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26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腔顶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励激线圈绕组,所述上励激线圈绕组的底部设置有电枢铁芯,所述电机外壳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电机外壳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底部设置有定子,所述转子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电刷,所述转子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正极电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励激线圈绕组、永磁铁、转子、定子、负极电刷、正极电刷、下励激线圈绕组和电枢铁芯的配合,增强转子和定子的磁场切割效率,可利用永磁铁进行节省部分电能,提高微型直流电机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的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
本技术涉及直流电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微型直流电机是指输出或输入为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在人们进行剃须时,需要用到剃须刀,然而剃须刀的动力驱动为微型直流电机,传统的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提供的动能小,同时无法利用永磁铁进行节省电能,耗费大量的电能,浪费电资源,同时在人们剃须时间长时,微型直流电机会产生大量热量,降低直流电机内的磁场切割效率,降低微型直流电机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具备高效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内腔顶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励激线圈绕组,所述上励激线圈绕组的底部设置有电枢铁芯,所述电机外壳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电机外壳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底部设置有定子,所述转子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电刷,所述转子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正极电刷,所述电机外壳内腔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励激线圈绕组。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内腔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套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为蜂窝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上励激线圈绕组、永磁铁、转子、定子、负极电刷、正极电刷、下励激线圈绕组和电枢铁芯的配合,增强转子和定子的磁场切割效率,可利用永磁铁进行节省部分电能,提高微型直流电机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的问题,同时也增强微型直流电机内部的磁场强度,值得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固定座、轴承座、旋转轴、固定杆和扇叶,可对电机外壳的内腔进行通风散热,避免高温对转子切割磁场造成影响,提高电机外壳内腔的磁场切割效率,通过散热孔设置为蜂窝状结构,可对电机外壳内腔的热量均匀通过,增强电机外壳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外壳结构俯视图。图中:1电机外壳、2上励激线圈绕组、3永磁铁、4转子、5定子、6负极电刷、7正极电刷、8下励激线圈绕组、9电枢铁芯、10固定座、11轴承座、12旋转轴、13固定杆、14扇叶、15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电机外壳1内腔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旋转轴12,旋转轴12的底部套设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4,通过固定座10、轴承座11、旋转轴12、固定杆13和扇叶14,可对电机外壳1的内腔进行通风散热,避免高温对转子4切割磁场造成影响,提高电机外壳1内腔的磁场切割效率,电机外壳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散热孔15,散热孔15设置为蜂窝状结构,通过散热孔15设置为蜂窝状结构,可对电机外壳1内腔的热量均匀通过,增强电机外壳1的散热效果,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励激线圈绕组2,上励激线圈绕组2的底部设置有电枢铁芯9,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永磁铁3,电机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子4,转子4的底部设置有定子5,转子4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电刷6,转子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正极电刷7,电机外壳1内腔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励激线圈绕组8,通过上励激线圈绕组2、永磁铁3、转子4、定子5、负极电刷6、正极电刷7、下励激线圈绕组8和电枢铁芯9的配合,增强转子4和定子5的磁场切割效率,可利用永磁铁3进行节省部分电能,提高微型直流电机的功能,解决了传统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的问题,同时也增强微型直流电机内部的磁场强度。使用时,通过上励激线圈绕组2、永磁铁3、负极电刷6、正极电刷7、下励激线圈绕组8和电枢铁芯9的配合,增强转子4和定子5的磁场切割效率,可利用永磁铁3进行节省部分电能,同时也增强微型直流电机内部的磁场强度,加快转子4的切割速率,通过固定座10、轴承座11、旋转轴12、固定杆13和扇叶14的配合,可对电机外壳1的内腔进行通风散热,避免高温对转子4切割磁场造成影响,提高电机外壳1内腔的磁场切割效率提高微型直流电机的功能。综上所述:该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通过上励激线圈绕组2、永磁铁3、转子4、定子5、负极电刷6、正极电刷7、下励激线圈绕组8和电枢铁芯9的配合,解决了传统微型直流电机效能低下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励激线圈绕组(2),所述上励激线圈绕组(2)的底部设置有电枢铁芯(9),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永磁铁(3),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子(4),所述转子(4)的底部设置有定子(5),所述转子(4)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电刷(6),所述转子(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正极电刷(7),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励激线圈绕组(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能的微型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励激线圈绕组(2),所述上励激线圈绕组(2)的底部设置有电枢铁芯(9),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永磁铁(3),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转子(4),所述转子(4)的底部设置有定子(5),所述转子(4)的右侧设置有负极电刷(6),所述转子(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正极电刷(7),所述电机外壳(1)内腔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下励激线圈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枫吴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齐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