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降温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随着矿井开采的深度逐渐增加,因为地热的影响,使得矿井内的温度升高,极大的影响了采矿工人对矿井的开采。因此,对矿井内的进行降温是在矿井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喷雾装置喷雾的方式对矿井内部进行降温,但是其喷雾装置的喷洒口径是固定的,导致喷洒出来的喷雾覆盖的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喷雾装置喷雾范围覆盖较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包括上底板、支撑立柱、下底板、步进电机、转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第二轴承支座、支座、连接件、两根固定连接管、两个喷雾机构、温度感应器、处理器、控制电路、空气压缩机和高压水泵;所述支撑立柱垂直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上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支撑立柱、下底板、步进电机、转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第二轴承支座、支座、连接件、两根固定连接管、两个喷雾机构、温度感应器、处理器、控制电路、空气压缩机和高压水泵;所述支撑立柱垂直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上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上;所述转轴包括套筒、皮带轮、固定环和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的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环,另一端开设有第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井下智能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底板、支撑立柱、下底板、步进电机、转轴、第一轴承、第一轴承支座、第二轴承、第二轴承支座、支座、连接件、两根固定连接管、两个喷雾机构、温度感应器、处理器、控制电路、空气压缩机和高压水泵;所述支撑立柱垂直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上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相对设置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轴承支座和所述第二轴承支座上;所述转轴包括套筒、皮带轮、固定环和转轴本体;所述转轴本的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环,另一端开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环形密封件和第四环形密封件;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密封件和所述第四环形密封件配合形成第三环形通道;所述套筒上设置有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三环形通道连通;所述转轴本体内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三环形凹槽上设置有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三环形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并贯穿所述转轴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套筒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转轴本体与所述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设置在所述转轴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皮带与所述皮带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所述连接件呈圆主体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流体入口;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沿所述连接件的径向贯穿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转轴本体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圆形凹槽内,使得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连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两根固定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侧壁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两根固定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喷雾机构连通;所述套筒上还设置有流体接头;所述流体接头包括高压水进管、压缩空气进管、总管和混合室;所述高压水进管、所述压缩空气进管和所述总管分别与所述混合室连通;所述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连通;所述高压水进管用于与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进管用于与所述压缩空气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电端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高压水泵和所述步进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感应器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矿井井下的温度,生成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