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48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按重量份计,所述钻井液包括0.07~1份物质A和100份物质B,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物质A包括100份水、1~3份絮凝剂和0.1~0.3份pH调节剂,所述物质B包括100份水、4~10份膨润土、0.01~1.0份降滤失剂和0.5~3份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称取水、絮凝剂、pH调节剂搅拌混合,静置,得到物质A;称取水、膨润土、降滤失剂、防塌剂、润滑剂、堵漏剂和加重剂混合,得到物质B;将物质A加入到物质B中,即得到钻井液。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钻井液基本性能优良,30min滤失量10~24mL、漏斗黏度19.34~32.41s;同时具有强抑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型桩是桩径100~3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施工的灌注桩,主要用于抢险加固工程。微型桩成孔常采用空气潜孔锤或水基钻井液护壁钻进,空气潜孔锤钻进由于动力介质和循环介质采用压缩空气,对孔壁支挡平衡作用差,护壁十分不利,另外钻头在岩石上冲击振动,更容易使孔壁或岩心产生振动破碎,而当地下水、河水、泉水等水资源充沛时,可以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但在易于水敏、剥落掉块的黏土地层,如何控制钻井液性能,实现安全、高效、优质钻井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中国专利201810123946.5公布了一种抑制黏土表面水化的水基钻井液及其制备,该钻井液含有水、膨润土、插层抑制剂、增粘剂、流型调节剂、降滤失剂、润滑剂和加重剂,有效的控制了黏土的表面水化程度,但该专利技术侧重于石油钻井领域,不能完全用于工程钻井领域;另外,该专利所用润滑剂为石墨粉和/或白油,环保性较差。Lam,CarlosandJefferis(LamC,JefferisSA.PhysicalPropertiesofPolymerSupportFluidsinUseandTheirMeasurementTechniques.GeotechnicalTestingJournal,2015,38(4):20140032)研究了伦敦南华克区大口径(直径0.9~1.5m)钻孔灌注桩施工时使用的水基聚合物钻井液,该钻井液由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解度40%、分子量为20×106g/mol),pH调节剂(KOH)组成,主要在坚硬的砂质黏土中使用,通过使用地面循环系统及控制钻井液的剪切稀释性,该钻井液使用效果良好。该研究侧重钻井液固相含量及粘度的控制,对固控设备及现场技术人员的操作提出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该钻井液的原材料的配方考虑了微型桩施工时施工场地有限、钻孔直径小(100~300mm)、钻遇地层多含黏土矿物且存在漏失的情况,能够有效防止卡钻、地层水敏、剥落、漏失,该钻井液维护时无需使用固控设备,极大提高了钻进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的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按重量份计,所述钻井液包括0.07~1份物质A和100份物质B,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物质A包括100份水、1~3份絮凝剂和0.1~0.3份pH调节剂,所述物质B包括100份水、4~10份膨润土、0.01~1.0份降滤失剂和0.5~3份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物质B还包括0.05~0.3份防塌剂。进一步地,所述物质B还包括1~5份堵漏剂和1~5份加重剂。进一步地,所述物质A的pH值为9~10,所述絮凝剂为水解聚丙烯酰胺,所述pH调节剂为NaOH或KOH。进一步地,所述膨润土为钠基和/或钙基膨润土,所述降滤失剂为羧甲基淀粉、接枝淀粉共聚物和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一种,所述润滑剂为水基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由植物油渣或地沟油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防塌剂为聚丙烯酸钾和/或水解聚丙烯腈钾盐。进一步地,所述加重剂为重晶石粉和/或石灰石粉,所述堵漏剂为随钻堵漏剂,所述堵漏剂包括水泥、粉煤灰和/或煤渣、惰性材料,所述水泥、粉煤灰和/或煤渣、惰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惰性材料为核桃壳、云母、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聚氨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水、絮凝剂、pH调节剂搅拌混合,静置,得到物质A;S2,称取水、膨润土、降滤失剂和润滑剂混合,得到物质B;S3,将物质A加入到物质B中,即得到钻井液。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制备物质B的过程中还加入防塌剂。