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15369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及散热系统,涉及散热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MOS管与散热器的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能够改善MOS管与散热器的固定效果,提高用户安装体验度。该散热器能够防止MOS管随意转动,改善固定效果,节省加工工时,减少人工成本。该散热器结构简洁。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管安装部、散热件形成部、第二场管安装部;第一场管安装部、第二场管安装部相互平行;散热件形成部垂直于第二场管安装部;第一场管安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场管安装部形成有凸条,凸条与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在第一场管安装部的外侧面上的场管的上端面相抵接;散热件形成部上形成有散热件,散热件用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铝制散热器已经广泛应用,主要是给电子产品内部发热器件散热。铝材散热具有重量轻巧、散热效果好等特点。目前,现有的散热器通常采用块状U型及单边锯齿型结构,MOS管(金属(metal)—氧化物(oxide)—半导体(semiconductor)场效应晶体管,这里简称为场管)固定在散热器上,但是在固定时MOS管会随意转动,导致MOS管与散热器的固定效果差,影响用户体验度。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散热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MOS管与散热器的固定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管安装部、散热件形成部、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相互平行;所述散热件形成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场管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形成有凸条,所述凸条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的外侧面上的场管的上端面相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管安装部、散热件形成部、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相互平行;所述散热件形成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场管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形成有凸条,所述凸条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的外侧面上的场管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散热件形成部上形成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场管安装部、散热件形成部、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相互平行;所述散热件形成部垂直于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场管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形成有凸条,所述凸条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的外侧面上的场管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散热件形成部上形成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用于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散热件形成部具有突出于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安装在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的场管的上端面相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形成的风口形成部,所述风口形成部形成于所述散热主体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侧;所述风口形成部与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所述散热件形成部、所述第二场管安装部围设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用于通风散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印刷电路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场管安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言圣张健行
申请(专利权)人:纽福克斯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