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45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重氮化反应,原料发生重氮化反应,获得重氮盐;S2一次偶联反应,获得的重氮盐在设定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S3二次重氮化反应、S4二次偶联反应重复之前的步骤,改变相应条件从而最终获得所需要的染料溶液;S5后续处理,对所得溶液进行处理,以获得成型的固体染料;上述每一步所得产物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有所差异,其中后续处理采用真空干燥方法,真空干燥的干燥时间短,且在干燥过程中是物理变化,避免染料重复发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还能够减少物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能避免污染或氧化变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染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很好的搭配腐蚀面料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染料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防腐蚀面料主要用于化工、冶金、矿产、地质、电镀、印染、造纸等行业和酸碱、化学药剂接触的工种做防护服面料。防酸碱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且遇酸碱液、油水不渗透,具有耐酸透时间长,耐酸压高且浸降率低等良好的防酸碱性能,对从业人员有很好的保护功能。防腐蚀面料往往在设计中需要加上特定的颜色,以便于区分;可以通过颜色来反应防酸还是防碱,也可以在面料上染色出标志来表示不同的编号,给不同的工作人员使用,便于快速识别出使用者;但是在工作过程中,面料能够耐腐蚀,染料缺不具有这种优势,往往会被腐蚀物腐蚀,从而失去标志性,这种防护服不具有标志性会影响使用,致使防护服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染料染在防腐蚀面料上,在防腐蚀面料与腐蚀品接触时,面料能够防腐蚀,染料却被破坏结构,失去染色效果,从而变色,影响外观以及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重氮化反应: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S2、一次偶联反应:将步骤S1中制得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在碱性溶液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其中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与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的摩尔比为0.92~0.95:1;S3、二次重氮化反应:将步骤S2所得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与中加入盐酸、亚硝酸钠混合,在温度为10~15℃的情况下,反应3~3.5h;S4、二次偶联反应:将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得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溶解,生成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钠溶液,再加碳酸钠调PH值到8~9.5,再加入步骤S3所得的二次重氮化合物进行二次偶联反应到终点,反应时间为5~6h;S5、后续处理:对步骤S4所得的溶液进行后处理得到染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实施过程为将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与水和盐酸混和成悬浮体,加入冰,降温至0~5℃,然后加入质量含量为30%~35%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获得重氮盐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实施过程为将步骤S1所得单偶氮化合物用氢氧化钠调节pH,获得pH为8~8.5的弱碱性单偶氮化合物溶液,同时将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加入弱碱性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中,用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10~10.5,使反应液在0~5℃下,反应2~2.5小时得所述一次偶联反应溶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控制所述一次偶联产物溶液中一次偶联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3%~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所述二次重氮化产物溶液中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5%~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制所述二次偶联产物的溶液中二次偶联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7%~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5中后处理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是将物料置于真空负压条件下,使水的沸点降低,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可使水的沸点降到80℃,60℃,40℃开始蒸发。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进行加工反应,获得的产物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很好的与防腐蚀面料进行搭配使用,避免防腐蚀面料在使用中发生掉色等情况,保障了防腐蚀面料的长久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重氮化反应: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S2、一次偶联反应:将步骤S1中制得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在碱性溶液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其中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与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的摩尔比为0.92~0.95:1;S3、二次重氮化反应:将步骤S2所得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与中加入盐酸、亚硝酸钠混合,在温度为10~15℃的情况下,反应3~3.5h;S4、二次偶联反应:将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得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溶解,生成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钠溶液,再加碳酸钠调PH值到8~9.5,再加入步骤S3所得的二次重氮化合物进行二次偶联反应到终点,反应时间为5~6h;S5、后续处理:对步骤S4所得的溶液进行后处理得到染料。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实施过程为将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与水和盐酸混和成悬浮体,加入冰,降温至0~5℃,然后加入质量含量为30%~35%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获得重氮盐溶液。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实施过程为将步骤S1所得单偶氮化合物用氢氧化钠调节pH,获得pH为8~8.5的弱碱性单偶氮化合物溶液,同时将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加入弱碱性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中,用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10~10.5,使反应液在0~5℃下,反应2~2.5小时得所述一次偶联反应溶液。进一步的,控制所述一次偶联产物溶液中一次偶联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3%~17%。进一步的,制所述二次重氮化产物溶液中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5%~20%。进一步的,制所述二次偶联产物的溶液中二次偶联产物的质量含量为17%~22%。进一步的,步骤S5中后处理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是将物料置于真空负压条件下,使水的沸点降低,水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在真空负压条件下可使水的沸点降到80℃,60℃,40℃开始蒸发。S1、重氮化反应,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在一个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与30%~35%的亚硝酸钠溶液发生重氮化反应,生产重氮盐,重氮盐不稳定,所以设置在较低温的情况下,来保证重氮盐不会分解;S2、一次偶联反应,对步骤S1中得到的重氮盐,使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条件,并之后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发生偶联反应,同样为了生成物的稳定性考虑,将温度设置为0~5℃,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对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反应时间设置为2~2.5小时,保证反应的充分进行;S3、二次重氮化反应,重复S1、重氮化反应的操作,再将一次偶联反应产物转换成重氮盐,较S1、重氮化反应步骤的重氮盐产物结构不同,多了乙氧基和甲基苯胺结构,以供下一步骤反应;S4、二次偶联反应,重复S2、一次偶联反应的步骤,改变反应物为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钠,进行偶联反应最终得到染料溶液,所得到染料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S5、后续处理中,采用真空干燥来汲取溶液中的染料,真空干燥方法较为便捷快速,效率高,同时不与空气接触,难以接触污染物,且工作条件温度低,避免染料溶液再发生分解情况,导致染料不纯。同时,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反应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重氮化反应: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S2、一次偶联反应:将步骤S1中制得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在碱性溶液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其中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与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的摩尔比为0.92~0.95:1;S3、二次重氮化反应:将步骤S2所得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与中加入盐酸、亚硝酸钠混合,在温度为10~15℃的情况下,反应3~3.5h;S4、二次偶联反应:将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得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溶解,生成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钠溶液,再加碳酸钠调PH值到8~9.5,再加入步骤S3所得的二次重氮化合物进行二次偶联反应到终点,反应时间为5~6h;S5、后续处理:对步骤S4所得的溶液进行后处理得到染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重氮化反应: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S2、一次偶联反应:将步骤S1中制得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在碱性溶液条件下发生偶联反应,其中重氮盐与3-乙氧基-6-甲基苯胺盐酸盐与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的摩尔比为0.92~0.95:1;S3、二次重氮化反应:将步骤S2所得单偶氮化合物溶液与中加入盐酸、亚硝酸钠混合,在温度为10~15℃的情况下,反应3~3.5h;S4、二次偶联反应:将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使得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溶解,生成N-苯基-3-苯胺基-5-萘酚-7-磺酸钠溶液,再加碳酸钠调PH值到8~9.5,再加入步骤S3所得的二次重氮化合物进行二次偶联反应到终点,反应时间为5~6h;S5、后续处理:对步骤S4所得的溶液进行后处理得到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防腐蚀面料的染料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实施过程为将3-氨基-4-羟基苯磺酸、3-8-二磺酸盐与水和盐酸混和成悬浮体,加入冰,降温至0~5℃,然后加入质量含量为30%~35%的亚硝酸钠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张传有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凯欧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