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24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和充电器本体,所述手机本体内部设置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整流器和锂电池串接,所述接收线圈外围均匀设置铁块,所述充电器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配合安装,所述上壳体内部顶壁设置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外围均匀布置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线圈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头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无线充电手机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并且采用电磁线圈产生吸引力的方式,使手机自然移动至最佳充电位置,保证充电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手机。
技术介绍
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的手机电池容量受手机空间限制,因此需要经常进行充电,但是现有技术多采用充电线连接进行充电,使用过程繁琐,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手机,具备无线充电功能,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手机在充电时,需要将手机与充电器保持正确位置,一旦位置出现偏移,则会造成充电效率下降,影响充电速度,因此每次充电时,用户需要注意手机的摆放位置,使用同样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手机,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并且采用电磁线圈产生吸引力的方式,使手机自然移动至最佳充电位置,保证充电速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包括手机本体和充电器本体,所述手机本体内部设置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整流器和锂电池串接,所述接收线圈外围均匀设置铁块,所述充电器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配合安装,所述上壳体内部顶壁设置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外围均匀布置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输入端与单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和充电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1)内部设置接收线圈(11),所述接收线圈(11)与整流器(9)和锂电池(8)串接,所述接收线圈(11)外围均匀设置铁块(10),所述充电器本体(2)包括上壳体(6)和下壳体(7),所述上壳体(6)和下壳体(7)配合安装,所述上壳体(6)内部顶壁设置发射线圈(15),所述发射线圈(15)外围均匀布置电磁线圈(13),所述电磁线圈(1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线圈(15)的输入端与变压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19)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头(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线圈(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包括手机本体(1)和充电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本体(1)内部设置接收线圈(11),所述接收线圈(11)与整流器(9)和锂电池(8)串接,所述接收线圈(11)外围均匀设置铁块(10),所述充电器本体(2)包括上壳体(6)和下壳体(7),所述上壳体(6)和下壳体(7)配合安装,所述上壳体(6)内部顶壁设置发射线圈(15),所述发射线圈(15)外围均匀布置电磁线圈(13),所述电磁线圈(1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1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线圈(15)的输入端与变压器(19)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19)的输入端与充电接头(4)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射线圈(15)内部串接功率传感器(16),所述功率传感器(16)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上壳体(6)中间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设置吸盘(17),所述下壳体(7)底部配合安装支撑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泽俊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腾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