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805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属于发射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炮弹发射装置在炮弹发射出去后,发射筒的电极上形成了一层不导电的发射药残渣及氧化膜,使得后续炮弹无法发射的问题。包括内卡座,内卡座内设有贯穿的空腔,空腔内设有套筒,在套筒一端设有尾塞组件,在套筒另一端设有电极头组件;尾塞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套筒内的尾螺杆、弹簧以及第一卡台,弹簧套设在第一卡台上;电极头组件包括绝缘固定套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滑动螺杆和电极头,且设置在空腔内的滑动螺杆上设有滑针,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针相配合的螺旋槽,滑动螺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且延伸出绝缘固定套外与电极头连接,电极头的另一端设有十字花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炮弹发射装置在自动点火(通电),炮弹发射出去后,发射筒的电极上因为发射药燃烧后会在上覆盖一层残渣及点火瞬间产生的高温在电极上有氧化物生成,残渣及氧化物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层不导电的氧化膜,使得后续炮弹无法发射。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过中,炮弹的发射是连续的,在发射下一发前不允许也没有时间能把电极上的氧化物擦除,导致后续炮弹安装后连接不好、无法继续发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炮弹发射装置在炮弹发射出去后,发射筒的电极上因为发射药燃烧后会在上覆盖一层残渣及点火瞬间产生的高温在电极上有氧化物生成,氧化物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一层不导电的氧化膜,使得后续炮弹无法发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包括内卡座,内卡座内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套筒,在套筒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的尾塞组件,在套筒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的电极头组件;所述尾塞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套筒内的尾螺杆,设置在套筒内的尾螺杆上设有弹簧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卡座(1),内卡座(1)内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套筒(19),在套筒(19)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19)的尾塞组件,在套筒(19)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19)的电极头组件;所述尾塞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套筒(19)内的尾螺杆(12),设置在套筒(19)内的尾螺杆(12)上设有弹簧(16)以及用于卡住弹簧(16)的第一卡台,所述弹簧(16)套设在第一卡台上;所述电极头组件包括设置在套筒(19)内的绝缘固定套(7)和旋转机构;所述绝缘固定套(7)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滑动螺杆(8)和电极头(6),所述滑动螺杆(8)的一端设置在空腔内,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卡座(1),内卡座(1)内设有贯穿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套筒(19),在套筒(19)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19)的尾塞组件,在套筒(19)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套筒(19)的电极头组件;所述尾塞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套筒(19)内的尾螺杆(12),设置在套筒(19)内的尾螺杆(12)上设有弹簧(16)以及用于卡住弹簧(16)的第一卡台,所述弹簧(16)套设在第一卡台上;所述电极头组件包括设置在套筒(19)内的绝缘固定套(7)和旋转机构;所述绝缘固定套(7)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滑动螺杆(8)和电极头(6),所述滑动螺杆(8)的一端设置在空腔内,且设置在空腔内的滑动螺杆(8)上设有滑针(9)以及压缩弹簧(16)用的第二卡台,套筒(19)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针(9)相配合的螺旋槽(18),所述滑动螺杆(8)通过滑针(9)与螺旋槽(18)的配合在套筒(19)内旋转下滑;滑动螺杆(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且延伸出绝缘固定套(7)外与电极头(6)连接,电极头(6)的另一端设有十字花槽,滑动螺杆(8)延伸出绝缘固定套(7)外的距离大于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点火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9)包括与尾塞组件连接的延长套(11)、与绝缘固定套(7)连接的螺旋套(10),螺旋套(10)和延长套(11)相对接且内径相同,所述螺旋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张社林杨明佐刘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