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19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电脑绘制所需钢结构模块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步骤2)、预制钢结构模块,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顶升至目标施工平台:步骤3)、待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至目标位置,最后在液压油缸的顶推作用下,钢结构模块沿着顶升平台移动至目标作业平台进行后续施工;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A、步骤B、步骤C,直至所有的模块都完成顶升;步骤5)、再将各模块按照预先设置的图纸位置进行拼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平台来进行顶升,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提升过程受力均匀,而且可以避免普通的顶升方法由于倾斜而带来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模块施工领过程中,都需要将钢结构模块进行提升来进行后续施工,但是目前工程普遍都采用吊车或者起吊机起吊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都只用几根钢丝绳进行吊装,受力点少,很容易造成钢结构模块变形,而且由于受力不均匀,吊装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保证整个提升过程受力均匀,而且可以避免普通的顶升方法由于倾斜而带来的危险。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电脑绘制所需钢结构模块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块设计图纸;步骤2)、在场外根据预先设置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预制钢结构模块,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顶升至目标施工平台,具体顶升过程如下:步骤A、将待顶升的钢结构模块水平置于顶升平台上,再利用液压千斤顶将顶升平台向上顶升,并将液压千斤顶的顶升端固定于顶升平台下表面;其中,顶升平台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滑槽,包括平行的若干横向滑槽,和平行的若干纵向滑槽,所述滑槽上可滑动且不脱落的安装若干限位固定钉,所述限位固定钉可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将钢结构模块在水平方向卡设限定,所述限位固定钉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突出,以将钢结构模块在竖直方向卡设限定,而且在限位固定钉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利用螺母结构进行临时固定,以将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进行临时锁定;步骤B、待顶升预设距离之后,在顶升平台的侧边下放垫放若干第一临时垫块,以支撑所述顶升平台,在顶升平台所承受的应力全部转移至第一临时垫块之后,再回缩液压千斤顶固定端,并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其中,所有的第一临时垫块均匀间隔分布于顶升平台下方,然后继续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所述顶升平台至预设高度,再依次在顶升平台的下方垫放第一临时垫块,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步骤C、重复上述步骤B,直至将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步骤3)、待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至目标位置,再拆除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的临时锁定,并移动限位固定钉,以避免其影响钢结构模块在顶升平台上的移动,最后在液压油缸的顶推作用下,钢结构模块沿着顶升平台移动至目标作业平台进行后续施工,而在此移动过程中,在钢结构模块运动方向的两侧设置均设置若干液压油缸,以对钢结构模块运动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移动方向不发生偏移,其中目标作业平台高度与顶升的目标高度一致;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A、步骤B、步骤C,直至所有的模块都完成顶升;步骤5)、再将各模块按照预先设置的图纸位置进行拼接。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顶升平台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限位槽,而每个第一临时垫块的上表面均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起,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顶升平台与第一临时垫块,相邻两块第一临时垫块之间均通过限位凸起嵌套在限位槽内而防止其受外力影响发生转动,保持其稳定性。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相邻两个钢结构模块的对接端通过若干间隔分布的快速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其中,每个快速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钢结构模块的T字形结构,以及固定于另一个钢结构模块的块状结构,其沿厚度方向内陷形成不贯通的T字形卡槽,当所述T字形结构卡设在所述块状结构的T字形卡槽内时,二者两侧对应位置设有螺孔,以供螺母结构旋入,将二者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每个第二临时垫块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卡设槽,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卡设凸起,限位卡设凸起与液压千斤顶固定端底部形状尺寸一致,从而液压千斤顶和其下方的第二临时垫块、相邻两个第二临时垫块之间均可利用限位卡设凸起伸入卡设在限位卡设槽内,而防止在堆叠过程中发生错位。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所述限位卡设凸起与限位卡设槽,二者彼此接触的部位均涂覆耐磨涂料层。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二者彼此接触的部位均涂覆耐磨涂料层。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液压缸,以及位于其上的液压杆。优选的是,所述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还包括:步骤6)、安装完成后交工验收。