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27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净化装置本体,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顶部设有絮凝剂箱和计量器;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内设有水平隔板;所述的水平隔板顶部设有管件;所述的管件与絮凝剂箱连通;所述的水平隔板的一端与净化装置本体之间有导流口,在导流口的下方从右至左依次设有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所述的竖直隔板连接在净化装置本体底部内壁上;所述的竖直隔板与水平隔板之间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在同行业内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净化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河道已演变为黑臭河道。在我国许多城市,河道有机污染普遍存在且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直排河道,流经城镇河段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均成为我国目前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中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所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处理黑臭污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污水净化效果好的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支架上的净化装置本体,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顶部设有絮凝剂箱和计量器;所述的计量器连通絮凝剂箱且计量器设于絮凝剂箱的一侧;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内设有水平隔板;所述的水平隔板顶部设有管件;所述的管件与絮凝剂箱连通;所述的水平隔板的一端与净化装置本体之间有导流口,在导流口的下方从右至左依次设有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所述的搅拌区包括净化装置本体背部的电机、转轴和搅拌桨;所述的搅拌桨套在转轴上;所述的搅拌桨上设有毛刷;所述的搅拌区的底部设有回收管;所述的回收管上设有开关;所述的过滤区包括方形过滤块和颗粒滤网;所述的方形过滤块上设有至少五个通孔,其中每个通孔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柱;所述的电解区包括电解机、正极管和负极管;所述的电解机设于支架的一侧;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竖直布置且连接在水平隔板下方;所述的净水区与电解区之间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的竖直隔板连接在净化装置本体底部内壁上;所述的竖直隔板与水平隔板之间有间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为椭圆形;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外侧还设有磁铁;所述的磁铁下方设有清铁口。通过上述方式,磁铁可以吸收铁和锰元素,避免再次流入河道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管件底部设有水平管件;所述的水平管件设有多个喷头。通过上述方式,多个喷头喷淋在水平隔板上的河道污水上,使得絮凝剂喷洒均匀,进一步与河道污水混合反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在水平隔板与净化装置本体之间的导流口处设有引流板;所述的水平隔板底部还设有支撑板和弹簧;所述的弹簧一端连接在引流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河道污水冲击在引流板上,通过弹簧的作用将河道污水推向磁铁处,一方面可以加快污水的通过,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磁铁吸附更多铁和锰元素,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竖直隔板上设有臭氧发生器。通过上述方式,臭氧发生器可以产生臭氧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之间还有除渣口;所述的除渣口设于净化装置本体外表面上。通过上述方式,电解的沉淀杂质可以通过除渣口进行清理,避免堆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方形过滤块和颗粒滤网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设于净化装置本体底部;所述的回流管与回收管连通。通过上述方式,回流管进一步将杂质和反应物引流。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河道污水从进水管进入净化装置本体,河道污水从水平隔板顶部流过,絮凝剂箱通过管件将絮凝剂流向污水进行初次混合反应,河道污水被引流至搅拌区进行搅拌,电机转动转轴,套在转轴上的搅拌桨转动,搅拌桨上的毛刷使得絮凝剂和河道污水搅拌均匀,反应充分,过滤区包括方形过滤块和颗粒滤网,过滤杂质和絮凝剂与污水反应的反应物,杂质和反应物从回收管引流排出,电解区的电解机连接的正极管和负极管工作,电解产生的多种游离基氧化分解河水中的发臭基团,去除水中的恶臭,净水区通过出水管将干净的水引流出。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多次对河道污水净化处理,使得河道污水净化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絮凝剂箱连通的管件上的多个喷头喷淋在河道污水上,使得絮凝剂喷洒均匀,进一步与河道污水混合反应。3.本专利技术河道污水冲击在引流板上,通过弹簧的作用将河道污水推向磁铁处,一方面可以加快污水的通过,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磁铁吸附更多铁和锰元素,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臭氧发生器可以产生臭氧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的作用。