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循环方式为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经过蒸发器换热后再从出风口排出,以实现空调室内机的室内循环。然而,在空调室内机制冷过程中,需不断地将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成液态水排出,这样会导致室内空气中的水分不断减少,进而影响用户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使室内较为干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装置,包括:雾化装置;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雾化装置连接,以将室内机壳体内的冷凝水引流至雾化装置内进行雾化以形成蒸汽;出流管,出流管的一端与雾化装置连接,出流管的另一端与室内机壳体连接,以将雾化装置内的蒸汽引入室内机壳体内。进一步地,引流管包括多个连接管,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连接管之间,以对从室内机壳体内排出的冷凝水进行过滤。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40);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的一端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10)连接,所述引流管(60)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40)连接,以将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雾化装置(40)内进行雾化以形成蒸汽;出流管(30),所述出流管(30)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40)连接,所述出流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连接,以将所述雾化装置(40)内的蒸汽引入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装置(40);引流管(60),所述引流管(60)的一端用于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机壳体(10)连接,所述引流管(60)的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40)连接,以将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雾化装置(40)内进行雾化以形成蒸汽;出流管(30),所述出流管(30)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40)连接,所述出流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连接,以将所述雾化装置(40)内的蒸汽引入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60)包括多个连接管(61),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过滤结构(7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61)之间,以对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排出的冷凝水进行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40)包括雾化壳体和设置在所述雾化壳体上的排污阀(41),以通过所述排污阀(41)排出所述雾化壳体内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40)具有安装部,所述雾化装置(40)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配合的空调室外机的壳体上。5.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连接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以通过所述加湿装置向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供入蒸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模块(20),所述新风模块(20)包括进新风管道(22),室外气体通过所述进新风管道(22)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连通,以使从所述加湿装置的出流管(30)进入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的蒸汽与从所述进新风管道(22)进入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的所述室外气体混合,并在混合后流入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内机组件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具有新风腔(11)、蒸汽腔(12)、以及与所述新风腔(11)和所述蒸汽腔(12)均连通的混合腔(13),所述进新风管道(22)与所述新风腔(11)连通,所述出流管(30)与所述蒸汽腔(12)连通,以使位于所述新风腔(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哲柳,安智,游俊雄,莫建樷,林兆庆,李瑞敏,唐文博,宋鹏,罗镇雄,曹端辉,陈鹏宇,袁文昭,吴俊鸿,彭光前,车雯,李啸宇,陈志伟,陈英强,张兴钰,刘鹏,向新贤,廖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