底部设有操作按钮(3),操作按钮(3)用于自动控制干湿交替控制平台的升降高度和升降频率;所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置于支撑平台(16)上,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通过软管连接装置(6)与干湿交替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干湿交替控制平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滤液收集系统、螺纹连接装置(15)、软管连接装置(6)、支撑平台(16);所述干湿交替控制平台置于支撑平台(16)上,干湿交替控制平台上部是一水箱(1),下部是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水箱(1)与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之间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所述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底部设有操作按钮(3),操作按钮(3)用于自动控制干湿交替控制平台的升降高度和升降频率;所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置于支撑平台(16)上,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通过软管连接装置(6)与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1)相连通;所述滤液收集系统包括锥形过滤装置(11)和可更换滤液收集器(13),锥形过滤装置(11)通过螺纹连接装置(15)与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相连,锥形过滤装置(11)置于支撑平台(16)下方,可更换滤液收集器(13)用于收集从锥形过滤装置(11)底部流出的深层渗漏液。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电动剪叉式升降装置(2)为不锈钢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模拟干湿交替模式下污染物迁移规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一侧垂向每间距5cm均匀分布有柱式取样口(9),柱式取样口用于取土样,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另一侧垂向每间距2cm均匀分布有管式取样口(10),管式取样口(10)用于取间隙水样;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上下均为开口设计;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底部出口处固定有一个圆形筛孔板,所述圆形筛孔板的半径为25cm,厚度为1cm;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右侧水土界面处设有第二阀门(7),通过软管连接装置(6)与干湿交替控制平台顶部水箱(1)上的第一阀门(5)相连;污染物迁移实验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淼,汪靓,朱腾义,陈玉茹,程吉林,王玉琳,赵永岭,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