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
技术介绍
下水道井盖在道路上经常看见,下水道井盖用于遮盖道路中的维修井。目前在马路上的井盖由于长期被磨损或撞击,经常会出现孔洞,行人携带的小物件或钥匙容易从孔洞中掉落进去,造成经济损失,且通孔经常会使高跟鞋的鞋跟陷进去,造成行人的扭伤,对行人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其结构包括路面、井盖框、井盖、橡胶圈,所述井盖框设在路面且两者的顶部齐平,所述井盖框上安装有井盖,所述井盖的底部边缘设有橡胶圈,所述井盖底部通过橡胶圈设在井盖框上,所述井盖由井盖体、空腔、补齐板、转轴、电机、检测装置组成,所述井盖体中奖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为圆形,所述补齐板设在空腔内部且两者相契合,所述补齐板底部中间与转轴垂直连接,所述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井盖体底面,所述井盖体底部连接有检测装置。作为优化,所述检测装置由凸透镜、密封壳体、聚光筒、光线传感器组成,所述密封壳体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其结构包括路面(1)、井盖框(2)、井盖(3)、橡胶圈(4),所述井盖框(2)设在路面(1)且两者的顶部齐平,所述井盖框(2)上安装有井盖(3),所述井盖(3)的底部边缘设有橡胶圈(4),所述井盖(3)底部通过橡胶圈(4)设在井盖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由井盖体(30)、空腔(31)、补齐板(32)、转轴(33)、电机(34)、检测装置(35)组成,所述井盖体(30)中奖设有空腔(31),所述空腔(31)为圆形,所述补齐板(32)设在空腔(31)内部且两者相契合,所述补齐板(32)底部中间与转轴(33)垂直连接,所述转轴(33)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其结构包括路面(1)、井盖框(2)、井盖(3)、橡胶圈(4),所述井盖框(2)设在路面(1)且两者的顶部齐平,所述井盖框(2)上安装有井盖(3),所述井盖(3)的底部边缘设有橡胶圈(4),所述井盖(3)底部通过橡胶圈(4)设在井盖框(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由井盖体(30)、空腔(31)、补齐板(32)、转轴(33)、电机(34)、检测装置(35)组成,所述井盖体(30)中奖设有空腔(31),所述空腔(31)为圆形,所述补齐板(32)设在空腔(31)内部且两者相契合,所述补齐板(32)底部中间与转轴(33)垂直连接,所述转轴(33)与电机(34)相连接,所述电机(34)固定安装在井盖体(30)底面,所述井盖体(30)底部连接有检测装置(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补洞的下水道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35)由凸透镜(350)、密封壳体(351)、聚光筒(352)、光线传感器(353)组成,所述密封壳体(351)为圆柱状且顶部不封口,所述密封壳体(351)的顶部与井盖体(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