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在同行业内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以及相对应的名称:1-支架,2-出水管,3-净化装置本体,4-进水管,5-臭氧发生器,6-水平管件,7-絮凝剂箱,8-管件,9-水平隔板,10-计量器,11-方形过滤块,12-弹簧,13-引流板,14-磁铁,15-清铁口,16-搅拌桨,17-转轴,18-回收管,19-颗粒滤网,20-除渣口,21-电解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净化装置本体3,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顶部设有絮凝剂箱7和计量器10;所述的计量器10连通絮凝剂箱7且计量器10设于絮凝剂箱7的一侧;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一侧设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2;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内设有水平隔板9;所述的水平隔板9顶部设有管件8;所述的管件8与絮凝剂箱7连通;所述的水平隔板9的一端与净化装置本体3之间有导流口,在导流口的下方从右至左依次设有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所述的搅拌区包括净化装置本体3背部的电机、转轴17和搅拌桨16;所述的搅拌桨16套在转轴17上;所述的搅拌桨16上设有毛刷;所述的搅拌区的底部设有回收管18;所述的回收管18上设有开关;所述的过滤区包括方形过滤块11和颗粒滤网19;所述的方形过滤块11上设有五个通孔,其中每个通孔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柱;所述的电解区包括电解机21、正极管和负极管;所述的电解机21设于支架1的一侧;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竖直布置且连接在水平隔板9下方;所述的净水区与电解区之间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的竖直隔板连接在净化装置本体3底部内壁上;所述的竖直隔板与水平隔板9之间有间隙。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为椭圆形;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外侧还设有磁铁14;所述的磁铁14下方设有清铁口15。所述的管件8底部设有水平管件6;所述的水平管件6设有八个喷头。在水平隔板9与净化装置本体3之间的导流口处设有引流板12;所述的水平隔板9底部还设有支撑板和弹簧12;所述的弹簧12一端连接在引流板12上,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的竖直隔板上设有臭氧发生器5。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之间还有除渣口20;所述的除渣口设于净化装置本体3外表面上。所述的方形过滤块11和颗粒滤网19之间设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设于净化装置本体3底部;所述的回流管与回收管18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河道污水从进水管4进入净化装置本体3,河道污水从水平的隔板顶部流过,絮凝剂箱7通过管件8将絮凝剂流向污水进行初次混合反应,河道污水被引流至搅拌区进行搅拌,电机转动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净化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顶部设有絮凝剂箱(7)和计量器(10);所述的计量器(10)连通絮凝剂箱(7)且计量器(10)设于絮凝剂箱(7)的一侧;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一侧设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2);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内设有水平隔板(9);所述的水平隔板(9)顶部设有管件(8);所述的管件(8)与絮凝剂箱(7)连通;所述的水平隔板(9)的一端与净化装置本体(3)之间有导流口,在导流口的下方从右至左依次设有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所述的搅拌区包括净化装置本体(3)背部的电机、转轴(17)和搅拌桨(16);所述的搅拌桨(16)套在转轴(17)上;所述的搅拌桨(16)上设有毛刷;所述的搅拌区的底部设有回收管(18);所述的回收管(18)上设有开关;所述的过滤区包括方形过滤块(11)和颗粒滤网(19);所述的方形过滤块(11)上设有至少五个通孔,其中每个通孔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柱;所述的电解区包括电解机(21)、正极管和负极管;所述的电解机(21)设于支架(1)的一侧;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竖直布置且连接在水平隔板(9)下方;所述的净水区与电解区之间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的竖直隔板连接在净化装置本体(3)底部内壁上;所述的竖直隔板与水平隔板(9)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河道净化处理的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支架(1)上的净化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顶部设有絮凝剂箱(7)和计量器(10);所述的计量器(10)连通絮凝剂箱(7)且计量器(10)设于絮凝剂箱(7)的一侧;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一侧设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2);所述的净化装置本体(3)内设有水平隔板(9);所述的水平隔板(9)顶部设有管件(8);所述的管件(8)与絮凝剂箱(7)连通;所述的水平隔板(9)的一端与净化装置本体(3)之间有导流口,在导流口的下方从右至左依次设有搅拌区、过滤区、电解区和净水区;所述的搅拌区包括净化装置本体(3)背部的电机、转轴(17)和搅拌桨(16);所述的搅拌桨(16)套在转轴(17)上;所述的搅拌桨(16)上设有毛刷;所述的搅拌区的底部设有回收管(18);所述的回收管(18)上设有开关;所述的过滤区包括方形过滤块(11)和颗粒滤网(19);所述的方形过滤块(11)上设有至少五个通孔,其中每个通孔内设有活性炭过滤柱;所述的电解区包括电解机(21)、正极管和负极管;所述的电解机(21)设于支架(1)的一侧;所述的正极管和负极管竖直布置且连接在水平隔板(9)下方;所述的净水区与电解区之间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的竖直隔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辰马新超孙翠芳黄子儒覃岳隆潘翠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凯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