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50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用以解决现有洗涤剂中难以保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活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在洗涤剂中应用微胶囊技术,通过微胶囊结构来保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在组成洗涤剂产品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带有阴离子基团的助剂隔离,保持其杀菌活性,同时,不影响配方成分的最佳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
,具体涉及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洗涤剂如浓缩洗衣液、洗衣粉、洗衣凝珠、洗涤灵等各种洗涤清洁用品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洗涤剂通常主要成分为各种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等多种类型表面活性剂,一种有效的洗涤清洁产品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辅以助剂合理配伍组成。如果洗涤清洁产品体现良好的杀菌抑菌功能,一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最佳选择,然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果不加以特殊化的处理,在与其他成分复合时,尤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时,将降低或失去杀菌和抑菌功能。对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调整与其有拮抗作用的成分比例来保持其功能,如提高阳离子的含量降低阴离子的含量,但是这个比例很难达到最优——或者出现杀菌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现某些洗涤效果指标降低,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没有理想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保持杀菌活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用以解决现有洗涤剂中难以保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活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在洗涤剂中应用微胶囊技术,通过微胶囊结构来保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在组成洗涤剂产品时,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带有阴离子基团的助剂隔离,保持其杀菌活性,同时,不影响配方成分的最佳比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所述杀菌剂微胶囊包括作为囊芯的杀菌剂和作为囊膜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囊膜包覆所述囊芯,其中,所述囊膜为两层结构,包括内层囊膜和包覆内层囊膜的外层囊膜,与杀菌剂接触的内层囊膜为聚乙二醇,外层囊膜为聚乙烯醇。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10000,优选数均分子量为8000。聚乙二醇微胶囊破裂释放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时间应控制在机械洗涤程序的合适时间段内,例如洗涤后15-20分钟。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小于4000时,形成的微胶囊水溶解速度较快,在洗涤时,微胶囊释放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时间过快,例如小于10分钟时已释放完毕,其他成分将与其作用,降低去污和杀菌效果;当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大于10000时,微胶囊释放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时间过慢,例如大于20分钟,部分甚至全部微胶囊化的表面活性剂可能随着漂洗而流失,起不到杀菌效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乙二醇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25-5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杀菌剂微胶囊中,聚乙烯醇作为二次包覆材料用以提高杀菌剂微胶囊在洗涤剂中的分散性和水溶性,在制成聚乙二醇微胶囊后,用聚乙烯醇进行二次包覆。进一步的,所选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2000,优选1700;醇解度为86%-92%,优选8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乙烯醇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20-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内层囊膜和外层囊膜还添加有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增稠剂、粘合剂和增塑剂。即所述囊膜可以和其它多种助剂例如水溶性高分子成膜材料共同使用,以便使微胶囊更好地具有所需要的特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稠剂包括糊精和氧化淀粉。作为一个实施方案,增稠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0%,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粘合剂包括海藻酸钠。作为一个实施方案,粘合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0%,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增塑剂包括甘油和油酸甘油酯。作为一个实施方案,增塑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8%,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1-3%。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适合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氯化甲基(C11-19烷基)铵、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和/或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等,优选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所述杀菌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0%,优选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杀菌剂为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与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联合使用,两者在杀菌剂中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均为20-80%。两者联用可以杀灭近三十余种有害病菌,选用这两种杀菌剂,扩大了杀菌范围,提高了杀菌效果,延长了杀菌有效时间。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微胶囊中,作为内层囊膜的聚乙二醇为25-50重量%,作为外层囊膜的聚乙烯醇为20-40重量%;助剂包括增稠剂为1-5重量%,粘合剂为1-5重量%,增塑剂为1-3重量%;作为杀菌剂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10-40重量%。进一步的,所述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的尺寸可以同洗涤剂中其它成分颗粒的尺寸相匹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杀菌剂微胶囊过400目筛,或者过800目筛,或者过1000目筛,或者过2000目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复乳包囊法来形成W/O/W(水相/有机相/水相)型微胶囊结构。具体来说,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首先将杀菌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制成水溶液,形成水相;将聚乙二醇融化,加入增稠剂、增塑剂,形成有机相;(2)将水相分散在有机相中,搅拌均匀,形成W/O型乳剂;利用聚乙二醇的热塑性,通过冷却,固化,粉碎,实现第一次包覆,形成W/O型微胶囊;(3)用聚乙烯醇溶液作为水相,加入增稠剂、增塑剂、粘合剂,制作成具有一定粘度的连续水相;(4)在步骤(3)的连续水相中加入步骤(2)的W/O型微胶囊,分散均匀,形成W/O/W型乳剂;蒸发除去溶剂,干燥,粉碎,实现第二次包覆,得到W/O/W型微胶囊。通过上述工艺方法,形成两层微胶囊结构。这个两层微胶囊结构保证了杀菌剂在洗涤剂中稳定存在。聚乙烯醇形成该微胶囊最外层的囊膜,聚乙烯醇几乎不溶解于所有的有机溶剂,在表面活性剂中稳定,形成的囊膜将内容物有效地与洗涤剂中的其他成分隔离。当洗涤剂使用时,由于大量水的存在,聚乙烯醇囊膜溶解,第二次包覆形成的微胶囊破碎,释放出第一次包覆形成的以聚乙二醇为囊膜的微胶囊,这个过程例如约3-5分钟。然后通过搅拌、摩擦、挤压,杀菌剂在水中释放的时间例如约为15-20分钟,而这时,其他可能与杀菌剂反应的成分已经或随污水排放掉或与污物结合。在这种条件下,杀菌剂可以充分发挥其杀菌功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按下述含量范围备料:聚乙二醇800025-50重量%、氧化淀粉1-5重量%、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10-40重量%、油酸甘油酯1-3重量%、聚乙烯醇20-40重量%、糊精1-5重量%、海藻酸钠1-5重量%、甘油1-3重量%;(2)将聚乙二醇8000在70度下水浴加热融化,加入氧化淀粉和油酸甘油酯,搅拌均匀;(3)加入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水溶液,在70度下搅拌10分钟,分散均匀后冷却,温度降至30度时,呈凝胶状态,停止搅拌,倒出冷却,完全凝固后,破碎至2000目的粉状,一次微胶囊包裹完成;(4)将聚乙烯醇在90度下溶解在水中,加入海藻酸钠,溶解,加入糊精分散均匀,加入甘油,冷却;(5)在制成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一次微胶囊粉末,搅拌分散均匀,加热烘干,破碎至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微胶囊包括作为囊芯的杀菌剂和作为囊膜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囊膜包覆所述囊芯,其中,所述囊膜为两层结构,包括内层囊膜和包覆内层囊膜的外层囊膜,与杀菌剂接触的内层囊膜为聚乙二醇,外层囊膜为聚乙烯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涤剂用杀菌剂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微胶囊包括作为囊芯的杀菌剂和作为囊膜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囊膜包覆所述囊芯,其中,所述囊膜为两层结构,包括内层囊膜和包覆内层囊膜的外层囊膜,与杀菌剂接触的内层囊膜为聚乙二醇,外层囊膜为聚乙烯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聚乙烯醇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10000;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500-2000,醇解度为86%-9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囊膜和外层囊膜还添加有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增稠剂、粘合剂和增塑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糊精和氧化淀粉,增稠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粘合剂包括海藻酸钠,粘合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增塑剂包括甘油和油酸甘油酯,增塑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在微胶囊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氯化甲基(C11-19烷基)铵、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和/或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复乳包囊法来形成W/O/W型微胶囊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胶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秀峰王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斯泰博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