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和智能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层楼宇中,通常楼下会配有换热站,交换从市政热网过来的热水量,使热水温度达到设定值,供给高层楼宇供暖使用。现有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为集中监控方式。集中供暖方式造成房间的温度会受相邻房间影响,且供热量不会跟随室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粗放型供热方式,通常会造成房间内温度过高,住户需要开窗散热。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需要对换热站中的控制器进行手动配置,带来大量的现场调试工作,且对于之后的维修与拓展工作也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中的每个房间均设置室温控制器,楼下换热站中的每个换热器均设置换热控制器,每个循环水泵均设置循环水泵控制器;并将所有的控制器互联以形成群智能网络系统;各个控制器依次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中的每个房间均设置室温控制器,楼下换热站中的每个换热器均设置换热控制器,每个循环水泵均设置循环水泵控制器;并将所有的控制器互联以形成群智能网络系统;各个控制器依次发起调节任务,当某一种控制器发起调节任务时,其余的控制器配合所述调节任务对相应的设备或空间进行信息采集,且对相邻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并完成系统运算,实现自主协同调节高层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其中:室温控制器内设置对应房间的建筑参数,窗墙比,各墙面传热系数,房间预设室内温度,室温预测控制动态模型,通过采集太阳光光照强度与相邻房间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群智能的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高层集中供暖系统中的每个房间均设置室温控制器,楼下换热站中的每个换热器均设置换热控制器,每个循环水泵均设置循环水泵控制器;并将所有的控制器互联以形成群智能网络系统;各个控制器依次发起调节任务,当某一种控制器发起调节任务时,其余的控制器配合所述调节任务对相应的设备或空间进行信息采集,且对相邻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并完成系统运算,实现自主协同调节高层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其中:室温控制器内设置对应房间的建筑参数,窗墙比,各墙面传热系数,房间预设室内温度,室温预测控制动态模型,通过采集太阳光光照强度与相邻房间温度,测定对应的每个房间内散热器流量值;换热控制器内设置对应换热器的一次网供回水温度和回水流量,二次网回水温度,并预设二次供水温度,实时测定一次网回水流量值与二次网供水温度值;循环水泵控制器内设置水泵性能参数和预设调节余量阈值,并实时检测对应水泵的频率值并计算出相应的总流量值;若群智能网络系统中存在发起调节任务的室温控制器,则该室温控制器与其相邻的室温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经过若干次信息交互叠加后系统确定高层总流量需求,并将参数传递给循环水泵控制器;若群智能网络系统中存在发起调节任务的循环水泵控制器,则该循环水泵控制器与相邻的循环水泵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经过若干次信息交互后,群智能网络系统确定每个循环水泵的运行参数,并根据运行参数控制循环水泵的运行状态;若群智能网络系统中存在发起调节任务的换热控制器,则该换热控制器与相邻的换热控制器进行信息交互;经过若干次信息交互后,群智能网络系统改变进入每台换热器的一次热媒流量,改变传送到换热器的热能,使二次供水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若群智能网络系统中没有发起调节任务的控制器,则各个控制器的运行参数不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控制器、循环水泵控制器和换热控制器至少每一小时发起一次调节任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控制器发起调节任务的条件为:室温控制器达到了预设的控制周期,或者室温发生变化不满足设定条件;所述换热器控制器发起调节任务的条件为:换热器控制器所检测的二次网供水温度不满足设定条件;所述循环水泵控制器发起调节任务的条件为:循环水泵控制器达到了预设的控制周期或者末端所需热水流量发生变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是指每个房间的温度、散热器流量、一次网的流量和二次网供水温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任务的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安军,周梦,于军琪,魏廷剑,刘奇特,叶子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