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龙善专利>正文

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0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包括:两摺式钱夹,具有从中间对摺的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至少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袋体,其中所述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之一连接所述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将钱夹变换成便携袋和钱包,或者再变换成便于放入口袋中的钱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钱夹,特别渉及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技术背景钱夹和袋具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日用品。钱夹由于其体积小、简洁而可 以放置到衣物的口袋中,但是带具如手提袋则不便于放置在口袋中。为此中国技术专利ZL 200420044890.8披露了一种可以折叠的手 提袋,通过折叠柔性袋体并在折叠后使袋体相互固定,方便手提袋的携带。但是,当人们同时携带钱夹和上述折叠手提袋时,会有不方便的感觉, 因为至少需要分别放置和保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通过折叠可以 同时或分别实现便携袋和钱夹的功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 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摺式钱夹,具有从中间对摺的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至少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袋体,其中所述第一袋 片和第二袋片之一连接所述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之一。其中,所述第二钱夹片缝合在所述第二袋片上;以及所述第一钱夹片 的底边及两边缝合在所述第二袋片上,由此形成上方开口的钱包。本技术的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还包括上边开口、其它三边缝合 在第一袋片或第二袋片内侧的第三钱夹片,这样可以在袋体内侧形成钱包。 该袋体内侧的钱包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第二钱夹片形成的袋体外侧的钱包 共同存在。其中,第一钱夹片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二钱夹片的长度和宽度相等,以 及第一袋片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二袋片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其中,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长度为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的宽度的N倍,其中N22。其中,第一钱夹片的上边高于袋体的上边,或者第一钱夹片的上边与 袋体的上边等高。其中,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宽度大于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的长 度;以及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左右两边具有形成折叠部分的摺痕,使折 叠后的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的宽度等于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的宽度。 其中,第一钱夹片和第二钱夹片上分别装有用来扣合的扣具。 其中,在第二袋片和所述折叠部分上分别装有用来保持袋体折叠状态 的扣具。其中,袋体上设有便于携带袋体的带具。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根据需要将钱夹变换成便携袋和钱 包,或者再变换成便于放入口袋中的钱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从钱夹部分展开后形成的折叠便携袋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便携袋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后形成钱夹的示意图;图5是显示图4的钱夹未扣合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技术完全展开后袋体和钱夹开口处的示意图; 图7是显示本技术在袋体内侧形成钱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显示了本技术从钱夹部分展开后形成的折叠便携袋,图2显 示了图1的剖面,图3显示了图1的背面。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包括具有从中间对摺的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的两摺式钱夹,第一钱夹片4内侧应当具有夹层,而第二钱夹片5则可以没有夹层;至少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袋体7,其中所述 第^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之一连接所述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之 --。该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可以由一张柔性片材构成,也可以由两 张柔性片材构成。当采用两张柔性片材构成袋体7时,最好通过缝合使其 连接在-起。由于上述结构,使得袋体和钱夹形成一个整体。钱夹片4和钱夹片5 最好用皮革制成,袋片71和72最好用柔性材料制成,由此可以通过展开 和折叠方式,实现这样从钱夹到便携袋以及从便携袋到钱夹的变换。需要 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仅仅用于区别两个同样的物品,例如当第一 袋片4是前袋片时,第二袋片5则必须是后袋片;反之,第一袋片4是后 袋片,而第二袋片是前袋片。在上述结构中,第二钱夹片5最好缝合在第二袋片72上;第一钱夹片 4的底边及两边最好缝合在所述第二袋片72上,由此形成上方开口的钱包, 避免钱夹中的钱物丢失。在上述结构中,第一钱夹片4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二钱夹片5的长度和 宽度相等,以及第一袋片71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二袋片72的长度和宽度相 等。请注意,在图1中,第一、第二钱夹片的长度方向对应于第一、第二 袋片的宽度方向,第一、第二钱夹片的宽度方向则对应于第一、第二袋片 的长度方向。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长度为第一钱夹片4和 第二钱夹片5的宽度的N倍,其中N2。为了增加袋体容纳物品的容量,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宽度应 当大于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的长度;在此情况下,第一袋片71和 第二袋片72的左右两边应当具有形成折叠部分721和722的摺痕,这样才 能使折叠后的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宽度等于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 钱夹片5的宽度。此外,为了形成整洁的钱夹,第一钱夹片4的上边应高于袋体即第一 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上边,或者第一钱夹片4的上边应当与袋体即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上边等高。图4和图5显示了本技术折叠后形成的钱夹,如图4和图5所示, 当折叠袋体7并使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对摺后,就形成了钱夹。 为了保持钱夹形态,在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上分别装有用来扣合 的扣具。其中,第一钱夹片4上扣具可以是扣带3,其上设有子扣2;第二 钱夹片5上的扣具可以是母扣6。为了保持袋体的折叠状态,在第二袋片72与折叠部分721、 722上分 别装有用来保持袋体7折叠状态的扣具。第二袋片72上的扣具可以是子扣 8,折叠部分721、 722上的扣具可以是母扣9。在上述结构中,袋体7上设有便于携带袋体的带具。其中,当袋体7 充当手提袋时,该带具可以是提带l;当袋体7充当背包时,该带具可以是 背包带;以及当袋体7充当挎包时,该带具可以是挎包带。图6是本技术完全展开后的俯视图,从图6可以看到,第一钱夹 片4与袋体7的第二袋片72 —起形成了开口向上的钱包。图7是显示通过第三钱夹片在袋体内侧形成钱包的示意图。如图7所 示,本技术还可以包括上边开口、其它三边缝合在第一袋片或第二袋 片内侧的第三钱夹片IO,这样可以在袋体7内侧形成袋体内侧钱包。该袋 体内侧钱包可以单独存在或者与第二钱夹片4形成的袋体外侧钱包共同存 在。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结构,但是本技术的范围不限 于上述说明和图示,本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原理 对本技术进行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例如可以将上述子扣和母扣改为 尼龙搭扣、采用绒皮、布匹制作袋体等等。因此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 权利要求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摺式钱夹,具有从中间对摺的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至少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袋体(7),其中所述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之一连接所述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之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钱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钱夹片(5) 缝合在所述第二袋片(72)上;以及所述第一钱夹片(4)的底边及两边缝合在所述第二袋片(72) 上,由此形成上方开口的钱包。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钱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边开口、 其它三边缝合在第一袋片(71)或第二袋片(72)内侧的第三钱夹片(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换成便携袋的钱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摺式钱夹,具有从中间对摺的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    至少具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的袋体(7),其中所述第一袋片(71)和第二袋片(72)之一连接所述第一钱夹片(4)和第二钱夹片(5)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善
申请(专利权)人:张龙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