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平台来进行顶升,这样可以保证整个提升过程受力均匀,而且可以避免普通的顶升方法由于倾斜而带来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升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顶升平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相邻两个钢结构模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电脑绘制所需钢结构模块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块设计图纸;步骤2)、在场外根据预先设置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预制钢结构模块,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顶升至目标施工平台,如图1所示,具体顶升过程如下:步骤A、将待顶升的钢结构模块1水平置于顶升平台2上,再利用液压千斤顶3将顶升平台2向上顶升,并将液压千斤顶3的顶升端固定于顶升平台2下表面;其中,如图2所示,顶升平台2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滑槽3,包括平行的若干横向滑槽,和平行的若干纵向滑槽,所述滑槽上可滑动且不脱落的安装若干限位固定钉,所述限位固定钉4可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将钢结构模块1在水平方向卡设限定,所述限位固定钉4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突出,以将钢结构模块1在竖直方向卡设限定,而且在限位固定钉4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利用螺母结构进行临时固定,以将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进行临时锁定;步骤B、待顶升预设距离之后,在顶升平台的侧边下放垫放若干第一临时垫块5,以支撑所述顶升平台2,在顶升平台2所承受的应力全部转移至第一临时垫块5之后,再回缩液压千斤顶3固定端,并在液压千斤顶3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6,其中,所有的第一临时垫块5均匀间隔分布于顶升平台2下方,然后继续利用液压千斤顶3顶升所述顶升平台2至预设高度,再依次在顶升平台2的下方垫放第一临时垫块5,在液压千斤顶3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6;步骤C、重复上述步骤B,直至将顶升平台2顶升至目标高度;步骤3)、待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至目标位置,再拆除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的临时锁定,并移动限位固定钉,以避免其影响钢结构模块在顶升平台上的移动,最后在液压油缸的顶推作用下,钢结构模块沿着顶升平台移动至目标作业平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电脑绘制所需钢结构模块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块设计图纸;步骤2)、在场外根据预先设置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预制钢结构模块,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顶升至目标施工平台,具体顶升过程如下:步骤A、将待顶升的钢结构模块水平置于顶升平台上,再利用液压千斤顶将顶升平台向上顶升,并将液压千斤顶的顶升端固定于顶升平台下表面;其中,顶升平台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滑槽,包括平行的若干横向滑槽,和平行的若干纵向滑槽,所述滑槽上可滑动且不脱落的安装若干限位固定钉,所述限位固定钉可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将钢结构模块在水平方向卡设限定,所述限位固定钉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突出,以将钢结构模块在竖直方向卡设限定,而且在限位固定钉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利用螺母结构进行临时固定,以将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进行临时锁定;步骤B、待顶升预设距离之后,在顶升平台的侧边下放垫放若干第一临时垫块,以支撑所述顶升平台,在顶升平台所承受的应力全部转移至第一临时垫块之后,再回缩液压千斤顶固定端,并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其中,所有的第一临时垫块均匀间隔分布于顶升平台下方,然后继续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所述顶升平台至预设高度,再依次在顶升平台的下方垫放第一临时垫块,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步骤C、重复上述步骤B,直至将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步骤3)、待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至目标位置,再拆除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的临时锁定,并移动限位固定钉,以避免其影响钢结构模块在顶升平台上的移动,最后在液压油缸的顶推作用下,钢结构模块沿着顶升平台移动至目标作业平台进行后续施工,而在此移动过程中,在钢结构模块运动方向的两侧设置均设置若干液压油缸,以对钢结构模块运动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移动方向不发生偏移,其中目标作业平台高度与顶升的目标高度一致;步骤4)、重复上述步骤A、步骤B、步骤C,直至所有的模块都完成顶升;步骤5)、再将各模块按照预先设置的图纸位置进行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工程情况电脑绘制所需钢结构模块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模块设计图纸;步骤2)、在场外根据预先设置的数量以及尺寸型号预制钢结构模块,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并顶升至目标施工平台,具体顶升过程如下:步骤A、将待顶升的钢结构模块水平置于顶升平台上,再利用液压千斤顶将顶升平台向上顶升,并将液压千斤顶的顶升端固定于顶升平台下表面;其中,顶升平台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若干滑槽,包括平行的若干横向滑槽,和平行的若干纵向滑槽,所述滑槽上可滑动且不脱落的安装若干限位固定钉,所述限位固定钉可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以将钢结构模块在水平方向卡设限定,所述限位固定钉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突出,以将钢结构模块在竖直方向卡设限定,而且在限位固定钉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利用螺母结构进行临时固定,以将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进行临时锁定;步骤B、待顶升预设距离之后,在顶升平台的侧边下放垫放若干第一临时垫块,以支撑所述顶升平台,在顶升平台所承受的应力全部转移至第一临时垫块之后,再回缩液压千斤顶固定端,并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其中,所有的第一临时垫块均匀间隔分布于顶升平台下方,然后继续利用液压千斤顶顶升所述顶升平台至预设高度,再依次在顶升平台的下方垫放第一临时垫块,在液压千斤顶固定端下垫放第二临时垫块;步骤C、重复上述步骤B,直至将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步骤3)、待顶升平台顶升至目标高度,即将钢结构模块顶升至目标位置,再拆除顶升平台与钢结构模块的临时锁定,并移动限位固定钉,以避免其影响钢结构模块在顶升平台上的移动,最后在液压油缸的顶推作用下,钢结构模块沿着顶升平台移动至目标作业平台进行后续施工,而在此移动过程中,在钢结构模块运动方向的两侧设置均设置若干液压油缸,以对钢结构模块运动进行限位,从而确保移动方向不发生偏移,其中目标作业平台高度与顶升的目标高度一致;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均分王志强周明清文甲龙王雨候吉儒和莉萍曾培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