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682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布设于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包括设置于仰拱底部的1~3根双壁打孔波纹管,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纵向设置,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的开口作为仰拱底部的积水的进水口,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均与隧道水沟相连通,用于将进入管内的积水排于隧道水沟内;当双壁打孔波纹管的个数大于1根时,多根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并列排布,且相贯通。该方法快速、便捷,易于操作,采用该方法在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间构成了完备的排水体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隧底积水无法排出的情况,防止仰拱底部水的聚集,产生泵吸效应,确保运营质量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内隧道富水地层隧道施工中,对隧道仰拱底部的积水以往未有具体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仅靠管理要求及现场施工人员责任心,尽量将水抽排干净后再浇筑混凝土,这就造成仰拱二衬浇筑时无法与仰拱初支无法密贴,在仰拱施工完成后,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易形成积水,仰拱底的水无法排出,沉积在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在运营中产生泵吸效应,破坏仰拱质量,严重影响运营阶段的安全质量,同时造成运营期间需要进行往复整治,影响运营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该方法快速、便捷,易于操作,采用该方法在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间构成了完备的排水体系,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隧底积水无法排出的情况,防止仰拱底部水的聚集,产生泵吸效应,确保运营质量安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布设于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包括设置于仰拱底部的1~3根双壁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布设于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包括设置于仰拱底部的1~3根双壁打孔波纹管(1),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纵向设置,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开口作为仰拱底部的积水的进水口,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均与隧道水沟相连通,用于将进入管内的积水排于隧道水沟内;当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个数大于1根时,多根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并列排布,且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布设于仰拱初支与仰拱二衬之间,包括设置于仰拱底部的1~3根双壁打孔波纹管(1),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纵向设置,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开口作为仰拱底部的积水的进水口,各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均与隧道水沟相连通,用于将进入管内的积水排于隧道水沟内;当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个数大于1根时,多根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并列排布,且相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与隧道水沟相连通的位置有多处,且沿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通的位置处连接有一根或两根环向盲管(2),且所述环向盲管(2)的直径小于双壁打孔波纹管(1)的直径,各所述环向盲管(2)的出水口均接入隧道水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为1根时,所述相连通的位置处通过三通接头(3)与两根环向盲管(2)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壁打孔波纹管(1)为2或3根时,相邻的两根双壁打孔波纹管(1)通过三通接头(3)相连通,所述三通接头(3)的第三出口与环向盲管(2)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富水地层仰拱体外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盲管(2)采用土工布包裹,土工布外覆盖一层H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殷晓东田英辉梁振秦召刘斌罗进李志军张兆军王尚书侯超汤旭李祥张育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