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394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醚类化合物,所述的冠醚类化合物,其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异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冠醚类化合物不仅可与铵盐形成配合物,而且在光照和/或加热后,铵盐分子可与所述冠醚类化合物分离。如此,不仅丰富了冠醚的种类,而且拓宽了冠醚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涉及一种含芳基烯烃基团的冠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冠醚是一种包含有多个醚基团的杂环有机化合物,其能络合碱金属离子(C.J.Pedersen,J.Am.Chem.Soc.,1967,89,7017)。现有冠醚除了可络合钾、钠等碱金属离子外,还可以作为主体分子,通过氢键与铵盐(客体分子)形成配合物。然而,现有冠醚(如苯并24冠8等)一旦与铵盐形成配合物,较难再将铵盐分子脱离(包括采用光照和/或加热等方法)。如此,限制了冠醚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广泛且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冠醚类化合物。该类冠醚类化合物不仅可与铵盐形成配合物,而且在光照和/或加热后,铵盐分子可与所述冠醚类化合物分离。如此,不仅丰富了冠醚的种类,而且拓宽了冠醚的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所述冠醚类化合物可用于分子识别和药物载体等领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冠醚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冠醚类化合物,其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包括立体异构或顺反异构):式I中,R1~R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冠醚化合物,其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异构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醚化合物,其为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异构体:式I中,R1~R6分别独立选自:C1~C3直链或直链的烷基,n为大于或等于5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醚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1~R6均为甲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冠醚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n为5~7的整数。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醚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由式IIa所示化合物和式IIIa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Va所示化合物的步骤;或,式IIb所示化合物和式IIIb所示化合物反应,得到式IVb所示化合物的步骤;(2)式IVa所示化合物溴代,得到式Va所示化合物的步骤;或,式IVb所示化合物溴代,得到式Vb所示化合物;(3)式Va所示化合物与式Vb所示化合物经偶联反应,得到式VI所示化合物的步骤的步骤;(4)由式VI所示化合物制备式VII所示化合物的步骤;(5)式VII所示化合物制备式VIII所示化合物的步骤;和(6)式VIII所示化合物与式IX所示化合物反应,制备目标物的步骤;其中,R1~R6和n的含义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骤(1)的主要步骤是:由式IIa所示化合物或式IIb所示化合物和式IIIa所示化合物或式IIIb所示化合物于多聚磷酸中反应,反应温度为80℃~120℃,得到式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大辉张秀康余晶晶杨舜田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