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生物引发的多种细菌性疾病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和恐慌;因此具有高效广谱性的抗菌剂亟待开发和应用;在众多抗菌剂中,N-卤胺类抗菌剂作为新型抗菌剂,具有高效、持久、广谱、可再生和无毒等优点;N-卤胺是指含由N-X键(X可以为Cl、Br、I)的化合物,它可以由含胺、酰胺或酰亚胺基团的前驱体化合物与氧化剂(如次氯酸盐)作用后得到;其抗菌性机理是由于N-卤胺释放出强氧化性的卤素阳离子,通过接触的方式破坏细胞膜,进入到微生物体内,干扰细胞酶的活性和代谢过程,从而导致细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死亡。纤维素膜具有一系列优良性能,比如吸湿性强、透气性好,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加之原料易得,绿色环保以及可再生,近年来在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包装、医用材料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纤维素本身不具有抗菌性,而且其中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能为微生物繁殖提供能量,更易滋生病菌;因此含卤胺抗菌剂的抗菌纤维素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菌材料已引起人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质量浓度为5wt%的纤维素溶液;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纤维素溶液脱泡后,在基板流延成膜,凝固后洗涤得到再生纤维素凝胶膜;步骤3:通过高碘酸钠水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凝胶膜进行氧化,得到醛基量为1~3mmol/g的二醛纤维素凝胶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二醛纤维素凝胶膜浸入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接枝纤维素膜;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聚乙烯亚胺接枝纤维素膜进行氯化后,得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质量浓度为5wt%的纤维素溶液;步骤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纤维素溶液脱泡后,在基板流延成膜,凝固后洗涤得到再生纤维素凝胶膜;步骤3:通过高碘酸钠水溶液对步骤2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凝胶膜进行氧化,得到醛基量为1~3mmol/g的二醛纤维素凝胶膜;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二醛纤维素凝胶膜浸入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进行接枝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接枝纤维素膜;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聚乙烯亚胺接枝纤维素膜进行氯化后,得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溶液的制备是将纤维素加入溶剂中搅拌溶解得到,溶剂采用TBAH/DMSO、TBAH/尿素、LiCl/DMAC溶剂、NMMO溶液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碘酸钠水溶液中高碘酸钠浓度为0.5~4g/L,pH值为3~6;氧化时间为1~48h,氧化温度为15~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亚胺基氯胺型抗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利,凯橙橙,刘伯芳,张思略,周祚万,姜曼,王群,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