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27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密封罐,将含有藻类的富营养化水体通入密封罐,然后采用真空泵抽取真空,随着罐体内气压下降,密封罐内的水沸点降低,随之蒸发,同时,打开密封罐罐底排水口,将罐体内部分水体排入水体中,随着水体液面下降,密封罐内的压强随之降低,水体继续蒸发,水蒸气通过冷凝设备冷凝,冷凝水过滤后即可饮用,同时将不凝气体回收处理,而藻类在药剂和离心作用下排出装置,而藻类内容物等污染物质则留存在密封罐内继续浓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修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排入自然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在光照和适宜的水温、风流等条件下,蓝藻即可大量迅速滋生,在水面上形成一层“蓝色”而有较强腥臭味的浮沫,即“水华”。蓝藻死亡腐烂后释放毒素产生恶臭,会影响水质造成人畜中毒。蓝藻学名为蓝毒素,蓝毒素内的毒素分为很多种,其中一个分类为肝毒素和神经毒素,它们是已知的会侵袭肝脏和神经的毒素,另一个分类的毒素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藻毒素具有水溶性和耐热性。易溶于水,甲醇或丙酮,不挥发,抗pH变化。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天然水域的湖泊和城市景观水域的公园湖泊、住宅小区人工湖因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蓝藻爆发,严重污染水质。国内在清除水域蓝藻的方法中有化学的、生物学的和物理学的方法。化学方法因在水域投放化学药品,存在化学污染的问题,难免对水质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生物方法既受环境条件影响也可能对生物群种结构、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影响,较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其效果;物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一、密封罐二和离心装置,所述密封罐一上设置超声装置一、加药装置一、浓浆输出管一、上清液输出管二、真空管一、液位装置一、液位警报一;密封罐二上设置超声装置二、加药装置二、浓浆输出管二、上清液输出管一、真空管二、液位装置二、液位警报二;所述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中斜向下设置有密封罐斜板;所述离心装置设置在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之间,浓浆输出管一和浓浆输出管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的底部,浓浆输出管一和浓浆输出管的出水口连通离心装置,离心装置上设置上清液输出管一和上清液输出管二,用于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输送至密封罐二和密封罐一中;所述液位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罐一、密封罐二和离心装置,所述密封罐一上设置超声装置一、加药装置一、浓浆输出管一、上清液输出管二、真空管一、液位装置一、液位警报一;密封罐二上设置超声装置二、加药装置二、浓浆输出管二、上清液输出管一、真空管二、液位装置二、液位警报二;所述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中斜向下设置有密封罐斜板;所述离心装置设置在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之间,浓浆输出管一和浓浆输出管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的底部,浓浆输出管一和浓浆输出管的出水口连通离心装置,离心装置上设置上清液输出管一和上清液输出管二,用于将离心后的上清液输送至密封罐二和密封罐一中;所述液位装置一、液位装置二分别设置在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上部,且与罐体顶部设定一定距离,所述距离为15-45cm;所述液位报警一和液位报警二分别设置在液位装置一和液位装置二下方30-60cm;所述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罐底均为斜板设置,形成半椎体结构;所述加药装置一和加药装置二分别设置在密封罐一和密封罐二侧壁的中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可以设置多个密封罐,且密封罐成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碳化罐,所述离心装置离心后产生的藻渣经清洗后送入碳化罐进行碳化形成藻碳。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藻水分离功能的水体修复装置的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藻类的富营养化水体送入密封罐一中,此时,密封罐灌顶的真空管一打开,同时开启加药装置一进行加药,待密封罐一中的水位到达液位装置一的位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涛黄亭许盛凯李克军朱彩红支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