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28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田间排水沟渠和河道,田间排水沟渠和河道的流水交汇处设有围栏隔栅,围栏隔栅的流水下行区依次分布设有若干漂浮植物控养池,若干漂浮植物控养池的底端均固定设有曝气管回路,两个相邻的漂浮植物控养池之间设有下挂生物填料的生态浮岛,生态浮岛的边侧设置有曝气泵装置,河道上设有移动捕捞装置,生态浮岛上设有控制处理单元通过执行电器元件控制曝气泵装置对漂浮植物控养池的底端进行曝气,移动捕捞装置设置在河岸,通过执行电器元件控制移动捕捞装置捕捞成熟的水生植物上岸,通过脱水处置后资源化利用,此外还设置水质检测器检测水质,实现净化排放,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拦截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是我国的基本产业,是保证我国人民风衣足食和进行各种生产建设的根本。农业的生产是基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特性,将空气中的碳元素吸收,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农作物生产的必要元素是阳光、空气和水。但是仅仅依靠上述条件是不足以高效的进行农业生产,农作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还需要补充包括氮肥、磷肥、钾肥,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我国农民很早就懂得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施加各种肥料会促使其增产的现象,到了近现代,随着化工行业和采矿行业的发展,人们相继从空气中提取并生产了大量的氮肥,以及从矿山中开采了大量的磷肥和钾肥,这三种主要肥料的广泛应用保证了我国农业持续的增产增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在一些农作物高产区,由于一些农民缺乏作物生产专业知识,种植方式传统、肥药管理粗放,肥料施用普遍的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农田养分大量盈余,并随地表径流汇入周边河道和湖泊中富集,造成这些地区的水体富营养化。这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就会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田间排水沟渠(1)和河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2)的两侧设有陆源污染拦截带(3),所述田间排水沟渠(1)通过所述陆源污染拦截带(3)导通连接所述河道(2),所述田间排水沟渠(1)和所述河道(2)的流水交汇处包围设有围栏隔栅(4),所述围栏隔栅(4)的流水下行区依次分布设有若干漂浮植物控养池(5),两个相邻的所述漂浮植物控养池(5)之间设有下挂生物填料(14)的生态浮岛(7),若干所述漂浮植物控养池(5)与生态浮岛(7)之间设有固定设有用于池内充氧的曝气管回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田间排水沟渠(1)和河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2)的两侧设有陆源污染拦截带(3),所述田间排水沟渠(1)通过所述陆源污染拦截带(3)导通连接所述河道(2),所述田间排水沟渠(1)和所述河道(2)的流水交汇处包围设有围栏隔栅(4),所述围栏隔栅(4)的流水下行区依次分布设有若干漂浮植物控养池(5),两个相邻的所述漂浮植物控养池(5)之间设有下挂生物填料(14)的生态浮岛(7),若干所述漂浮植物控养池(5)与生态浮岛(7)之间设有固定设有用于池内充氧的曝气管回路(6)。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7)的顶端固设有电器控制柜(8),所述电器控制柜(8)内包含有控制处理单元(9)和若干执行电器元件(10),所述控制处理单元(9)通过导线导通并分别控制若干所述执行电器元件(10)的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岛(7)的边侧设置有曝气泵装置(11),所述河道(2)的边侧设有移动捕捞装置(12),若干所述执行电器元件(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曝气泵装置(11)和所述移动捕捞装置(12),所述移动捕捞装置(12)设置在河岸上,控制处理单元(9)通过执行电器元件(10)控制移动捕捞装置(12)捕捞成熟的水生植物上岸,通过脱水处置后资源化利用。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农田汇水区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漂浮植物控养池(5)下游的边侧固定设有水质检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颖张志勇宋伟闻学政刘海琴秦红杰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