进一步地,步骤S2中,制备物质B的过程中还加入堵漏剂和加重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井液基本性能优良,30min滤失量10~24mL、漏斗黏度19.34~32.41s;同时具有强抑制性,浸泡取自三峡库岸某边坡粉质黏土样品,0.5~8h膨胀率低于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井液采用的润滑剂为植物油渣或地沟油等制成的水基润滑剂,其环保性优良;另外,0.5~3份该润滑剂可降低钻井液摩阻力系数68.25~85.76%,大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CNPC88~2003《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技术要求》要求的≧65%,极大提高了微型桩施工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井液使用的堵漏剂,由具有固化能力的水泥、具有滤失能力的粉煤灰和/或煤渣、具有“架桥”、“填塞”、“悬浮拉筋”作用的惰性材料组成,其使用方便,易于形成滤饼,滤饼强度高;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井液所使用的原材料为工程钻探常用材料,其来源广、成本低廉;上述材料复配后,可有效解决卡钻、地层水敏、剥落、漏失等复杂情况;5、本专利技术的钻井液在使用过程中考虑了微型桩施工大部分地层承压能力低、易水化、崩解的因素,提出在钻井液使用过程中,使用随钻堵漏的方法,将堵漏剂按照一定配比与清水、水泥配合使用,封堵效果良好,可实现快速钻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按重量份计,包括0.07~1份物质A和100份物质B,其中,按重量份计,物质A包括100份水、1~3份絮凝剂和0.1~0.3份pH调节剂,物质B包括100份水、4~10份膨润土、0.01~1.0份降滤失剂、0.05~0.3份防塌剂、0.5~3份润滑剂、1~5份堵漏剂和1~5份加重剂。上述原料中,物质A的pH值为9~10,絮凝剂为水解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为800~1200万,水解度为30~50%,购自河北燕兴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PAM,pH调节剂为NaOH或KOH。膨润土为钠基和/或钙基膨润土,均购自山东潍坊顺发膨润土有限公司,使用钙基膨润土时需要加入3~5重量份的纯碱将钙基膨润土转化为钠基膨润土。降滤失剂为羧甲基淀粉、接枝淀粉共聚物和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一种,优选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购自河北燕兴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LV-CMC;羧甲基淀粉购自河北燕兴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CMS;接枝淀粉共聚物购自上海誉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其为柠檬过江藤(LippiaCitriodora)叶细胞培养物提取物。防塌剂为聚丙烯酸钾和/或水解聚丙烯腈钾盐,为了能够很好地抑制黏土矿物表面水化、崩解的问题,防塌剂优选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钾购自郑州市名远化工原料公司,型号为K-PAM;水解聚丙烯腈钾盐购自河北燕兴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K-HPAN。润滑剂为由植物油渣或地沟油等制成的水基润滑剂,其为经过特殊乳化工艺加工成的水溶性的纳米级乳化液滴,不仅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而且不会起泡,不引起粘度和滤失量的变化。优选地,润滑剂选择植物油渣制成的水基润滑剂,购自灵寿县冀鑫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地沟油制成的水基润滑剂购自武汉艾瑞生物柴油公司。堵漏剂为随钻堵漏剂,包含水泥、粉煤灰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钻井液包括0.07~1份物质A和100份物质B,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物质A包括100份水、1~3份絮凝剂和0.1~0.3份pH调节剂,所述物质B包括100份水、4~10份膨润土、0.01~1.0份降滤失剂和0.5~3份润滑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钻井液包括0.07~1份物质A和100份物质B,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物质A包括100份水、1~3份絮凝剂和0.1~0.3份pH调节剂,所述物质B包括100份水、4~10份膨润土、0.01~1.0份降滤失剂和0.5~3份润滑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B还包括0.05~0.3份防塌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B还包括1~5份堵漏剂和1~5份加重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A的pH值为9~10,所述絮凝剂为水解聚丙烯酰胺,所述pH调节剂为NaOH或KO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桩成孔的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为钠基和/或钙基膨润土,所述降滤失剂为羧甲基淀粉、接枝淀粉共聚物和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一种,所述润滑剂为水基润滑剂,所述润滑剂由植物油渣或地沟油制成。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春业胡新丽徐楚刘畅李岚星周昌王强吴爽爽刘东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