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831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及勘探钻采工具的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超声波脉冲反射原理来进行厚度测量,当探头发射的超声波脉冲通过被测物体到达材料分界面时,脉冲被反射回探头,通过精确测量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被测材料的厚度;距离传感器是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此系统不仅减少了测量时间,省去了管体在测量时反复吊装、旋转的步骤,还在根本上解决了用卡尺、塞尺等测量弯曲度、同轴度时测量困难及误差大的问题,在减少检测时间及人员数量的同时,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及勘探钻采工具的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及勘探行业使用的铝合金钻杆基本上是从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家购买,国内对于铝合金钻杆的研制还处于初始阶段,管体检测设备的研制更是尚未起步。由于铝合金钻杆管体存在阶段性变化,壁厚、内径、外径在不同位置存在变量,使测量过程非常繁琐,目前国内没有成型的检测设备,基本是人工用卡尺、塞尺等量具进行检测。在测量直径时,由于过渡区域为非平面,卡尺定位不准确,致使测量重复精度低、误差大、耗时长、工作量多;测量弯曲度、同轴度时,由于过渡形式的不同,通长方向上的直径存在变量,需要制作多种垫块进行隔垫,在管体旋转过程中用塞尺进行测量,定位极不准确,需要进行反复验证,并且需要多人操作;对于腔体内部的过渡区域无法测量,只能破坏一个产品进行测量。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测量方法主要是接触式测量,用卡尺卡住管体进行检测,卡尺对被测表面的平整度要求高,在斜面上定位不准确、误差大,重复精度低。由于管体外径不同,使用塞尺测量时需要把管体垫起,在滚动过程中寻找最低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测量壁厚,管体的未知壁厚设为t,超声波在铝合金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为V超,从发射到返回探头的记录时间为S超,t=S超×V超/2;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形位尺寸,距离传感器两次的测量位置距离为L1;管体的实际直径设为D,光脉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光,在L2处的发射、返回时间为S2,在L3处的发射、返回时间为S3,D=L1‑L2‑L3=L1‑S2×V光/2‑S3×V光/2,根据此原理还可测量弯曲度、同轴度等指标;内视系统装有视频采集器,采集器在半球面区域任意旋转,可将管体内部的图像传输至显示器,由此观察管体内部的表面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测量壁厚,管体的未知壁厚设为t,超声波在铝合金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为V超,从发射到返回探头的记录时间为S超,t=S超×V超/2;通过距离传感器测量形位尺寸,距离传感器两次的测量位置距离为L1;管体的实际直径设为D,光脉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光,在L2处的发射、返回时间为S2,在L3处的发射、返回时间为S3,D=L1-L2-L3=L1-S2×V光/2-S3×V光/2,根据此原理还可测量弯曲度、同轴度等指标;内视系统装有视频采集器,采集器在半球面区域任意旋转,可将管体内部的图像传输至显示器,由此观察管体内部的表面质量,将视频采集器换下,安装内径通规,利用检测系统的动力设备是通规在罐体内移动,以此来检查内腔通过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将铝合金钻杆放在多个支架分总成上,通过检测分总成上的超声波探头来测量管体的壁厚,超声波探头可在一定角度内活动,以适应测量有一定角度的过渡斜面,通过对管体通长方向上壁厚的测量,可确定管体内加厚、外加厚、内过渡、外过渡、薄壁的各区域的具体长度,对管体的结构进行定位;检测分总成上装有距离传感器,通过测得的距离差值,检测管体的直径、弯曲度、总长度及同轴度;内部检测分总成配有视频头,检测管体内腔的表面质量,将视频头换下后,安装内径通规,检测内腔的通过性,钻井过程中实现内部取芯。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方法的全尺寸铝合金钻杆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臣李宝王秀琴陈成刘春艳王刚徐建林张丽莉甘冰袁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